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游戏竞技 > 诸魔辟易1 > 第18章 赐婚

第18章 赐婚(1 / 1)

老皇帝死后,太子萧盛乾平稳的继位了,三十一岁,执耳天下,手下精兵强将,干吏能臣无数。

萧盛乾一辈子活在父亲的影子里,从立太子到继位,到兄弟姐妹的安排,老皇帝一步步都安排好了,就算放头猪上去,都能顺利即位。他膝下已经有了四个皇子,两个公主,继承人的事情也是无忧了。

继承人的问题已经确定了,原配聂皇后已经去世,但他还是立了她的儿子做太子。比起父皇生前不断妥协,百般退让,他则是显得激进果决。

等到他越来越了解朝堂之事,他才发现自己,举步维艰,他没有经历过宫中惊险的勾心斗角,不晓得人心是有这么险恶肮脏,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合格,他感觉到了权利的重要,但也仅此而已。

萧盛乾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很听人劝,照着父皇生前的嘱托去做,他勤政爱民,听取于国有益的政见,开始逐渐有一个好皇帝的样子,可他发现无论怎么干,都有数不清的奏折要批,他纳闷了,这不对啊,父皇以前也不怎么批这些东西,国家也能富强,而自己不批,会不会落下一个怠政的名声。

他后来才知道,他面对的,可是一整个文官集团,摆在他眼前的,也就只有两个选择,当贤君垂拱而治,享受天下太平,百官拥护,可子孙就会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傀儡,还是他自己放弃的,第二个选择就是君临天下,将权利一步步收回来,压服天下人,可这样,就是否定了父皇的一生,先帝布施下去的恩德,他再去拿回来,就跟狗抢它嘴里的骨头一样,肯定得被狗咬,而且还不止一只狗,先帝的余威犹在,没有臣子会主动出来挑事,他就听父皇的,先把文武九世家的制度先玩明白再说。

在批阅奏折中,萧盛乾逐渐发现这种世家运行的弊病,文武分治,表面上看,平稳的很,国力也日佳昌盛,可实际上带来的结果就是,养蛊。总会有人想往上爬,没有人想往下掉,入了品的世家就越来越多,于是他平生的第一条政令,就是限制天下世家的数量,减少最低品级的世家数量,一个省,一个县的数量都做了规定,这条政令很有争议,但也是被通过了,十三比五。一个官员剥削百姓,比一个家族剥削百姓,哪个更加恐怖?不用多说,自然是后者,那国税该如何收,该不该向世家收税,收多少,天下世家何其多啊,多少百姓又想挤进这一门槛,那就限制门槛,天下的世家总数就这么多,你想成为世家,你就得搞掉另一个世家,好在那些上品的世家主动为他分忧,积极推行新法,不是世家的,一律缴税,不论你是否读书,有无功名,六品到九品的小世家,缴七成税,三品至五品的世家五成税,二品世家缴三成税,一品世家缴一成税,对百姓而言,没有什么变化,但对那些乡绅豪霸,有功名的读书人,那可真的是天打雷劈,不过执行政令的人是世家,不是皇帝,所以这些仇恨,都算到了世家的脑袋上。

分治天下,比之诸侯分封又如何?诸侯之间互相征伐内斗,把百姓视为猪狗,而世家之间多是联姻合作,把百姓看成牛马工具,一个是随意掳掠,一个是用来发展生产。再怎么说,比内乱打仗还是好些,但诸侯统治下,百姓还有出头的机会,或是立功往上爬,或是当兵积累战功,简单不复杂,世家统治下的百姓,世世代代都被当做牛马,除非相貌出众,女的被选为妾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是男的被招赘婿,足够优秀,改姓换名,再想要靠自己双手打拼根本不可能,除非自己的身份是世家,最次最次也得是世家。阶级固化了,不过无所谓,随他们争斗厮杀,皇帝是高枕无忧了。

这是真正的封建,皇权更类似于一种表面的东西了,至高无上,却又无法决定任何事情,再也不是一言而决,可这样却没有世家敢造反,不是因为皇帝强,也不是怕皇帝号令天下攻打他,而是一旦有一家造反了,其他世家就会主动攻打他,因为其他世家无法相信造反成功的世家,会留着现在天下的所有一品世家,那个世家的正确做法必然是不择手段把其他有威胁的世家全都抄家灭族,以防后来者居之。

万事开头难,先帝的威势促成这一局面打开,天下再也不会有轻易内覆的祸患,就算有,也是极限一换一,灭了皇室的家族,必然被天下其他世家联手一起给灭掉。

无数的利益纠葛,促成了这次的向北亲征,大朝会上文武集团商议结果是九比九,萧盛乾投出最后一票,亲征北原。

鸿运二年九月,北方边境,是皇帝亲征以来的第三个月。

年轻的皇帝,不懂战争,只懂一点制衡,他明白,北方有战事,武夫世家们在出力,而自己年龄正好三十三岁,年轻力壮,不去战场上见见世面,难不成等老了以后再去,北方的蛮子安敢乘着先皇故去南下,简直就是找打,国力怎么样,他作为皇帝,难道不清楚,再安分下去,自己都要内乱了。

“陛下,各地军队集结都已完毕,三个月,整合操练也已尚佳。”前面身穿黑云鎏金甲的将军正是一品武将世家聂家的家主,先帝授予他上柱国,青龙大将军,有他做主帅,皇帝萧盛乾完全可以躺平了。

“爱卿,你看着打便是,有哪里用的上朕的,朕穿上铠甲也能鼓舞鼓舞士气。”

“陛下过谦了,这次大军能来的那么齐整,那么迅速,多亏了陛下的重视,我军在此关以逸待劳,将边线的硬骨头送给北胡军队啃,虽然对那些将士有些不厚道,但这是损失最小,得胜最易的一种方法了。”

“所以说,攻到哪了,那帮罪臣,朕宽恕了他们克扣军饷,倒卖军资,废弛武备,等等等等,不削他们家族品级,给了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敌军还未攻破破虏城,比预期之中还多守了五天。”

“现在来看,还算是有点用,也是为国尽忠了。”

萧盛乾脸色一冷,他还记得他刚到北边的时候,武备废弛,一个个军官吃的肥头大耳的,城中北胡的探子,多如牛毛,整座城都像筛子一般,他本来还想率着精锐迅速解决战斗,直接跟北边碰一下,还好聂大将军拦的及时,自个儿的金刀卫还算有点用处,打听到敌我力量悬殊,不然这个时候,已经被抓去北边留学了。

得知这些年北边废弛和真实实力,萧盛乾立马听取意见召集天下,并在北边好好的杀鸡儆猴,把该死的都抓起来,却愣是一个没杀,反倒是宣讲大义,鼓舞士气人心,主要是北边缺人手啊,聚集兵马也是需要时间的,就有了北罪军戴罪立功的事,也有杨家四万大戟士出关之事,所有人都说陛下仁义。

但在这件事情中,一品武夫世家的脸,都被杨家丢的一干二净了,作为北边第一武将世家杨家,眼皮子底下搞成这样,要不是其他世家都有着交情,多多少少沾亲带故,这个时候,已经被满门抄斩了。

作为天子近臣,杨家杨班提议自己去做使者,去北边王庭说和,也就是给大军筹措拖延时间,让大军集结的时间能够更多一些。因为这场仗要是败了,杨家和一系列有罪的北地世家,都将会被剥去世家的品级亦或是降品,这可比辞官杀伤力大多了,所以杨家这次也是豁出去了,直接派出四万家族辛辛苦苦养的大戟士。

“聂将军,这场仗打到这,我们胜率有几成?”

“七成,敌军连日攻城,必然疲惫,而我军军威日盛,以逸待劳,日日操练;敌军正军不过二十万,其余皆是杂兵,而我军正军所聚兵马三十万,算数辅兵,号称百万不是问题;敌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难以调度,我军据守一关,进可攻,退可守,整备无忧,调度迅速,军令执行条条到位;敌军主力骑兵二十万,我军十万,但铠甲精良,弓弩齐备,箭只充足;我军坚壁清野,敌军此时必然粮草告急,而我军粮草齐备,待敌动而后发制人;敌军可汗不如陛下,将帅不如我军将帅,取胜指日可待。”

“好,到时候决战,聂大将军可要安排我一下,让朕好好上场鼓舞鼓舞士气。”萧盛乾抬了抬手,龙颜大悦,可这时,一封信被送了上来,这是前线送来的,署名居然是杨班,

咏梅

金戈踏雪落残红,艳舞清风蓦地空。(落到地上的是梅花还是血?都有吧,风吹一下就不见了)

一点芳心香未散,今朝有幸命相通。(臣和主公有知遇之恩,自己有和梅花一样高洁的品性)

凝脂厚盖茫无路,立木虬结挺郁葱。(臣此次出使,不知前路生死,但臣是国之梁木,理应顶上,为国尽忠)

傲雪凌风君可见,提携赤胆照心忠。(也不说其他的了,臣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诗的下面则是杨琼写的,内容是破虏城告急,粮草援兵没有到,城内即将断粮,但杨家坚决会战斗到最后一刻,萧盛乾的心终究还是动了,他的眼泪留下来几滴,不知是刻意做给下属看的,还是发自真心的,

“聂青云,点齐兵马,今日发兵,三日之内赶到破虏城下,与敌寇决一死战。”

“臣遵旨,臣告退。”

这一刻,萧盛乾气势凌人,一代霸主的气象在身上彰显,脸上的玩笑之意全都不见,只看得到沉痛和肃杀。

“来人,去把萧昊叫进来,朕有事跟他说。”

不一会儿,大帐被人掀开,一位年轻的小将军走了进来,他年纪最多十五六岁,

“朕将杨家女儿许配给你,你意下如何?”

萧昊很久没有看见过父皇这般模样了,这句意下如何,这不废话吗,还有个屁意下,

“孩儿愿意听从父皇安排。”

“是朕当初下命令太草率了,差一点就失去一位国之柱石,萧昊,你觉得杨家忠心吗?”

“孩儿觉得杨家忠心,边境破虏城不过十五万人,典家杨家协同防守,却能挡住北边五十万兵马足足一个多月,杨家大戟士阵亡不知几何,杨家这次,破釜沉舟,忠心可鉴。”

萧盛乾挑了挑眉,

“你也老大不小了,杨家这次这么出力,朕出个儿子,不过分吧。”

萧昊低着头,脸颊稍微有些发红,

“但听父皇安排。”

“你小子打仗确实比朕有天赋,但娶个媳妇还磨磨唧唧,这时候你应该说多谢父皇赐婚。”

萧昊赶忙改口,跪下行大礼,

“出去吧,此次出征,朕会御驾亲征,你做朕的亲兵,给我看好了,杨琼以后他可就是你岳父了,他要是还能活着,朕就亲自向他提亲,这场仗,他杨家确实出力不小。”

破虏城,身上缠着绷带裹得跟粽子似的杨琼,躺在床上,身边的杨安寸步不离守在他身边,三天前的那一仗,杨琼又失去了一个兄弟,还有一条腿,他不知道,破虏城还能不能守住,支援还会不会到来,此时命运的齿轮正在转动,杨家不会因此衰弱,而是真正的腾飞。

最新小说: 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慕容复拉我爹造反?反手点举报! 我在港综开无双 为父不人 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银狐 人在超神,开局创世之力 港综:从惊天贼王开始! 星海:从废弃采矿空间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