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史上最强寒门 > 第55章 带人参观

第55章 带人参观(1 / 1)

对于秦安的决定,没人提出异议。

谁都想让自己娘家的村跟着一起致富,但她们知道这肯定是秦安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赵婶兴高采烈的前往赵家村。

不到一个时辰后,她便带领着数十号人浩浩荡荡的赶往后山坳。

“赵家丫头,你们那个后山坳真有你说的那么好?”赵家庄的村长赵德荣问道。

“村长,您就放心吧,后山坳比俺说的还好十倍,您到了就知道了!”赵婶郑重的说道。

村长点了点头,拄着拐杖继续往前走。

他们这二三十人,是赵家庄每个大户派出来的代表,只要他们同意,那就代表整个赵家庄都同意。

不一会的功夫,众人已经来到后山坳附近,一座三米多高的城墙映入众人眼帘。

老村长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的说道:“这是啥?怎么跟城墙长得一样?你们后山坳不会连城墙都有吧?”

“哼,依我看,就是堆了一个土台子,吓唬人的,咱们回去也堆一个!”一名中年男子一样怪气的说道。

此人名为赵光,是赵家村一个大户家的代表。

对于这种目光短浅之人,赵婶只是淡淡一笑,回答道:“村长,后山坳到底长啥样,您待会就知道了。”

又过了不到一炷香时间,众人来到城墙下面。

老村长上下打量着城墙,这哪里是土台子,分明就是正儿八经的城墙,而且看上去要比县里的城墙更加结实。

就在这时,秦大勇带着两人拿着利刃走了过来,大声说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见此状况,老村长吓的往后抽了几步。

赵婶笑呵呵的走到最前面,解释道:“大勇,这些是赵家庄的客人,秦安让他们来的。”

这两人显然是商量好的,就是为了给赵家庄的人一个下马威。

秦大勇点点头,冷声道:“例行搜查,不能带兵器进村!”

为了不伤和气,他的搜查倒也简单。

“好了,你们进去吧!”秦大勇摆摆手说道。

经过城门的时候,老村长疑惑的问道:“赵家丫头,你们这城门还真气派,比县里的强。”

“那是自然,前几天,就是这道城墙,挡住了好几百个山贼的进攻,最后秦安带人冲出去,杀了那黑风寨的寨主,还去县衙领了赏钱呢!”赵婶自豪的说道。

“啥?你们杀了山贼头领?”老村长难以置信的问道。

“这还有假,您不信的话可以去县城里打听打听,秦安说了,以后山贼要是还敢来,他就统统杀掉,一个不留!”赵婶有模有样的说道。

村长吸了口凉气,感慨道:“那你们以后是不是都不用给山贼交钱了?”

“还交什么钱,山贼不给我们交钱就不错了!”赵婶回答道。

“那可真好嘞,我赵家庄前些日子刚被山贼给打劫了。”老村长唉声叹气的说道。

要是没有山贼的侵扰,他们村凭借上千亩的甘蔗田家家户户都能吃得饱饭。

“村长,进村后你这拐杖就不需要了。”赵婶突然说道。

老村长有些疑惑,虽说他的腿脚还算利索,可如果没有拐杖的话,很可能被坑坑洼洼的地面给绊倒。

等通过城门后,一条笔直凭证的道路展现在众人面前。

不少村民推着上千斤的木板车在路上健步如飞。

老村长震惊不已,感慨道:“你们这路怎么比县里的还平整?”

“县里的路可没法跟俺们的比,俺们这条路一个坑坑洼洼都没有,推几千斤的板车根本就不费力气,秦安说了,以后要把这条路直接通到县城。”赵婶继续解释道。

“啥?这么贵的路要修到县城?”老村长一个劲的摇头,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不就是一条路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赵光阴阳怪气的说道,满脸的不服气。

就在这时,老村长突然捂住肚子,面带痛苦道:“哎呦喂,我肚子疼,有没有茅房。”

赵婶暗自笑了笑,多亏她一路上不停的让老村长喝凉水,现在奏效了。

“村长,那有个共用茅房,我带您过去!”赵婶在前面引路。

“茅房还有共用的?”老村长疑惑的问道。

“那是当然,俺们这茅房可方便了。”说着,赵婶推开茅房门,详细的给老村长介绍了马桶的使用方法。

老村长再次被震惊到,他长这么大岁数就没见过味道如此清新的茅房,就跟他家厨房差不多。

不一会,老村长从茅房走出来,脸上带着喜悦:“这茅房可真舒服,俺的腿也没有蹲麻!”

对他们这种上岁数的老人来说,蹲茅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仅双腿会蹲麻,甚至会大脑缺氧直接摔倒。

可木桶采用了坐便形式,解决了老年人蹲茅房的问题,非常友好。

“哼,不就是一个恭桶吗?有什么好炫耀的。”赵光再次不服气的说道。

老村长拿着拐棍在他头上敲了敲,斥责道:“有本事你也弄一个,光说不练,就剩嘴皮子功夫。”

赵光捂着后脑勺,不再说话。

紧接着,赵婶带着老村长他们参观了石轳。

当看到村民们快速压甘蔗的场景,老村长吓了一跳。

这速度比他们村至少快了一倍,而且看上去都很轻松。

“这、这东西也是秦安弄出来的?”老村长结结巴巴的说道。

“是啊,全都是秦安弄出来的,您再跟我来织布厂看看。”赵婶笑呵呵的说道。

进入织布厂后,众人只听到一阵阵“哐当”的机杼声,还有那飞速运动的梭子。

“这、这……”老村长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虽说他没有织过布,但也知道织布的速度。

赵婶解释道:“这也是秦安改良的织布机,比普通织布机快五倍呢!”

“五、五倍?”老村长瞪大眼睛,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要知道,织布可是老百姓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

一些手脚麻利的女子甚至能靠织布养活一个家庭。

如果能把织布的速度提升五倍,随随便便一个女人也能养活五口人。

这对老村长来说,绝对是一个抵抗不了的诱惑。

最新小说: 烽火晋察冀 抗清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贵女景昭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