第413章 报复(1 / 1)

姜伯年祭出了这样的杀招,效果是很明显的。哪怕姜长康两个老的异常愤怒,可姜仲时却投鼠忌器,只能乖乖认了——没办法,他们能用姜庭安来威胁暗示姜伯年,同样,姜伯年也能用姜怀瑾姜若瑜兄弟俩来让姜仲时夫妇也掂量清楚。

既然都不想丢脸,就看闹出去谁丢的脸更大了。

这种情况下,姜仲时和冯慧君再厚脸皮也不得不有所顾忌。要不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呢,要是姜怀瑾姜若瑜两兄弟废物一些,就跟姜仲时一样,一辈子没啥指望就是个上不去的童生,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耍无赖,只管要好处就是。可偏偏这两兄弟已经考上了秀才,眼见着就要乡试下场,日后必然是要走上科举路甚而当官的,自然也不能有这样的污点。

所以最终,他们到底还是和姜伯年达成了共识,本来就归公中的东西那还是归公中,就等于是他们的,但那些老人的私产,本来就是给姜伯年的,全部都还给姜伯年。还在的都拿出来,已经花用出去的,能弄回来的就弄回来,弄不回来的,就都得折成现钱抵给姜伯年。

他们还想就此立下字据,但姜伯年自己手里都是拿着祖父母留下的文书才能拿捏他们,又怎么会给人留下这种会让人事后找麻烦的东西,那肯定是随便他们怎么搞,反正自己不签字不按手印。搞得姜仲时等人十分头大,甚至还面面相觑

:什么时候姜伯年变得这么精明了?真是一点都糊弄不到了!

不管他们如何心中暗恨,眼下形势比人强,他们也只能咬牙应下。

而经过这一场,彼此都心照不宣,尽管没有明说,也没有立字据什么的,但姜家这两房,算是彻底分裂了。哦不对,不应该说下头这两房,准确来说应该是姜伯年这一房被分了出来——这要是传出去都得惊掉人下巴,哪怕现在姜家两房这情况也有人暗地里置喙,但是姜伯年毕竟从来没有明面撕破脸什么的,甚至对祖宅那边的所有面子工程都相当配合,外人看着一派和谐,当事人甚至也说是自己喜静专心致学不理俗务,这外人自然更没立场去代人指手画脚什么的,那不是平白得罪人吗?但若是他们知道姜家真这么对待姜伯年,就算姜伯年本身不理俗务,可真的把一个长子给这么踢出家门,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还是那句话,姜家又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商户末流,那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曾经鼎盛辉煌的时候,是有“姜半城”之称的,哪怕如今没落,那在陵阳县的影响还是巨大的,这样的人家闹出这种事,不遵礼法罔顾伦常……总之,那影响之恶劣,绝对不是姜仲时等人能承受的。

好在,姜伯年也无意闹成那样,他的确算得上是受害者,可是闹出去也未必就会有多少收益。眼下能拿到这些自己该

得的,他也就算是勉强满意了。

等到姜伯年把这些都掰扯完,姜仲时那边东拼西凑也把该还的还了大半,这时候乔多禄和姜庭安两人在青山书院的招考也已经结束,两人不出意外都考进了书院。

姜伯年更是早就开始做起了准备,在两人顺利完成考试之后,姜伯年也已经基本完成了搬家到府城的举动。

外人并不知道姜家内部的云谲波诡,但对于姜家祖宅那边的举动还是看得到的,尤其姜仲时大规模的调整产业,一看就是在凑钱,外人看着可不就好奇嘛,这姜家在搞什么事,怎么这么大手笔?

然后又有人注意到了姜伯年一家搬到府城的举动,于是渐渐就有了传闻。

“嗐,以前是谁说的这姜家亏待大房?这算哪门子的亏待?这般大手笔凑钱让大房去府城,啧,为此连一些祖产都变卖了。”

“就是啊,大房的少爷进了青山书院不算,连女婿都给送进去了,啧啧!”

这样的议论本来很难传到姜伯年那里,毕竟他都搬到府城去了。但是别忘了他还有亲家啊!

虽然张爱英也早就在府城置办好了家当,而且在乔多禄入学青山书院之初,他们一家人也总是要在那边呆些日子,等稳定了,才可以府城县城两头跑。但是她在县城还是有人手的,别说何家作为妥妥的通家之好会帮她盯着,就是县城的晚桂坊也少不了关注一些街面上的消息,这种

涉及到自己东家的,那更是会格外关注,所以在第一时间就汇报给了张爱英。

而张爱英嘛,她虽然没有仔细打听亲家那边的事儿,但她也不是傻子,姜家那样的举动外人都关注到了,她作为亲家还能没有一点察觉?尽管准确来说,她只是姜家大房的亲家,但在这个重视宗族的世界,各世家大族都是通过联姻结亲来攀成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对于姻亲的划分也没有那么狭隘,族中一房的亲家那就是族里的姻亲,没毛病。基于这种认知,张爱英多关注一些姜家就更理所当然了。

所以她自然也察觉了这其中的事儿,结合乔多禄回来说的那些,就算没有说明白,她也知道姜伯年这是要跟姜家划清界限慢慢独立出去,虽然不能像她之前分宗那么干净果决,但天长日久的淡化联系,其实也是能达到作用的。尤其是姜伯年嫡长子的身份,哪怕实际上姜家所有好处都是姜仲时得了,可真正能代表姜家的只有姜伯年,等两个老的没了,姜仲时再怎么蹦跶,他次子的身份也注定了他只会成为分支。这完全无关姜怀瑾姜若瑜是否出息,甚至这兄弟俩越是出息,対长房还要越是尊重,哪怕仅是做面子,都必须要做到位。

所以如今这些流言一出来,张爱英就察觉其中的恶意,但一时她也不好去说什么,尤其她也不完全确定是怎么回事,所以只是把这

些流言传到了姜伯年的耳朵里去。

姜伯年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分明就是二房在搞事。想想也知道,这些年他们仗着那些财产吃得满嘴流油,现在自己把东西要回来,本来就让他们割肉了,有些花用了的,还必须自己掏钱补上,不得不变卖家产来填补亏空,那心里能好受吗?可不就得想方设法背后搞点事,抹黑抹黑他们什么的。

嗯,看得出来也的确是气得狠了,都不顾及家族名声了,这种阴招都给使上了。

毕竟,谁更理亏谁更心虚一目了然,他们也做不了别的什么,更不可能把一切都嚷出来,只能用这种办法膈应人来做报复。

那姜伯年更不能惯着他们,于是他直接对外拿出了房契地契,毫不遮掩告诉别人,这些房产都是祖母的嫁妆,祖母去世时候留给了他。并且轻描淡写告诉众人,在此之前他都没留意到这些,全都是家中在打理,这次也是因为儿子考中了青山书院,他想着到府城陪伴儿子更方便,搬家的时候才意外从祖母留给他的遗物中整理出了这些地契房契,才知道还有这些房产,也是到如今才利用起来。

至于被问到祖宅那边频频变卖东西似乎急需用钱,甚至有些祖产都卖了又是怎么回事。姜伯年的回答就更无辜了,他又不管俗务,家里产业什么的全都是二房那边在打理,具体的事情他都不知道的,是不是亏空

了有什么急需用钱的,他就更不知道了。毕竟他儿子女婿都是凭本事考进青山书院的,没花什么钱去打通关系,又有祖母留下来的嫁妆支持生活,根本没啥花钱的地方。

最新小说: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 百里独行 十里芳菲 行商坐医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长姐掌家日常 九九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