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武侠修真 > 红楼:庶子称雄 > 第694章 逆转乾坤

第694章 逆转乾坤(1 / 1)

熙丰帝点头道:“以何人为将?”

仇智歆忙道:“臣保举原甘肃镇总兵官刘杰峥,此人熟谙兵法、战功卓著,深悉西域地理民情,性情忠贞沉稳,乃不二人选。

前日被狄炎、史鼎等人栽赃诬陷拿下,现关押在刑部天牢。”

“刑部……”熙丰帝淡淡道。

刑部尚书晏宁忙出班道:“启奏陛下,臣着人盘查多日,并未发现刘总兵触犯国法朝纲之事,狄炎、史鼎等人所奏,皆为虚妄,实因与刘总兵军略不合,故意排挤陷害。”

贾琮道:“启奏陛下,锦衣卫多方查证,亦未发现刘总兵有何不法之事,请平反昭雪。”

如今南安王都完蛋了,熙丰帝自然也不会再深究此事,因说道:“准,着即释放,官复原职。

命陕甘总督仇智歆为抚远大将军,假节钺,全权提督西域战事,但有紧急军情,可便宜行事,不必候朕旨意。”

“臣遵旨。谢皇上天恩信重,万死难报。”仇智歆热泪盈眶,叩首道。

贾琮暗暗点头,熙丰帝不愧为明主,敢于放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气魄远超太上皇。

“命甘肃镇节度使、总兵官刘杰峥任前军将军,暂归抚远大将军调遣;少保贾琮任后军将军,总责筹措转运军费粮饷,不使前线匮乏。

至于其余合用将官,尔等议定后奏来。”熙丰帝道。

“臣遵旨,必不负天恩。”贾琮领旨,见大局已定,忙悄悄向冯远使了个眼色。

冯远会意,略微扭头看了都察院左都御史谭成一眼。让他来提此事,顺理成章,不会引人注意。

这位也是中立党中的大员,历经朝廷数次大变故而稳如泰山,堪称政坛不倒翁。

谭成早得江风、冯远等打了招呼,因出班奏道:“启奏陛下,挂帅领军之人已定,不知何人可为监军?”

国朝规矩,凡大军在外都会设监军督察,且监军之人要么是皇帝的心腹太监、要么是文官重臣、要么便是宗室贵胄。

比如上次南安王西征便用的大皇子孙秋监军。

“臣举荐戴总管。”

“臣推举十皇子殿下,殿下自幼便颇有勇力,且喜好兵事,必不会妨碍大军行止。”

“臣举荐二皇子殿下。”

“臣举荐四皇子殿下。”

“臣举荐忠信王爷。”

“臣举荐兵部丁侍郎。”

“臣举荐工部甘侍郎。”

“臣举荐邬侍郎。”

……

不一会众臣便推举出十几号人,各有道理,莫衷一是。

熙丰帝微一沉吟,淡淡道:“此事再议罢。”

下了朝众臣鱼贯而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一回贾琮、中立党、学社党联合仇智歆密切配合,力挽狂澜,硬生生扭转了既定国策,大获全胜,狠狠打了新党的脸。

若接下来战事顺利,贾琮声望更会水涨船高。

天下所有官员都会认为,连这等既定的大事贾少保都能翻过来,还有什么事办不到?岂有不上赶着投靠孝敬的。

仇智歆叫住冯远、孟华采,拱手道:“二位大人留步,为求战后长治久安,请着户、兵两部速将昌泰初年西域人地黄册并额征、俸薪、饷需、兵制各卷宗,由驿发交肃州。

俾下官得稽考旧章,按照时势,斟酌损益,以便从长计议,奏请定夺。”

冯远笑道:“兄胸有成竹,深谋远虑,远佩服,回头便命人整理出来给你寄过去,不须挂念。”

“多谢冯部堂。”仇智歆笑着拱手。

他们当年是户部同僚,而且他还是冯远的老上司,自然什么话都好说。

孟华采皮笑肉不笑地道:“制台放心,既然皇上已有圣谕,兵部自当全力协助。”

“谢大人。”

“不客气。”孟华采看了他一眼,转身便走。身为新党大员,自然不愿看到别派官员建功立业。

仇智歆微微一笑,也不在意,赶上贾琮,拱手道:“待会下官再携节峥来少保府上拜访,商议军中人事。”

贾琮还礼,笑道:“仇帅可折煞我了,您是西征大帅,该琮去尊府拜见才是。”

仇智歆摆手笑道:“寒舍简陋,不好待客,还是潭府阔绰,也省下官一顿酒饭钱。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少保,自然要吃大户了。”

牛继宗、冯远等人闻言大笑,暗道仇智歆滑头,都当了堂堂大帅,还张口闭口下官,把贾琮捧的高高的,紧紧抱着财神爷大腿。

贾琮笑着点点头,道:“既然仇帅有命,末将自当遵从。”

又看了看牛继宗、柳芳等人,道:“诸位世兄也来罢,看有什么可用将才,内举不避亲嘛。”

牛、柳等人大喜,知道这又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忙拱手道:“末将得令,先行告退。”说完纷纷快步离去,各自回去研究人选。

仇智歆也随晏宁去了刑部,接刘杰峥出狱,王子腾作为贾琮代表随行。

见众人各自离去,冯远揽着贾琮肩膀走到一边,低声道:“这回弟兄们不负所托罢?”

贾琮笑道:“多谢多谢。”

“江相托我问一句,西域那边……”

贾琮道:“放心,等打下了西域,琮必重设郡县,请朝廷派流官牧守,届时请江相、关相、远兄举荐便是,我保证不会有一个新党能在西域立足。”

冯远大喜,拱手道:“好,子龙快人快语,怪道江相时常赞不绝口,你我兄弟同心,什么事情办不成?”

“哈哈,多谢正方兄关照。”

“嘿嘿,彼此彼此。”

“对了,这次子龙与令岳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家去可有妨碍?

是否需要老哥传你两招驭妻之术,包管老弟内宅平安。”冯远半顽笑半正经地道。

贾琮明白他的意思,偏头看了林如海、窦修、孟华采等人一眼,摇头道:“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君子和而不同罢。”

冯远笑道:“这次引用对了,如海公自然是如玉君子,就怕有小人挑拨。还有句话,君子可欺以其方,子龙小心便是。”

“多谢大兄提醒。”

“值什么,走了。”

看着冯远摆手离去,贾琮想了想,还是朝林如海走去。

“子龙。”林如海笑着打了个招呼,似乎浑没将刚才的事放在心上。

贾琮苦笑拱手道:“岳父大人,请恕琮方才无礼。”

林如海摆手笑道:“哪里的话。你我同殿为臣,自应直抒所见,披沥密陈,为皇上尽忠,即便意见相左,亦属寻常,此等事朝堂上见天都有,值什么?

都是出于公心,难道我还会见怪不成?何况听了仇总督和你的方略,我也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贾琮喜道:“岳父大人也觉得西域该打?”

林如海笑着点点头:“前提是不能动朝廷一兵一卒,也不用国库拿银子。”

“那是自然。”贾琮笑道。

“去罢,你这次总责筹款,皇命如山,切莫怠慢,早些去筹措罢。”林如海笑道。

“岳父说的是,琮告退。”

“如海兄好个乘龙快婿,令人羡煞。”窦修笑道。

“少保本性自是好的,就怕被歹人引入歧途,可就是国朝的损失了。”孟华采淡淡道。

林如海自然明白两位同僚的意思,目中露出一丝忧色,叹道:“儿大不由娘,随他去罢。”

如今从贾琮暴露出的言行来看,恐怕将来未必会按照新党的意思办事,林如海与他相识数年,自然知道他并非俯首贴耳的性子。

别说对新党几个糟老头子,便是对公主、对黛玉,甚至对他最爱的宝钗、晴雯,也只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决不会不假思索,言听计从。

想到这里,林如海暗叹了口气,若有朝一日贾琮和新党冲突起来,自己夹在中间却难以安生,不如早早请求外放,远远躲开,眼不见心不烦。

“准公、北飞兄,你们看如海似乎颇有忧色。”

军机处廊下,董仪看了看不远处的林如海等人,心中已转过一个念头。

霍鹏点头道:“翁婿其道不同,自然忧愁。”

段准略显浑浊的眼中露出一抹异色,沉吟道:“听说如海的令嫒德行清雅,姿容风流,极得少保宠爱,故对这位姑父并岳父亦十分敬重。”

“正是,当年如海在扬州盐院任上病重,垂危之时,一眼便相中了头角峥嵘的庶出内侄,以爱女相托,故深得少保敬爱。”霍鹏道。

董仪试探道:“准公,若异日少保误入歧途,能将之导入正途的惟如海一人,有些闲棋也该布下了,有备无患。”

段准缓缓点头,他自然明白董仪话中有话,说是用林如海把贾琮“导入正途”,其实是怕贾琮把林如海“引入歧途”,更是想利用林如海对付贾琮,因说道:“可有良策?”

董仪笑道:“如海这些年钟情于原配贾氏一人,以致子嗣不旺,堂堂朝廷大员多年中馈乏人,也着实不成个话,我等同僚看着也替他着急。”

段准微微一笑,瞬间便猜透了董仪的算计,道:“可有身家清白的女子?”

贾琮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若随便弄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打入林如海身边,只怕即刻便会引起他和林如海的警觉。

因此霍鹏忙道:“准公放心,正有一人可堪匹配。”

“谁?”

“原顺天府通判傅试之妹,此人是贾存周的门生,上年因涉贾家案被革职,一直四处求告,奈何贾琮不假辞色,旁人更不敢收纳,故一直不能复职。

其妹琼闺秀玉,常听人说才貌俱全,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子,要与豪门贵族结亲,以为进身之阶,不肯轻意许人。

怎奈豪门贵族嫌他根基浅薄,不肯求配,所以耽误至今成了老姑娘,二十二三岁尚未许人。

若能撮合撮合,给如海做个侍妾,应不为难,若能再诞下一儿半女,如海更无后顾之忧矣。”霍鹏笑道。

董仪道:“只须命相熟之人,给存周去一封书信,请他撮合撮合,再舍个一官半职给傅试,此事必成。”

段准微一沉吟,道:“听说如海身子骨大不如前,且也年近半百,又整日操劳政务,子嗣上未必能称心如意。”

董仪与霍鹏相视一笑,道:“准公放心,吉人自有天相,如海必定有后。”

段准见两人早有定计,因缓缓点头,道:“善。”

——

贾琮回府与庞超商议了一番西域人事布局,只要打仗就是安插自己人的好机会,南安王都明白的道理,贾琮自然不会错过。

“这次我准备调苏灿、凌空、杨志去西域历练历练,他们在京营中白放着也是浪费,不如去博一份军功。”

贾琮沉吟道:“另外各世交手里有什么好苗子,也提拔提拔,先生以为如何?”

庞超道:“甚好,只是筹集2000万银子,你可有把握?”

贾琮苦笑道:“老实说我也是蒙的,只是当时我不如此说,怎能在朝堂上震慑众人?先筹来看罢。”

庞超笑道:“无妨,你的敛财之术有口皆碑,众商贾豪门必会趋之若鹜,即便有所欠缺,还可另想他法。对西域未来大势,你如何考虑?”

贾琮想了想,道:“若此战顺利,可重设西域都护府,命刘杰峥就地驻守任都护,调辽东总兵杨雄任甘肃总兵,从京中遣一人去辽东任总兵,先生以为如何?”

庞超微一沉吟,道:“西域都护一事水到渠成,理所应当。

杨雄久在辽东根深蒂固,你师父王进等人难以掌控全局,动他一动也好。

至于遣何人接掌辽东总兵的缺,还须思虑,此职非同小可,决不可所托非人。”

贾琮道:“先生说的是,若非我师父资历不够,我都想保举他接掌辽东总兵,现在只能先过度,这个位置琮是给师父留的,选派何人也不打紧,反正干不长。”

庞超笑道:“琮哥儿越发老练了。说回西域,这么大片地方,打下来如何固守,可有谋划?”

贾琮道:“琮看了地理舆图,除都护总掌军民大政外,另设四大将军执掌兵马,分别是伊犁将军、迪化将军、阿克苏将军和喀什将军,分镇四方要害之地,屯田戍守。

民政方面,效仿内地,划设州府县,办学校兴科举,与中立、学社两党合作,官帽子都给他们,争取他们的全力支持,彻底将西域纳入天朝版图。”

庞超捻须笑道:“好,此乃长治久安根本之策。莫忘了前儿说的两句话,以夷制夷,以教制教。”

贾琮笑道:“忘不了,到时候自有江相他们去操心。我与他们说了,若官帽子给了,你们治理不好,莫怪我另择贤良。”

“善。”庞超笑道。

正说着,忽听亲兵来报说仇智歆、刘杰峥等众人到访。

贾琮忙带着庞超迎出去。

最新小说: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百里独行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行商坐医 洪荒之永恒天帝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九九金仙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海贼之我的搭档是艾斯德斯 小美人被迫万人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