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你来写这个奏折(1 / 1)

“侯将军肤浅了!”

随着李恪这边轻笑着说了一句,不仅仅是侯君集,便是苏定方等人也面露不解之色。

肤浅?

难道侯君集说的不对?

迎着几人疑惑的目光,李恪这才开始解释起来。

“侯将军,你也是统兵之人,这些年我大唐连年征战,靠的就是手中的百战精兵。”

“这些人固然好用,但也有老的那一天,终究是扛不住连年征战以及高强度的战事。”

大唐的府兵制严格来说承袭于西魏时期,算是耕战制度的一众。

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可以说这种兵制将一个社会的动员能力发挥到了最大限度,在某些时候是很好用的。

但再好的东西也有缺陷,府兵制一样如此。

终唐一朝,府兵制其实在高宗朝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直至玄宗时期被彻底废除。

至于废除的原因,也并不复杂。

唐初年间,战事频繁、防御线延长、兵役繁重。

原来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后来常被强留以至久戍不归,导致逃避兵役的情况开始出现。

再加上高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府兵征发对象又还主要以均田农民

为主。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征点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条件,府兵地位也不再像唐初那样受到尊重。

到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府兵往往被贵族官僚借为私家役使,导致不少人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这个变化,不会因为谁当皇帝而产生变化,因为他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一种事情。

像侯君集他们这种常年活跃在一线的将领,其实应该已经有了这种感觉才对。

面对李恪的逼视,侯君集犹豫了一下开口道:“王爷说的确实是有些道理,但此乃朝廷定下的,也不是你我能改变的不是?”

李恪闻言笑了笑,开口道:“侯大人这话也没错,但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再难以此例征兵的时候,又当如何?”

“你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领土也不会有人在守着,几年?十几年?这些地方就全都会被外族所占领!”

侯君集闻言眉头一皱,开口道:“王爷的意思是,我大唐最后会无兵可用?”

“这将军应该要比本王清楚。”

侯君集闻言瞬间沉默下来,犹豫了片刻之后,小心翼翼的看着李恪开口问道:“那会有如此后果,朝廷又当如何应对?”

李恪见

侯君集提起了兴趣,便开口道:“那自然是如何保障这些人的利益了。”

“人活再世,无非就是个活下去,而人要活下去,就需要银钱粮食。”

“这两样你可以只有一样,但却不能一样没有。”

“府兵征召最麻烦的关键点,就是农忙之时开战,庄户需要以兵事为重,最终一年无粮可用,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愿意再去从军了。”

“但若是他们因为战事耽误,回来之后有无保障,亦或者说年龄太大,精力不足以应付大的战事,从而回归故里,但难以保证自己的生活时,你突然站出来告诉他们。”

“我有一地,管吃管住,还有丰厚的薪俸,你说若是你们自己愿不愿意去?”

听了李恪的描述,侯君集这才反应过来,眼神亮晶晶的看着李恪道:“王爷的意思是,收留老兵?”

“战时可入军伍,闲时无田事,可以入镖局?”

“如此这般轮换,倒是能够避免一些问题!”

说着说着,侯君集就有些兴奋起来。

但李恪却很是淡定,开口道:“若是可行,还可将农田奖励变成金银奖励,亦或者说让府兵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无需回乡,在镖

局也有一份钱拿。”

李恪所说的就是后世雇佣兵以及退伍安置相结合的办法。

严格来说,如果按照这个来做的话,大唐的府兵制也会逐渐被取代。

侯君集是领兵之人,不是不知道李恪的打算。

此时此刻,他心中早已掀起了无数的惊涛骇浪。

李恪这一手,不敢说百分之百能成功,但绝对是符合如今唐军内部以及勋贵们的利益。

此刻他也不知道,李恪这是故意为之,还是偶然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但无论是哪种,侯君集都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王爷此法倒是精妙,不过末将还是觉得,您是不是先同陛下商量商量?”

如果说仅仅是组建一个镖局那就简单多了,根本无需上报,或是做了之后再去上报也行。

但现在这事儿已经涉及府兵根本,纵然是侯君集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直接就用李恪的这个办法。

听到侯君集这么说,李恪却是笑了笑开口道:“既然侯将军也知道了本王的意思,那就由你执笔写个折子,本王过目之后就送到长安去。”

侯君集闻言整个人都愣了一下,却是没想到自己会被用到这件事儿上!

这可是天

大的功劳!

只要陛下看到了,即便是现在不做,日后做的时候也会想到自己。

这就叫简在帝心!

面对这泼天的功劳,侯君集自然是不肯轻易放过,当即便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末将就不推辞了,多谢王爷提点!”

李恪见状,也只是笑了笑。

“侯大人,你可不要让本王失望啊~”

……

翌日,天色刚刚亮起,李恪派来的人便来到了驿馆,将还在睡梦中的尚嚢等人唤醒。

此时的尚嚢见唐军突然要自己起床城外集合,心中难免有些奇怪,不知道这唐军又在整什么幺蛾子。

但即便是心中吐槽不断,这该干的事儿还是要干的。

收拾好之后,尚嚢便带着人跟随李恪派来的人,直奔钳川城外。

只是这一次去的不是吐蕃一方,而是大唐一方。

就在钳川城外五里,李恪专门让侯君集带人清理出来一片场地,目的就是练兵所用。

今天将尚嚢等人带到这里来,也是李恪专门吩咐过的。

看着面前这巨大无比的校场,尚嚢等人不由得面露好奇之色。

“这李恪搞什么名堂,如此大的地方,他是要让我吐蕃观看他大唐的骑兵吗?”

最新小说: 贵女景昭 超时空史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谍海孤雁 烽火晋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