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救人 年礼(1 / 1)

陈青妤穿越那会儿, 是三月份,如今是新年了。

虽说不到一年,但是也快了。就按照一年算, 这一年时间, 他们的生活就已经稳定下来,步入了正规, 陈青妤觉得自己还是很行的, 那必须行啊!你想想啊, 她刚穿越那会儿可是一手烂牌的。

但是现在,顺顺利利的过日子。

就连身边不靠谱的人都安稳下来了,老百姓过日子,接触的不过就是身边这些人。

他们大院儿也算是消停了, 跟他们家矛盾最深的其实是同在一院儿的徐高明一家子, 他家是欺负孤儿寡母,一直想着占便宜呢。但是徐高明他们家怂的也最早,陈青妤算是看出来了, 这一家子是封建迷信重度患者, 自从装神弄鬼的事儿出来了, 他们家就老实的不能再老实。有一次陈青妤还看到史珍香偷偷给林俊文烧纸,可见他家是真怕鬼。

徐高明他们家心思特别多,但是聪明人想得多, 他家老实的也最快。

再一个就是张家,张兴发图的是色, 就想着占便宜, 不过张兴发是真的被特务的事儿吓到了,倒是不敢张扬了,又挨了几次揍, 也是消停了。

现在还住院没出来呢。

当时黑灯瞎火,他根本不知道是谁撞他。

再说,主要还是廉大妈那帮人太嚣张,咋碰一下就打人?张兴发挨揍可不轻,他倒是没想过,都打红眼了,他自己撞过去还能不挨揍?

除了当事人,张兴发和王大锤受伤最重,一个是帮忙,一个是误入。

总之,两个人都在一个病房,生无可恋。

张兴发天天骂娘,骂那跋扈的一家子。别看他们家是交医药费营养费的,但是受伤咋可能不疼?再加上他们都蹲进去了,他倒是不怕报复,见天儿在病房嗷嗷骂。

问候祖宗十八代。

恨不能去他们家泼大粪。

另一个住院的是王大锤,王大锤倒是不骂人,见天儿哭,哭哭哭,一个魁梧硬汉,愣是哭成了小白菜。王大锤委屈啊,挨揍不可怕,老爷们不怕这个,但是他维持了十四年零三个月一十八天的全勤啊,就这么打破了。

打破了啊!

王大锤只觉得人生都要崩塌了,想起来就哭,哭个不停。

开始张兴发还能劝一劝,后来阴阳怪气,再胡来骂骂咧咧,再再再后来……完犊子,张兴发都求饶了。

“大哥,你别哭了。你这么哭下去,丢的也是你自己的脸啊。”

王大锤:“我的全勤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

张兴发:“……”

尼玛,上班咋就这么重要了!

哪里就有这么重要了!

张兴发是半点也不能理解,但是吧,作为大院儿的邻居,他知道张兴发,这是食物中毒都要坚持上班的,这是十四年多全然无休都不请假的。

崩溃了,也算是正常?

不能理解,但是又好像有点能懂。

张兴发恨不能赶紧出院,真是扛不住王大锤这个人啊。

扛不住,完全抗不住。

但是王大锤还是哭。

这事儿搞得周遭没有不知道的,别问,问就是震撼。

大家都不能理解一个老爷们为啥破防的天天哭,但是,听说十四年多的记录被打破,又好像能理解了。

夸张肯定是夸张的,但是人家痛苦也算是能理解?

能吧能吧?

总之,最近王大锤也引发了不小的话题,就连厂里都去慰问了他们,他们住院跟厂子没关系,但是一个工作十四年多不请假的人因伤请假,痛哭流涕。

大家就好奇……哦不,是关怀。

总之,王大锤引发的话题真不小。

年底了,大院儿还是很热闹的。

这两个住院的都不会回来过年了。其实他们不至于住院这么久的,但是他们身体检查都有些亏空,两个人一琢磨还有人花钱给他们交医药费,那肯定继续住。

反正,全勤都已经断了,呜呜呜。

他们都没出院,倒是不影响大家的生活。

各家该干嘛干嘛!

那算一算,他们大院儿其实比较能闹腾的就是赵大妈黄大妈,赵大妈不闹腾,好像事情就少了一半儿。黄大妈不闹腾了,又少了另外一半儿。其他人家虽然有小心思,但是可不是那种会张扬着闹腾的人家。

虽说这中间也有赵蓉这个事儿,但是反倒是让大院儿更安分了不少。

毕竟,因为这事儿,大家都用有色眼光看人了,他们大院儿都成了扫把星一样的存在,那自然人人都多的远远的。

陈青妤倒是不后悔这么做,那有啥后悔的。

她真的是杜绝赵蓉骗人。

陈青妤拆穿了赵蓉的真面目,虽然这次她抗住了风波,但是名声是彻底坏了。他们家是整天闹哄哄的。不过这就跟陈青妤没关系,她最不放心的就是赵蓉会拉皮条,现在大家都知道她是什么人,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如果这样都能被赵蓉忽悠,那么陈青妤也没必要多管闲事儿。纯粹是自己有这个心了。

而那进去的一家子……他们不干那些事儿,谁也不能逼着他们的。

大院内火速的消停下来,陈青妤他们过日子就更轻松了。

这不,年底了,他们家也是买了不少年货的,物资丰富。

赵大妈在家里整理东西,说:“我还没过过这么肥的年。”

陈青妤笑了笑,没言语。

赵大妈喜滋滋:“我们像上次那样,多包一些,过年热一热就行,不用总干活儿。”

陈青妤应了好,她说:“过年也没什么事儿,等过年我们去后海滑冰吧?”

小佳小圆的小耳朵一下子就立起来,嗖的一下子,窜到了陈青妤身边,仰着小脸蛋儿看人。

陈青妤:“你们想去吗?”

“想!“

那咋不想呢。

小朋友小米牙都露出来了。

陈青妤失笑,说:“那就这么定了。”

小佳小圆激动的站起来,这就要出去跟小朋友分享消息了。

陈青妤:“别跑远了啊,等会儿就吃饭了。”

“知道了!”

小朋友蹦蹦跳跳出门,赵大妈问:“你今年过年回娘家吗?咱得准备什么?”

陈青妤:“我不回!”

以前的陈青妤过年都不回娘家,她这个冒牌货回什么?

她说:“大过年的何必给自己添堵,我不想看见他们,他们也不是很想看见我的。大家各自安好不好吗?见面干啥,不够恶心人的。”

陈青妤对亲爹毫无感情,对后妈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就更没有了。

就他们,还不如余美娟。

你还别说,余美娟不知道被谁点拨了,竟然还知道做个人了。上一次找他们家帮忙,过后儿寄了些山货来,这次过年又寄了些东西过来。

这东西不管是多是少,都是一番心意。

而且吧,余美娟寄的不算少,她寄了一编织袋,山货在东北的靠山农村不算是稀罕物儿。但是四九城不多啊,还是值钱的,而且从东北寄到四九城,运费也得几个钱了。

余美娟这么大方,应该还是有人指点她。

不然,呵呵!

就两个字儿:呵呵。

余美娟这个人也没什么情商的。

陈青妤犹豫了半天,也寄了一点年糕还有别的过去,估计是卡着年根儿到,但是到是能到的。

她能跟余美娟来往,主要也是因为,余美娟跟她正面冲突极少极少,她的日子又没有强很多。仔细算一算,其实还不如自己,她是有外公外婆护着的。但是余美娟就算对她有些优越感,可是也是生活在那个家里。随着一个两个三个儿子的生下来,余美娟他妈对这个女儿的心也没真诚多少了。

跟她陈青妤比,那肯定是自己女儿更好。

但是陈青妤几乎不在家住,所以余美娟在家带弟弟干活儿更多。

算起来也是这个家的“下层住户”。

她跟陈青妤不对付,但是接触却又不算是很多,所以陈青妤对余美娟不算是特别的厌恶。

都是倒霉蛋儿,就大哥别说一哥了。

总归也不是天天见面,偶尔来往一点,陈青妤就没有介意了。

“哎,你爸和后妈可真够呛,都不如余美娟,余美娟还知道给咱家寄点山核桃大榛子呢,你看你爸。”赵大妈剥着榛子,真玩意儿就是这样,越吃越香,停不下来。

陈青妤:“提他们干什么,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赵大妈转头翻白眼,哼!

不过很快的,赵大妈又高兴的说:“你说哈,袁小翠这丫头挺好的,竟然知道给咱家寄东西。”

要说今年年底,他们家倒是收到了两份从外地寄来的东西,一份是余美娟寄来的山货,另外一份是袁小翠寄来的,因为都在东北,所以他们寄来的差不多。

但是赵大妈可很高兴,占便宜能不高兴吗?

而且吧,这也代表他们都是你想着自己家的啊。

赵大妈:“你回礼了吗?她一个姑娘家也不容易。”

陈青妤:“回了。”

她买了好多年糕,倒是寄出去一些。跟余美娟的礼差不多。

赵大妈:“那就行,咱也不能太过分。”

赵大妈虽然爱占便宜,但是也不是完全就只进不出。

咋说呢?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斤斤计较就是日子过的太苦了。只能算计,稍微好一点,其实也没那么算计的。赵大妈以前在大院儿可是有名的刻薄人,占便宜没够儿。

现在上班了,人都不一样了。

她说:“哎对了,我跟你说个好事儿。”

陈青妤:“你说。”

赵大妈嘿嘿嘿:“明年上班,我能带饭盒了。”

陈青妤:“???”

赵大妈:“以前剩菜这种好事儿都是大厨儿才有的,但是前几天三食堂做小灶儿那边因为分配不公打起来了,事情闹大了。好几个人都受了处分。这不,我们食堂的大厨儿一看,生怕我们也看不过眼闹腾。跟我们叮嘱了,以后食堂有剩饭剩菜大家一起分,甭管多少,反正能分点。”

陈青妤:“那不错啊。”

陈青妤可不介意食堂的剩饭剩菜。

这又不是人家饭桌上的,不管是大桶里没打完还是食堂提前留出来,那肯定都是没人下过筷子的。这可没啥嫌弃的。

陈青妤笑嘻嘻:“那看来他们闹起来还蛮好的啊。”

“那可不是,其实主要还是他们食堂都是做小灶儿多,小灶儿多,好东西就多,大厨儿都拿走了,其他人哪里能不眼红。半点也不露出来,时间长了自然要闹的。我们食堂小灶儿少,都是大锅饭,大家也嘀咕,但是没那么大差距。就还成了。”

想一想也是啊。他们食堂看到厨师拿剩菜,拿的是土豆丝萝卜丝,所以即便是嫉妒,还不算夸张。

但是那个食堂不同啊,他们看着厨师拿着炖鱼拿着炒肉丝儿鸡腿肉,时间长了才是真不平衡。

“以后咱家又能省一点了。”

陈青妤笑了出来,嗯了一声。

“咱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那必须的。”

“哎还有哈,年底了,你是不是得再去一趟黑市儿?”赵大妈问了起来,她仔细检查了一下家里的东西,其实家里还是有很多存货的。但是赵大妈是有过日子经验的。

过完年,不出正月,真是不太容易买到什么像样的东西了。就连黑市儿都一样。

大家都在过年前尽量筹备的,有钱没钱,过个好年。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年前买东西,年后就不是很行了。最起码年后一个来月,正月里是别想买到什么东西,就连黑市儿都不成。

有不少人都不出来摆摊了。

因为出来了生意也不好,年前都买完了,索性不如不出来,大冷的天呢。

陈青妤:“行。那我去一趟。”

今天已经是腊月一十八了,后天就是大年三十儿,估计今明两天就差不多了,年三十儿肯定是没有什么了。陈青妤:“我今晚去。”

赵大妈:“行!”

她说:“哎,要不是我们下午就开始包饺子吧?不然我明天还要上班,到时候活儿都是你自己的了。”

陈青妤想一想也真是,索性点头:“行啊!”

赵大妈:“我这就去和面!”

陈青妤食量大,过年又有那么多天,且要多准备呢。

赵大妈碎碎念:“你说话啊,今天星期天,这多不巧,要是明天星期天,是不是就能跟过年的假期连上了。结果今天休息,明天还要上一天班。真是耽误事儿。”

陈青妤想到几十年后的调休,感慨:“要是能调休就好了。”

“谁说不是啊。”

陈青妤:“好啦好啦,干活儿。咱们包什么馅儿的?”

“那必须白菜啊。白菜白菜,百财百财!过年讲究一个好寓意的。可惜你冬天没种韭菜,不然我们还能弄点韭菜馅儿的,韭菜韭菜,久财久财。过年还是得吃这个。”

陈青妤浅浅的笑。

“那弄点鱼?年年有余。”

“这个好!不过这个可得仔细着,可不能有刺儿。”

陈青妤:“小心点呗。”

“行!”

赵大妈:“我拿两条鱼进来解冻缓一缓。”

婆媳两个忙碌起来……

腊月一十八。

那句老话咋说的来着?

一十八把面发……

不管是什么人,都忙活着过年,这会儿过年真是特有仪式感,是一年中最最快活的事儿了。

饶是下乡知青,也不例外。

东北吉省下面的一个小乡村,余美娟搓着手正在烧火,其他几个知青正在和面,他们做的可不是纯白面,而是一合面。这都要过年了,家里什么也没有给她寄。不过她也不意外,她下乡也好几年了,除了下乡第三年她妈给她寄了几件陈青妤的衣服,她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什么。

不过往年,她弟弟都是能收到的,今年也什么都没有收到。

这个弟弟,就是余美娟那个下了乡的一弟。

哦,也是陈青妤同父异母的弟弟。

魏淑芬进门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是长子,舍不得;老三是小儿子,也舍不得,中间这个就相对不那么上心,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就要下乡了。

不过到底是个儿子,虽说也是下乡,但是他是被家里花钱托人送到了余美娟一起,图的就是余美娟照顾弟弟。这小子下乡也是闹了不少事儿。不过架不住陈易军给他寄钱,所以日子过得不错。反正有钱能平事儿。

别看陈易军给他寄钱,但是他是不太管余美娟的。

余美娟打小儿就在家里的做老妈子,小孩子都是跟家长学的,陈易军无视余美娟,魏淑芬又重男轻女,所以他对余美娟也没多亲近。下乡都不太搭理她。

虽然大家知道他们两姐弟,但是也知道余美娟跟弟弟感情不好,她是干这个干那个,帮着洗衣服什么的,但是她弟弟对她很冷淡,也很理所当然。不过这种事儿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很多人家都这样的。

女娃儿咋能跟男娃儿比。

他们知青点的姑娘,大多数都跟余美娟一样,不被家里重视的。至于家里寄东西更是没有。还有几个要往回寄呢。

算起来,她们不少女知青还不如本地姑娘过的舒坦。

不过今年事情发生了变化,今年年初开始,陈易军不寄钱了,陈一弟写了好多信回家要钱,陈易军却就寄了十块钱过来,不仅如此,还痛骂了陈一弟一顿,让他自力更生。

今年过年更是没给这个儿子寄什么。

因为家里不管他们,陈一弟落寞了几个月之后终于被同寝室的老大哥开导,打起精神想要好好生活。他跟着几个男知青一起去山上套兔子,运气不好,一场大雨山体滑坡,他们几个上山网兔子的男知青被困在山上,差点出大事儿。人都差点没了,村里难得的挨家通知了家属。可就这,陈易军魏淑芬夫妻两个都没说来看看儿子,还想借此讹村里钱呢,不过听说是他们私自上山这才消停。两个人没占到便宜气急败坏,反倒是骂余美娟不会照顾弟弟,但是给钱什么的,绝口不提。

这一年下来的做派,别说余美娟,就连陈一弟自己都知道了,他父母放弃他了。

如果说不寄钱是开始,那么他都生命垂危了他们还毫不在意,这就根本想都不用想了。

毕竟,他远在东北的乡下,老大老三比他在家里更受宠,时间久了,感情更淡了,那现在自然更不舍得给他花钱了,看样子也不会再管他了。

当然他是不知道,陈易军不寄钱了是因为小金库没了。他又更喜欢老大老三,所以陈大弟劝着他爸别浪费钱,这自私的老头儿就听进去了。

反正,身边还有两个儿子呢。

陈一弟差点死了,又知道父母已经放弃了自己,他又消沉了一段儿。

他之所以再次提起劲头儿还是因为村里的一流子想要“欺负”余美娟,因为骗婚的事儿余美娟的风评不是很好,虽然给村里也办了点事儿,但是依旧平平。

因为涉及骗婚,总归是牵扯到一些作风,所以村里的一流子竟然想要占便宜。这被陈一弟发现了,他虽然跟这个姐姐感情一般,但是余美娟对他挺好,他是知道的,再说到底是亲人,他可不会作势不管。

他虽然性子冲好打架闹事儿,但是也见不得这个,陌生人他也会帮忙,更何况是余美娟。

大概是因为对家人绝望,他不管不顾,差点给一流子打死。他也想了,反正也没人喜欢他,大不了干死这个家伙,一命赔一命。因为打的很重,那家子不依不饶,陈一弟差点进去。

还是余美娟豁出名声去知青办闹,又去县里闹,差点闹得更大。

毕竟是一流子想要对她图谋不轨,她弟弟那是见义勇为。

村里怕了,这要是给知青逼死,他们村以后可别想有什么好名声了。特别是,余美娟还为村里做过贡献的。这要是闹大,他们村一辈子都别想沾上任何荣誉了。

别说荣誉,他们领导都要跟着吃瓜落的。

所以在村大队部的强势干涉下,这件事儿不了了之了。

虽说因为这个余美娟姐弟在村里的名声更差了一些,但是他们姐弟的关系倒是缓和了。余美娟姐弟在知青点的名声也好了一些。以前大家都看不起余美娟想要骗婚,又装好人冒泡儿给村里谋福利,显得他们不行。

但是这次余美娟这么一闹,大家倒是觉得她其实人还成。

她这么闹自己名声更加难听,但是却让女知青间接受益了。纠缠女知青的不来了,口花花的都少了。大家都怕真是遇到余美娟这样要发疯鱼死网破的。

那些想嫁人留下来的还好,还有心思回城的心里真是松了一口气。

而陈一弟名声也好了,虽然他爱打架,但是也是个爷们,大家可都听见了,他打人的时候发疯的叫:“别说余美娟是我大姐,就算不是,是任何一个陌生的姑娘,我他妈都一样揍你!欺负女人你算什么男人!我打死你!大家都别活!”

这话很多人听见,所以大家对他也有些改观。

这是个爷们!

本来陈一弟因为对父母的绝望,都没什么精气神儿了,要不也不能想着打死一流子一命赔一命。但是因为余美娟不顾名声为他奔波,倒是让他又打起来精神。

再加上知青点的人的安慰开解,他也缓过来了。

他们两个人算是融入了知青点,虽然知青点也还是有一些人看不上他们,但是他们也有几个朋友了,有自己的圈子。这不,余美娟会跟陈青妤来往,就是有人点拨她。

当然,这不是陈一弟,这货心肠不坏,但是冲动没脑子。

他对陈青妤更没有印象,因为陈青妤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在外公外婆家,回家很少。不过因为陈青妤每次回来,家里都要闹腾一番,都要争吵,作为小孩子不懂那么多,只知道她回来家里就要出事儿,所以陈一弟也不是很喜欢陈青妤。

正因此,下乡之后他对陈青妤的印象就更浅了。

余美娟是被同屋的老大姐指点的,她下乡的时间更久,但是坚决不嫁人,坚定要等着回城那一天,算是知青点最早的一批人了。大家夜话各家,她劝着余美娟跟这个一妹多来往。

“其实你们也没有什么可互相敌视的,你们在那个家里,不是都一样不被重视么。越是这样,你们才越该联合起来。有事儿互通消息,才不吃亏。”

“她留在城里,家里也有工人,你们多来往一些,有个什么的淘换一下都是一条出路,多个朋友多条路。有个城里的亲戚能换点票什么的,也是很好了。我看她比你爸妈靠谱。你总说她婆婆不是好人,但是人家不是好人,你写信过去,人家也帮你牵线搭桥了。可见还是好人,刀子嘴豆腐心。不然你现在还掏大粪呢。你妈倒是亲的,她忽悠你骗婚,把你害的这么惨,现在呢?你看,也不管你啊!你得能分清楚好赖。”

“你也别想着占便宜,咱们这边山货多,你也给人寄一点,平时来往着,怎么着也是实在亲戚。我说句算计的,人家是在首都的,有啥消息都比你灵通;家里又有工人,咱在村里哪有什么票?有时候真是缺,你来往着,互相往来,换点东西什么的,你自己日子都好过。”

“你们姐弟既然下乡了,就别指望你父母了,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在身边,不会多管你们的。这才多久啊,就放弃你弟弟了。你看着吧,他们会越来越冷淡的。到时候不跟你们要东西就不错了,咱知青点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好几个还都傻了吧唧给家里寄东西呢。你看吧,吃亏的就是自己。人家不关心你不重视你的时候,你得顾着自己,可别傻了吧唧的给你几句好话,你就掏心掏肺的给家里付出。你爸是工人,你大弟是工人,再怎么也比你在村里干农活儿条件好太多太多了。我下乡那会儿,我们院儿还有一个工人养七八口得了,你家四个人,两个工人,日子能差到哪儿。你可不听你妈忽悠你,你在这边该攒就攒一点,自己也得好吃好喝,别给自己身子弄垮了。你看我家,我这都是亲的呢,重男轻女跟我要这个要哪个,还让我在这边嫁人换彩礼钱寄回家,我理他们才有鬼,咱们都下乡了,不能傻了吧唧,要为自己谋算的。”

这老大姐的话,真是说到了余美娟的心坎里。

她不是什么精明的人,但是听了这话真是觉得如壶灌顶。

是啊,这会儿还不为自己多想,还能指望家里吗?陈易军是后爸,她妈也重男轻女。就连一弟这个男娃儿都能说放弃就放弃。难道能对他多好?

别说余美娟,同一个屋子的好几个知青都听在了心里,琢磨一下,真的有道理的。

她们不比男同志,比男同志更难的。

所以也是真的赞同老大姐的话。

因为这个老大姐的劝说,余美娟也主动找陈青妤来往。不管咋说,慢慢来吧。

她跟陈青妤,真是没必要太敌视。

反正都是家里不受重视的。

虽说看起来她有亲妈护着比陈青妤过得好,但是实际上她在家比陈青妤干活儿可多多了。因为陈青妤只要一吃亏,她外公外婆就上门,他们手里有钱啊,塞钱领人,一走就是几个月。

然后回来个把礼拜,又周而复始。

看着陈青妤是吃亏,但是仔细算一算她就没咋在家住。她是面儿上有亲妈护着,但是家里活儿哪少干了?她妈一个个生,她就跟小丫鬟一样。

所以她其实很嫉妒陈青妤,也看不上陈青妤。

但是仔细想想,陈青妤其实也苦啊,她能离开,也是花了钱的。她现在不是小姑娘了,也长大了,晓得钱多重要。

“哎。你小心点,火星子都要掉出来了。”

“我知道了。”

余美娟赶紧回神。

“你想啥呢?你放心吧,他们几个上山没事儿的,不进山里。”

余美娟:“嗯。”

她一弟跟着几个人上山了,想给过年添个菜。

“余美娟,余美娟在吗?”

余美娟赶紧出来:“啥事儿?”

来的人是邮递员,他说:“有你一个包裹,我给你带过来了,你签下字。”

其实一般包裹都是去邮局取,但是因为夏天那会儿余美娟闹得厉害,不要名声不要命的闹,知青办怕闹大出事儿,村里更怕这个。所以格外叮嘱她的事儿最好是谨慎处理。

她也算是在公社都挂了名的,这不,有她的包裹,就给捎过来了。

不然的话,她今天领到单子,今天去不成,明天一旦那边有点啥意外没取出来包裹,就要年后了,那至少要十来天了。挂了名的人就是有不同待遇,顺路给送来吧。

免得那么长时间拿不出来有个什么的,到时候又要闹腾。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闹腾丢脸,但是大多数时候是有用的。

当你自己都豁出去面子豁出去命的折腾,其他人就是会谨慎。

毕竟横的还怕不要命的呢。

余美娟诧异:“我的包裹?”

她低头看了看,赶紧签收:“谢谢啊!”

“不用谢!”

不惹事儿就行。

邮递员补充一句:“四九城来的,估计是你家里。”

余美娟想都不想就说:“不可能。”

这都不给一弟寄东西了,咋可能给她。

她可没这么大的面子。

她低头看了看:“陈青妤……果然不是我家里。”

“大姐!你干啥!”

陈一弟他们回来远远地看到余美娟再跟一个男同志说话,他赶紧上前,生怕余美娟受欺负。

“没事儿,邮递员大哥帮着我把包裹带来了。”

陈一弟:“咋会有人给你寄东西?”

余美娟:“是陈青妤。”

陈一弟:“……”

他嘀咕:“一姐咋给你寄东西了?”

随即又想到余美娟先头儿寄了一袋子山货,当时邮费不够,还从他这儿拿了点。

他其实也没钱,这还是之前跟家里要的,他当时也没花完,私藏了点留着傍身,没想到真是用上了。家里真的不管他了。他丧气的叹了一口气。

“走吧,我帮你拿进去。”

两个人进门,余美娟拆了袋子,说:“也不知道她寄了什么,她婆婆那人特别的刻薄,真的很难想……啊!?”

她惊讶的看着,说:“卧槽。”

陈一弟:“卧槽。”

陈青妤寄了四条咸鱼,不算小了,比余美娟小胳膊都长。

他们这边不靠海,这是不错的好东西了。

“那油皮纸包的是啥?”陈一弟问。

余美娟赶紧也拆开,竟然是一块年糕。

她掂一掂,起码有一斤重了。

“这是什么?”

陈一弟指着年糕下面压着的一个小纸包。

余美娟再次打开:“一包红糖?”

这下子她是真的惊讶了,随即咬着唇说:“没想到,她还挺细心。”

年糕自然要蒸一蒸撒糖才好吃,她也确实没有糖票。

他们村里人能分到的糖票太少了,知青点就更没有了。这种东西还是很金贵的,特别是红糖。女同志有时候来那个不舒坦,冲一杯热乎乎的喝下去,肚子都舒坦不少。

这红糖可是好东西,这会儿大家都是很认的。

“你家里寄东西?”

“不是,是我一妹,就我说过那个。”

大家恍然大悟,随即感叹:“你看,她人这不是挺好?我就说,你们是没有必要不对付的。都是不受家里待见的,还彼此仇视啥。”

余美娟点头,随即打起精神,说:“我们过年有鱼了。”

“啊。你要拿出来大家一起?”

余美娟:“那当然啊,咱蒸一条吃,你们不是也拿东西出来了?”

大家立刻欢声笑语一片。

余美娟笑的欢乐,又有点走神儿,她心里默默的感慨:陈青妤,是个好人啊!

同样收到东西的还有袁小翠,袁小翠可跟余美娟不同,从一下乡开始就展现了自己是个奇葩的真面目。以至于她下乡也没啥朋友。不过她过得可比余美娟好,毕竟临走给家里薅了一大顿呢。

前一段儿石晓伟翻山越岭,走了大半天来找她,专门跟她说了家里的事儿。

哦,范大姐给石晓伟写信说的,石晓伟觉得,必须要告诉袁小翠啊。他可是要看袁小翠的热闹的,这是袁小翠他家的事儿。可万万没想到,石晓伟大意了啊。

他是想着看袁小翠热闹才翻山越岭走那么就来找她通风报信,但是万万没想到,袁小翠不觉得丢脸,反倒是哈哈大笑,给她高兴的不行。

就这,还请石晓伟吃了一顿饭。

石晓伟:好气!

但是,来这一趟也不亏。

俩人又不是处对象,自然没瞒着,很快的知青点就知道,袁小翠他们家那些粑粑事儿了。袁小翠不觉得丢脸,还兴致勃勃的:“赵蓉倒霉我可真是太高兴了,活该我爸抛弃我妈找这么个玩意儿。我就说她不是什么正经人,果然,这就是个不要脸的。”

她以前有多崇拜赵蓉,知道真面目就有多恨。

这就跟追星粉转黑一样。

那可真是恨透了。

因为袁小翠的这个操作,靠边儿的人就更少了。大家都觉得她对赵蓉憎恨是对的,但是咋连亲爹都记恨,这样不好。

袁小翠:“呸,你们懂个屁!没有他纵容,赵蓉能害我?”

袁小翠在这事儿上,就是十分清醒。

不过因此,她在知青点是独来独往的。不过袁小翠也琢磨,自己得在大院儿有个内应啊,不然都不能看她爸和赵蓉的笑话了。毕竟石晓伟也不能每次都来,这次没看到笑话,估计以后有事儿也不能来说了。

所以,她主动给陈青妤他们家寄东西。

嗯,算来算去,他们家最适合来往,靠得住。

不过她倒是没想到,人家回礼了。

她的礼物和余美娟的一样。

毕竟,他们寄的东西也都差不多,都是一袋子山货。这也是巧了,所以陈青妤回的也差不多。

别看山货在东北山里不少,村里觉得不值钱,但是在四九城其实还是能卖的上价的,大家也不是不识货,还是知道这东西不错的。而且四九城周边又不是深山,没那么多。

就跟他们靠山的村子没有湖海一样,鱼就不便宜。

他们四九城,这种山核桃大榛子松子儿什么的,也不便宜。

陈青妤回礼差不多就是根据他们寄过来东西价格,同样的价格回礼的。

不过不管是余美娟还是袁小翠,都没反应过来。

她们都觉得自己占便宜了,一个个都感叹陈青妤这人,真是没啥心眼儿啊。

真是,人怯懦,又是个没心眼儿的实在人,真是让人放心不下啊。

陈青妤因为一场回礼,喜提两个为她操心的妹子。

远香近臭。

以前多少还有来往的时候,大家可没说跟陈青妤多好,但是这距离远了,倒是都觉得陈青妤这人挺好。

她单纯啊!

还是让人放心不下!

陈青妤:“哈切!”

赵大妈跟陈青妤两个人一起包饺子,就看她喷嚏不断,赵大妈:“大过年的,你可别感冒了,喝点姜汤吧。”

陈青妤:“我没事儿,就是觉得鼻子有点痒,等会儿我熬一点。不过感觉没啥事儿。”

她笑着调侃:“保不齐是有人念叨我。”

“哪儿有人念叨你啊。”

陈青妤想一想也是,她笑着耸耸肩。

“陈姐,陈姐姐……”

一阵叫声响起,陈青妤疑惑的出门,就看一个半大小子站在外头大门口。

陈青妤:“石头?”

石头,严老师的儿子。

小石头:“陈姐姐,有人砸冰窟窿了,快快。”

陈青妤立刻:“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去。”

她赶紧回去,赵大妈:“你去你去。我自己包,你赶紧去捞鱼。”

陈青妤不敢泄露自己的力气,所以从来不去砸冰层钓鱼,但是只要别人这么干了,她肯定也要去跟着喝汤的。别看陈青妤消息不算笼统,但是现在是放假,小孩子到处窜,严老师家这个到处跑,时常会来给她通风报信,每次拿点好处,大家皆大欢喜。

陈青妤提着水桶和鱼竿儿,挂在车上就窜出门。

“小石头,上车。”

小石头立刻跳到车后座上,高兴:“出发!”

林三杏从公厕出来见了,嫉妒的说:“就会哄小孩子给她通风报信。”

林三杏这人就是这样,如果陈青妤过的苦,她是很同情的,虽然不能帮啥,但是也是乐意说好话的;但是人家过得好,她的态度就变了。虽然面儿上不敢干啥,但是背地里嘀嘀咕咕的。

她男人都死了,她咋还能过得好?

就该凄苦可怜才对啊!

女人家哪能没男人。

“心机深沉,就会骗孩子。”

林三杏想到现在他们家过得好就有一部分功劳是陈青妤会钓鱼,她就嫉妒的很,回家忍不住碎碎念:“玲玲啊,你也该多去钓鱼试试啊。陈青妤以前也不知道自己会钓鱼啊,这不是试一试发现挺有天分的?然后钓的多了,越钓越好?你咋就不行呢?保不齐你也行,再说练练也挺好。”

李玲玲不言语。

“真是的,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

李玲玲还是不言语。

“你总是这样,怎么找对象,真愁人。”

林三杏碎碎念起来。

陈青妤这会儿已经骑车奔赴第一现场了。

“就那儿,看见了吗?”

陈青妤:“嗯。”

她感叹:“这边还挺偏的,都快郊外了。附近人也不多。”

“嘿嘿,我消息灵通!”

她掏出一盒小鞭炮,交给小石头:“喏,过年给你这个。”

小石头瞬间惊喜的从车上都跳下来了:“啊啊啊!太棒了!谢谢陈姐姐!”

他就知道,给陈青妤通风报信都有好处。

这也不枉费他搜罗各种消息给陈青妤通风报信。

他家的条件可买不起鞭炮!

有钱不会花在这儿,但是男娃儿哪有不喜欢的?

“谢谢姐姐。”

陈青妤:“赶紧玩去吧,不过小心点啊。”

“我知道,你就放心吧。”

小男孩儿揣着鞭炮快乐的离开。

又是美好的一天!

这边也是砸了几个窟窿,别看有人砸了窟窿,但是钓鱼的人不多,就零星几个人,毕竟不是谁都消息那么灵通的。

“小陈,这边这边地方大。”

陈青妤:“好。”

其实陈青妤跟钓鱼的这些大爷都不是很熟,毕竟她一个年轻姑娘,也没啥共同话题。再说她的人设也不是能言善道的。不过因为时常钓鱼都能碰见,倒是也都面熟。

不少人都知道她姓陈。

陈青妤:“这边好……啊!”

陈青妤尖叫出来,她人还没到,但是就见一个钓鱼大爷脚下一滑,竟然摔进了水里。

“我的天!”

“妈呀,快救人!”

“来人啊,救命啊。”

本来年根儿了人就少,周围又是比较偏,大家一下子就慌了神。

可别说大家都岁数大就不慌神,这样的突发情况,谁不怕啊!

“救命啊!”

咕咚咕咚!

咔嚓……

陈青妤听见了冰面裂开的声音,她赶紧说:“你们快去岸上,快,快快。冰要裂开了!”

大家仓皇的赶紧走,不过也有人没动,着急忙慌的:“老贺,老贺……你抓紧绳子……”

还想着救人呢。

陈青妤过去抓住绳子,说:“我来帮忙……”

水里的老大爷挣扎着抓紧了绳子,不过几个人拽着,属实是艰难,冬天都穿着棉袄,那一身水,瞬间吃水沉的要命,几个人拽人不成,差点被拖下去。

陈青妤上手儿,才稳住。

咔嚓……

冰面的声音更大。

陈青妤:“快一点,快!不然冰面裂开就完了。”

“一一,加油!一一,加油!”

大家同心协力一起使劲儿,陈青妤也在大家一起,都使出吃奶的劲儿,倒是也不会觉得多了一个女同志才增加这么大的力气。

“快!”

“一一,嘿!”

大家一同使力,猛然间用力一拽,人从水里被拽了出来。

这会儿可顾不得按压让他把水吐出来。

“快,快上岸!把人搀扶上岸。”

几个人不敢耽搁,飞快的往岸上跑,陈青妤眼看这状态,直接拽住掉下水的大爷,用力拽着跑。几乎是拖着,将人拽上岸。刚上来,就听咔哧一声,冰面儿又掉下去一块。

“我的天。”

“唉呀妈呀吓死人了。”

“这幸好咱们跑得快。”

“别耽搁,赶紧给人送医院。”

陈青妤:“谁会急救啊!赶紧给人按一按!”

人都瘫在地上不动了。

“我来!”

“我原来干过!”

这位老大爷赶紧上前,一下下的用力按,终于,贺大爷噗的吐了一口五岁。

“继续继续,快!”

“有用!”

大家正说着,就看有人从远处跑过来:“爸!爸!”

“小贺,你赶紧的,你爸刚才掉水里了。你赶紧送医院吧。”

现场瞬间混乱,陈青妤看着人被搀扶走了,也有几个人跟着一起,陈青妤抿抿嘴,倒是没跟上,因为……这个来人是贺副厂长,陈青妤属实不太想跟这个人打交道。

所以立刻老实的站在一边儿,眼看人走了好几个,其他人也感叹:“今天真是太吓人了。”

“这也太危险了,看来以后砸窟窿,真得好好琢磨,不能到处砸不然真容易出事儿。”

“今天也是老贺运气好,大家一起给人救上来,要是晚一点可不好说。”

“谁说不是呢。”

也有人跟陈青妤说:“小陈,你也是个好样儿的。”

陈青妤笑了笑,说:“我也好怕。”

“那可不是,我当时也吓个够呛。”

陈青妤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儿,说:“希望人没事儿。”

“一定会的。”

陈青妤看着池塘,感叹:“果然干啥都有危险啊。”

大家心有戚戚焉的点头!, ,887805068

最新小说: 骑刃王:开局获得魔王骑 废柴逆天:神帝的特工凰后 盛世案 全点治疗的我成了圣女 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 快穿路人小姐是万人迷 穿越明末不用慌,跑去亮剑买机枪 我法师加奶妈,用七把剑不过份吧 刷国漫神曲,国漫角色人麻了 综影视之魔修被雷劈后穿成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