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武侠修真 > 光亮的少年 > 第53章 童年下

第53章 童年下(1 / 1)

小时候,常常望着窗外的天空,幻想长大以后,能实现从前做过的美梦!

-----《小时候》

1996年,李辉7岁,实际年龄六岁,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父母在北京挣了钱,虽然不多,但是在当时的南通已经算有钱人了。

当时李辉父亲正在想要不要继续留在北京,还是带着一家人回南通的老家。

按照李辉的年纪,现在已经到了上二年级的时候了。

不过尴尬的是,李辉这三年待在北京,就没有上过学,在幼儿园中班后,他就跟着父母在北京,转眼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除了每天泡在书城,其他时间,他都在自己楼下,看着大爷们在柳树下的象棋棋牌上厮杀。

久而久之,已经和大爷们混熟了,甚至不时自己也会走上棋桌,跟他们杀上一把。

在下棋方面,李辉并不是很有天分,但是李辉这孩子天天看着他们下棋,脑瓜子都把各种起手,杀招,各种套路招式,都记住了。

什么屏风马,当头炮,二鬼拍门。时间一长,李辉已经烂熟于心。甚至当陷入僵局,一边摇头认为已经是死棋的时候,李辉都能凭着记忆在脑海模拟着接下来的走法,然后语出惊人!

爷爷~~

这棋还有的下!

大爷们一脸惊诧的望着眼前稚气未脱的李辉,大爷让开座位,李辉也不客气,直接爬上椅子,几步走下来,棋路活了。就连刚刚胸有成竹坐在对面的爷爷,也瞬间脸涨得通红。

毕竟被一个小孩子看出破绽,还把一盘死棋盘活,说出去也太丢人了。

如果故事一直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也许李辉会成为一个职业的象棋选手,也说不定吧!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李辉的父亲决定把北京的房子卖掉,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

他本来想北京的教育条件会更好,如果孩子留在这,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奈何这座城市虽然繁华,却并没有那么多的人情味,父亲走街串巷,求了好多人,却还是没办法把孩子送到最近的一所学校,按照当时的规定只能去更远的地方读书,光公交车就要倒两班,坐上一个小时。

父亲叹了口气,加上现在已经过了开学的时间,等回去的时候,李辉只能到南通的学校,插班到二年级去读书。

只是。。。。。

孩子中间这三年的空白期,不知道学习能不能跟上都是个问题!

李辉倒没有那么多顾虑,除了以后不能去书城看书,不能再和爷爷们下棋。感到一点点的遗憾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情绪了。

或者说,他更高兴吧,毕竟回去就可以见到爷爷和奶奶了!

父亲把北京的房子低价处理掉了,那时候的房价很低,虽然买的时候也便宜,但卖的时候,价格几乎差不多。父亲也是急着带母子回家,心情迫切,把房子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掉,再把店面退掉,带着李辉和老婆,一家三口回了南通。

当时李辉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在村里,有两个年纪和李辉相仿的孩子,他俩都比李辉大一岁,现在都已经在上二年级了。

父亲找到了陆洪闸小学的校长,也请了几位校里的领导,在校外的酒店摆了两桌。

毕竟当时父亲手上还是有钱的,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最后校长满口答应下来李辉上学的事情。

下周李辉就可以跟着两个比他大一岁的哥哥一起读二年级了。

李辉分在二年一班,和王小龙在一个班,那天晚上,父亲到家倒头就睡,陪着几个校领导喝了不少酒,自己都强撑着才喝完。母亲一边给他装着笔盒和本子,一边摸着李辉的头发。

母亲还是有点担心,毕竟自己的孩子,离开了学校这么久,现在去学校,肯定会面临很多问题,学业,课堂上能不能听得懂,都是她担忧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果不其然,李辉上学的第一天,就感觉自己受到了降维打击,第一堂数学课,自己根本就听不懂,是完完全全的听不懂在讲什么,自己只对数字有概念,却没有人教过自己算术,教过自己加减乘除。对自己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李辉强撑着自己熬过了45分钟,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他呆呆的看着自己摊开的算术作业本,上面一片空白,再看看旁边同桌的本上,一页纸已经写的满满当当了。

还好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书本上的课文,明显比自己看的书容易理解多了,李辉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了一些。

晚上,父亲很早就过来接自己放学了,李辉看着父亲站在摩托车旁边,兴奋的大声喊着爸爸开心的跑过去,父亲也笑呵呵的张开双臂抱住儿子,这是李辉上学以来,父亲第一次来学校接他回去,李辉格外的开心。

毕竟,以前这些都是他羡慕,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在,自己也可以了!

李辉坐在后座,双身紧紧的抱着父亲,父亲开的很快,马路两边的景色,就像走马灯一样从眼前一闪而过,不断后退。

吃晚饭的时候,母亲一直不放心,问着李辉能不能听懂,李辉点点头,母亲还是不大相信,一直看着自己的儿子。

李辉没敢说实话,他从小到大都没和父母抱怨过,争吵过,也从来没诉说过。

他觉得虽然现在听不懂,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自己一定可以慢慢赶上的!

但是,命运就是和李辉开了一个大大玩笑。

不到两个月,自己就住院了,要开刀,好像是喉咙的问题,开扁桃体。

父母帮他从学校请了假,陪着他一起在医院里,医院没有家属睡觉的床,只有一张椅子,父母两个人轮流晚上留下了,另一个人回家睡觉。

住院要一个星期,然后打麻药开刀,开完刀是不能吃东西的,只能喝流质的东西,或者吃冰淇淋之类的冷饮。

李辉有些害怕,他第一次住院,白色的病房,白色的床单,窗帘,一切都是白色的。

看的他心里直发怵。

但是他不敢说,他看着父亲每天晚上趴在自己床边睡着,都睡不好,两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自己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他自己安慰自己,就开刀,没什么的,不用害怕,真不用害怕的!

只是真的等到开刀那天,自己躺在床上被两个护士推走去手术室的时候,李辉还是吓得哭了出来,他以前多委屈都没哭过,现在父母就在旁边,自己却无法掩饰心中的恐惧哭了出来。

母亲红了眼眶捂着嘴,父亲在一旁拍着母亲的肩膀安慰她,很快李辉就被推进手术室,李辉刚想坐起身,就被身旁的护士一把按住。

小朋友,不要乱动!

紧接着,李辉头顶的无影灯打开,白晃晃的直接照的自己睁不开眼睛。李辉刚想伸手捂住眼睛,却发现两只手都被固定在床上了,旁边护士一边按下麻醉器的开关,一边让李辉放松下来。

别紧张,一会就把你解开,麻醉了一点都不会疼的。

不要怕啊!

李辉眼角的泪痕还没干,内心又紧张又害怕,但是浑身都被固定住无法动弹,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护士,护士戴着口罩又回头看了一眼机器,只看得见她两个眼睛在外面。护士轻轻拍着李辉的手,过了一会,李辉感觉到一阵睡意袭来,自己变得好困。

眼前的一切变得模糊不清起来,刚刚还在眼前的护士,像是分裂成了好几个人,重影不断在眼前晃动着。

李辉眼睛快睁不开了,意识也开始模糊,耳朵已经嗡嗡作响,听不清医生和护士的对话,只记得在眼皮快垂下的那一刻,看到护士朝着医生点点头,然后自己感觉手脚好像又能动了。

但是马上自己就失去了知觉。

后面的就完全不记得了,就像这段记忆被抹去了,一点也记不起来了!

等到李辉醒过来的时候,自己又回到了病房,李辉只感觉浑身好像就像一摊烂泥一样,黏在床上,根本动不了,一点力气都没有。

李辉睁着眼睛,看着父母在门口在和医生说着什么。刚想喊母亲,却发现自己喉咙根本发不出声音。

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仿佛喉咙消失了,没有痛觉,也没有任何的感觉,整个人都没有感觉到疼,但是。。。。。

身体也没有了任何感觉!

就好像整个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一样。

李辉感觉到了深深的恐惧,仿佛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废人,不能说话,不能动了。张着嘴使劲用力,也发不出一丝声音。

李辉眼泪又掉了下来,难过的不停的晃着头,这已经是他全身能动的唯一部位了。

门口的医生看到李辉醒了过来,赶忙朝李辉父亲点点头往里走,父亲和母亲也反应过来回过头,看到儿子醒了过来,母亲直接又哭了。

医生坐在李辉床边,戴上手套,把李辉眼睛翻开,仔细看了看李辉的眼睑,又摸了摸李辉的胳膊,按了一下。

这里疼吗?

李辉摇摇头。

医生站起身,又按了按他的小腿。

这里疼吗?

李辉还是摇着头。

医生用手轻轻捏着李辉嘴唇,打开嘴,用头顶的探视灯看了一下,确认过后站起身。父亲和母亲急忙走到医生旁边。

医生,孩子怎么样了?

医生摘下手套,看着父亲。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

没事了!

就是麻药劲还没过,等明天早上应该就可以恢复知觉了。

然后这两天可以弄点汤给他喝,东西先不要吃,他现在不能吞咽,咬肌也不能用力,过了这几天就好了,到时候我再来看一下,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办理出院了。

父母急忙点头弯腰谢过医生,医生摆摆手说着不用,就往门口走去,父亲还快步跟上,一边对着医生不住地道谢。

母亲擦了擦眼泪,露出笑容,一脸心疼的摸着儿子的脸庞。

李辉想说没事,不用担心,但是张着嘴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只能放弃,用力挤着脸上的表情,朝母亲做了个笑脸。

第二天,李辉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李辉这次能感觉到身体的存在了,用力握了握手心,可以了,只是身体还是没什么力气,嘴里也还是说不出话,但已经能感觉到喉咙有些直觉了,感觉到痛了。

父亲坐在床边看到儿子醒了,赶忙去旁边桌上端来汤,这是医院食堂定的病号餐,现在李辉只能喝流质的东西和食物,其他还不能吃。

两天后,李辉已经能下床了,嘴里也能发出声音了,但是很微弱,听不清在说什么。

四天后,李辉基本上恢复好了,已经能清晰的说话了,也感觉不到身体哪里不舒服,医生坐在床边给李辉又做了个检查,最后笑着点点头,示意没有问题,可以去办理出院了。

此时已经临近十一月,大半个学期都过去了,而且李辉也不能立即返校,还要在家静养一个月,身体完全恢复好才能上学。

差不多~~

一学期都过去了。

所以李辉的数学,一直都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和他上学有关系,从幼儿园直接跳到了二年级,还耽误了一个学期。

只是,这还只是开始。。。。。

五年级的下学期刚过半,李辉就感觉身体不舒服,这时候的父母已经在家开了织布厂,两个人天天在织布厂起早贪黑,睡觉都在厂房里面。

等到父亲接到老师的电话的时候,李辉已经在医院了。

父母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就奔过去,医生告诉他们扁桃体那边又长出东西了,这次必须要切除,第一次开刀并没有治好,反而现在有点恶化了。

父母有些意外。。。。。

这里说一下,李辉第一次开刀,是在第一人民医院,这一次,是在南通附属医院,那时候名字还不是现在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还是老名字。

父母望着病床上的儿子,满眼都是心疼,可是没办法,医生说的话,这次必须得根治,要切除多余组织,否则以后还会复发。

这时候距离新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

李辉呆呆的望着病房的窗户,窗外,已经是寒冬。

他想起来去世的爷爷,生老病死这种东西,在这个只有五年级的小孩心中,有了一个既模糊又略带伤感的概念。

死亡~~真的是那么可怕吗?

李辉心里默默的想着,爷爷活到70岁,应该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吧,爷爷说过他小时候的事情,他们那个年代,饭都吃不饱,没有房子,只能住在草垛里,更不用谈别的,对于他们而言,活下去的唯一目标,只是为了生存。

李辉当时还小,并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

就像书里看到的那些文人墨客,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时候。

自己只会感慨,这些人真的好勇敢!

如果。。。。。

我要是死了!

李辉莫名的联系到自己,他并不知道自己病其实不严重,开刀以后好好休养就能完全康复,再也不会复发了。

只是,他作为一个孩子,看到身边人离世,家里人哭的撕心裂肺的那种痛楚,就像一把刀插在自己的心上,疼的自己说不出话。拔出来,也没办法把伤疤抹去,永远刻在心里。

李辉闭上眼睛,他也想像爷爷一样,到老的时候,可以和奶奶一起去农田里,收油菜,收花生,种水稻。

等到晚上,奶奶做好饭,两个老人坐下来吃饭,洗碗。

外面星光满天,夏天的夜晚是那样凉爽。

可以有一个和自己一起变老,陪在身边的人,一起坐在胡同口,吹着晚风,摇着蒲扇。

听起来。。。。

很稀松平常,也很平凡,甚至那么普通。

但是这就是这个五年级的孩子的愿望。

直到他20岁,他的愿望依然没有改变。

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想过别的,正是因为他经历了更多的事情,看见了更多的人,读过了更多的书,走过了更多的路。

他反而更坚定了儿时的想法!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不是一句誓言,而是一段过程,人生最在意的不应该是结果,因为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

变成一缕尘,飘散于风。

更应该珍惜的是过程。

一颗种子,在年幼的李辉心中埋下,慢慢生根发芽。

如果有一天,自己找到了能陪自己一起老去的人,自己无论付出多少,放弃多少,也会陪着她,一直走下去。

人生~~

走过儿童的稚嫩,少年的青涩,青年的热恋,中年的疲惫,老年的恬淡。

才算完完整整的人生啊!

腊月二十九,李辉被推进了手术室,早上进去,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出来。

手术很成功,医生摘下口罩和门口李辉的父母说着。

以后不会再复发了,这段时间一定要调养好身体,好好休息。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母亲紧锁的眉头舒展开,父亲也激动的握住了医生的手,不住地道谢。

李辉直到第二天才醒过来,父母还在旁边,一脸温情的看着他。

外面已经响起了鞭炮和爆竹的声音。

今天!

是大年三十,除夕!

这也是李辉第一次,在医院过新年。

他轻轻的用嘴唇说着话,声音很微弱,但是父亲还是听见了。

爸爸,妈妈!

谢谢你们!

我会长大,不会再让你们担心的!

父亲一个三十多岁的硬汉,红了眼眶。

这是从小到大,李辉第二次看到父亲落泪!

上一次,还是爷爷去世的时候。

最新小说: 港岛:别怕,我真是好人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佛系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 长生蛊道:从炼出痴情蛊开始 神祇:从哥布林开始 蔷薇不可失约 穿成夫郎奔小康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