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108(1 / 1)

江沛挂了电话,丝毫不管电话那头江父是怎么样的恼羞成怒。

坐了许久,他才收拾了心情,回自己卧室之前先去看看爷爷是否睡得安稳。刚推开门,就看见老爷子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

“爷爷,你怎么还不睡?”

江老爷子取下眼镜:“你爸打电话过来了?”

心知瞒不过老爷子,江沛索性也就坐在床边。

“是。”

江老爷子揉了揉眉心:“不必理他。”

从他来到沪市开始,远在京城的儿女们就蠢蠢欲动。后面出了江润这档子事,他更是心里不喜。

江老爷子早些年被下放牛棚,一子三女中,只有最小的女儿跟了他一起去。后来江父把江沛也丢了过去,三个人就这样在乡下过了四五年。

好在江老爷子早些年行下不少春风,所以也有人冒着风险给他便利,去的地方不偏不远,受罪当然是受罪的,但是比起其他下放的,已经好了许多。

这三四年之后,江老爷子也是头先几批平反的,他带着小孙子和小女儿回到了京城。

曾经那些在他艰难的时候不敢站出来的儿女,在他回京之后又个个上了门,哭着求着说自己的不容易。

江老爷子自然是理解的,风云动荡的年代,谁能不怕?

他重新接纳了儿女们,叮嘱他们要团结一心。

八十年代正逢改革巨变,小女儿的婚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没有选择门当户对的一代们,倒是跟自己的大学同学领了证。那个大学同学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孤儿,没有家庭,自然也提不上给任何助力。

原本江沛的两个姑姑还在笑话小妹的目光短浅。

谁知道江楠居然找到了一支潜力股。嫁出去后,夫妻两个很快就抓住机会,一跃成为家里最出色的孩子。

那时候江沛还小,最黏的就是小姑姑,他跟江父有矛盾。江父在老爷子下放之后迅速娶了一个革委会主任的女儿,等到江老爷子回来,他又当机立断离婚。

在江沛回来之后,他第三次结婚的对象是文工团的小组长。

江沛不愿意回家去看父亲的虚伪和后妈的柔弱,多数时候都是跟着小姑和小姑父。

江沛的小姑和小姑父做起外贸和地产上的生意,当然也没忘记自己的兄弟姐妹。江父和江沛的另外两个姑姑都在里面占了股份。利益捆绑的越深,集团里的亲戚就越多。

江沛的小姑在的时候,大家还都十分的和乐温馨,可等到江沛的小姑和小姑父出了车祸,两人双双亡故,只留下一个还在吃奶的江小润时候,一切就都变得复杂了。

集团的大份额股份都在江润名下,次之的股东是江老爷子。

江父那时候基本就等着江老爷子指明他来当集团领导了,结果却被老爷子当头棒喝。

江老爷子把自己的股份转给了江沛,让还在读高中的江沛接手了集团。

等到江润长大

,如果江润是可造之材,集团依旧回到江润手中,如果江润不愿意,那做一个只拿分红的大股东也能安稳一辈子。

江老爷子这个决定一出,江家顿时硝烟四起。

江父气的摔了一地碎瓷,却不敢去老爷子面前耍横。

江沛接了集团的业务,忙于学业和工作,江老爷子前几年身体不好,经常要出国去疗养。

于是江父新娶的妻子提出自己可以照顾江润。

江老爷子那时候分身乏术,看在江父最后娶的这个还算老实,加上她自己也刚生了一对龙凤胎,自然同意。

江沛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本来也想着选京市的大学,离家里近,还能照顾江润。

可江楠留下的生意多是在南方,所以江沛选择了沪市。

他安安稳稳的在沪市经营了三年,把姑姑留下的资产翻了三倍。

如果不是去年那档子事儿,他压根不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休学。

如今尘埃落定,江老爷子也看清了儿女的凉薄自私,跟着孙子来了沪市。

本来事情到了这里,江老爷子还不至于把儿女的脸面都给揭下来,但是江润差点被拐这件事,狠狠触动了他的逆鳞。

江沛在出事的第一时间就去调查了,祖孙两个都抱着一种悲凉的心情。

江润如果出事,那江润名下的股份自然是要分出去。江家人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江老爷子被这样的猜测打击的沉默许多。

虽然最后没有查出来什么,那些人贩子就是长期游离在火车站附近的,完全查不到跟江家任何一个人有关系。

这样的结果虽然让江老爷子松了一口气,但也让他对大儿子那个一向恭顺的老婆起了质疑。

江润一个小孩子,她安排的什么人往这里送?怎么能把孩子直接一丢就走?

那么小的一个人,给他穿的戴的都十分出格,简直把“我有钱”挂在孩子脸上。

这是要干什么?

事情一发生,江老爷子就打电话过去。

江沛的后妈在那边哭的梨花带雨,口口声声都是如果江润丢了,自己就是江家的罪人。

江老爷子想跟儿子说几句,江父却话里话外都是指责他偏心。他们把江润带到七八岁,已经是于他有大恩。还有老爷子只记着江沛,他那对龙凤胎今年也已经八九岁了,老爷子连平时问都不多问。

江老爷子再没了质问的心情,他想说那两个孩子不是他不亲近,只是年纪小小的孩子,至于每次到自己身边都一句一句全是好听话吗?

这是大人教的,还是孩子耳濡目染学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没有人愿意被孩子这样讨好。

大儿子的抱怨还犹在耳边,江老爷子彻底没了改变他们的心思。

就像他说的那样,他现在就守着两个孙子过日子。

江沛给老爷子掖了掖被角。

两人都默契不再提京城的人和事。

“你今天带来的小姑娘倒是很有意思。”

江老爷子转移话题到元棠身上。

江沛想起元棠的样子,嗯了一声:是,她挺有意思的。◣_[(”

“你那个什么集会,是不是要把人家加进去?”

江沛点点头。

元棠今天跟张雪聊的最好,送她出去的时候,他已经听见张雪跟元棠约好了后面的合作。

“那就好,我看她也是很有想法的人。”

今天元棠送来的礼物,江润最喜欢。

别的客人要么送玩具,要么就是送价值很高的东西,只有元棠送的零食,江润简直爱死了。晚饭时候还把跳跳糖偷偷藏在江沛的碗里,江沛面无表情的吃完,然后收缴了所有的零食。

江润再哭唧唧也不管用,江沛就是这样的铁面无私。

想到晚饭时候的插曲,江沛的心情终于舒朗了些许。

“她做的东西都比较有意思。”

也很奇怪,她这样的童心和乐趣,对人却格外的疏离。

江沛想起自己问元棠的话,对方甚至只拿敷衍来对待,刚刚昂扬的心情又瞬间跌了回去。

****

元棠参加完江润的生日会,认识了新的朋友,回到学校的时候心情还是很好。

回到宿舍,田蜜已经搬了出去,她原本的铺位暂时空着,学校没有安排人进来,元棠估计他们会在下一个学年再安排进来人。

林菲和黄欣楠对田蜜的离开举双手庆祝,三个人的宿舍生活简单了许多。

元棠拿出纸笔开始写计划书,今天张雪给她了很大的灵感。

她突然觉得自己的投资策略好像一直都是这边一点那边一点,十分的不规律。

用笔写下自己的一切,元棠开始盘点自己的资产。

蔡州市的门面房一间,浦东的四套房产和周围的地皮,烂泥渡周围的一套民房,自己购置的浦西的一套商品房。两家厂子,以及胡燕被服厂的股份。最后是李经理代理的经销公司。

过去的一年,她的干脆面已经在周围几个省份都站稳了脚跟,每个月的收入能在十万以上。

元棠想了想,在蔡州市的门面房上画了一个圈,又在浦东的四套房产上画了一个圈。

她被张雪的话激励,干脆面现在虽然已经打开了局面,但是北方城市她还没有涉足。

再联系前段时间李经理给的消息,说北方已经有小厂子开始做这样带卡片的干脆面了。

她在干脆面上画了重重一笔。

市场这东西,你不去占据,就会被人抢先。

元棠下了决定,电话打给了李经理。

“之前你说的那几家工厂,下个月我要亲自去看一下。”

现在她的两家厂子都是满负荷运行。一厂每天都是三班倒,工人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一厂仅有的几条干脆面生产线也是一样,还要忙着处理新产品的生产。

三厂的开始迫在眉睫。

元棠盘了一下身上的现金流,如今还有一百万,完全够再来一家厂子。

李经理忙不迭的答应,他原本就劝着元棠抓紧时间扩开市场,要知道方便面的工艺并不复杂,北方有很多小厂子一台机器就能做。

尤其在过去那一年,咔咔香在沪市周围火了之后,很多北方的小厂子都蠢蠢欲动,其中几家厂子也开始制作这种带卡片的干脆面了。

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些厂子有些不知变通,完全是照搬过去。就连咔咔香的卡面都照抄了过去。好在元棠之前就咨询过律师,这些卡面都做了认证,所以李经理才能很快把这些冒名顶替的小厂子给打下去。

可有些厂子很会钻漏洞,他们觉得你们咔咔香不是做西游记吗?那我就做红楼梦,做水浒传,做三国演义。

这种漏洞李经理完全不知道怎么堵住,你能拦住人家不让做卡面?这又不是你的专利!

李经理回来之后愁的几个晚上睡不着,自从被元棠挖角到新的经销公司来,他的收入就提高了很多,之前虽然说也是个小老板,但合伙生意,难免跟其他合伙人有点这样那样的矛盾。

那时候他说要跳槽,几个合伙人的嘴脸更是让他心寒无比。

他跑下来的工厂和分销点,那些人说要就要,愣是要把他逼得什么都不拿的出来。

最后李经理离开也是带着怨气的,想着自己当初牵头搞的经销公司,可到了最后居然被人家挤兑。心里想想就憋气。

他拼着一股劲要在元棠这里干好,好在元棠是个厚道的老板,他在这里只要是不过分的提议,元棠都能听一听。

沟通成本直线下滑,每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而不是沟通上,李经理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的立身之本,盼着元棠的事业越做越大。

“早该开三厂了,咱们一厂这边多少次了,总是断货。”

现在的干脆面已经在至少七个省份都站稳了脚跟,李经理劝了元棠好几次,觉得厂子到了这种地步,最应该做的是加杠杆,赶快铺开。

别说是三厂了,四厂五厂也应该安排上。

难得的,元棠这次没有再说什么“以后再说”的推辞。

她说了一句:“你准备下厂子的资料,找个靠谱的银行信贷人员问一问。”

今年九四年开始,她已经嗅到了很多蠢蠢欲动的气息。

去年海南的楼花暴雷,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逃出生天,在击鼓传花的市场上弄到了一大笔钱。

这些热钱总要有下一个要去的地方。

元棠结合上辈子的经验,心知如今才算是真正迎来了房地产的辉煌开端。

“之前让你准备的管培生计划确定了吗?”

要拓开市场,自然是需要人才。

元棠在自己的工厂里颁布了两个计划。

一个是内部的升值体系,厂子现在认可的学历包括夜大和职高,只要是学历过关,内部有管理岗位空缺出来,就可以进行竞聘。

元棠给的条件很优厚,不论工人的年龄和性别?_[(,只要想进步,在厂子里总有机会。

原来那种论资排辈的风气一去不复返,元棠倒是也没有开除那些跟不上厂子发展步伐的小领导,她只是把对方降职处理。

降职之后的小领导分为了两部分,有一部分是受不了这个闲气,直接提了离开。

还有一部分则是老老实实的改了行事风格,在车间老老实实当上了普工。

竞聘制度刚颁布,元棠还没有见到成效,不过她并不着急,两个厂子现在足有一三百的工人和大几十人的后勤,总会有人出来吃这第一口的螃蟹。

至于另外一样,就是元棠提出的管培生计划。

准确来说,是阉割版本的管培生计划。

后来那种从大学里招收管培生,然后拿管培生当廉价劳动力用上半年,再逼管培生辞职的做法,她当然是看不上眼的。

太不要脸。

她招来的管培生,就是真真正正的当做后续的领导班子在培养。

只不过现在的大学生都分配工作,元棠只能从大专里面找。

去年开始,一部分的大专就已经不再分配工作了,因此她也能捡漏。

“多招一些经管,英语,还有市场营销的。”

李经理表示可以,但也说了效果不会太好。

“比起其他那些大厂子,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

虽说是有些大专不分配工作,但是多数人还是想要找一份安稳工作的。

国企,国营厂仍然是多数人的首选。

李经理在今年已经去过几家院校,招聘效果都很不理想。

李经理还曾经问过元棠,这样搞管培生制度真的划得来?

元棠不光是把人招进来这么简单,她还会找一些内部的小领导过来讲课,把这些大学生放进公司和工厂里轮岗。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很多人都扛不住了。元棠也投入了很多成本。

元棠:“肯定是值的。”

要知道分配制度在经过十几年,如今已经是基本饱和了。

尤其是前两年开始了裁军,很多转业军人也涌入进了工厂和单位。以前是十个萝卜百个坑,后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是萝卜比坑多。

再加上这两年很多国营工厂的倒闭。

明年开始,就逐步取消分配工作了。

元棠之所以记得这个时间,还是上辈子元柳元芹都是卡着最后一届分配的工作,再往后一年,就没了这样的好运气。

元棠让李经理放心大胆的去做,主要是要形成内部的方法。

她学习的专业课程里讲过,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正规公司的一部分。

用人不单单是把人招进来这么简单,怎么塑造好企业文化,再进一步的将自己的企业文化深入到顾客心里,这才是一个长久发展的企业应该解决的问题。

跟李经理敲定好买三厂的打算。

元棠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是马兰。

元棠寒暄了几句,说到正题。

“马兰姐,五中这间门面房,你要吗?”!

最新小说: 通房有喜 最强治愈师 宫斗?不,我做选择刷奖励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斗罗:千仞雪的妹妹也想当团宠 神明非要逼我谈恋爱 我在诡楼当包租婆 我在凡人作妖的那些年 傅太太她是团宠 诸神见我尽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