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傲世第一皇子 > 第385章 战争结束,收编降兵

第385章 战争结束,收编降兵(1 / 1)

面对着熊熊大火,牛星和杨勇臣二人四目相对,牛星自言自语道。

“想不到贼人中竟有这样的英雄,城陷之日,自焚殉道。”

“如果他不是效力于邪教韩龙,想必成就不会在你我之下,更不会早早殒命于此。”

“我看他一死,余下的叛贼全都没了斗志,索性劝降他们好了。”

杨勇臣既不敢得罪牛星这位大皇子跟前的红人,又不想让战火在城中肆虐,毁灭这座城市,于是顺水推舟,同意了牛星的提议。

“如此甚好。”

官军招降纳叛的口号一喊出来,立马就有护教军余部放下手中武器。

被强行征召来的士卒早已逃走,留在总坛战斗的无不是忠诚的教徒。

可他们实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只看到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

与其顽抗,不如先想办法活下来。

教义中的圣母遥不可及,自己的小命却是攥在官军手里。

至于梅字营,经过多场战斗,只剩下了五千余众,而且人人带伤,已无再战之力。

梅禾兴在梅字营中威望极高,他一死,梅字营的残部也无心作战了。

花莲教总坛中,犹如一夜北风吹来,成了白色的海洋。

白旗招展,令人眼花缭乱。

想不到这次招降如此轻易,牛星和杨勇臣欣喜若狂。

“牛将军,咱

们还不能放松。”

“城中仍有不少乱兵在活动,我们要尽快控制住城墙和各处城门,将城中乱兵清理干净,而后迎接王爷入城。”

牛星附和道。

“合该如此。”

“忠勇军将士听令,留五千人马看守降军。”

“其余部众以营为单位在城中散开,凡有趁火打劫、作奸犯科、劫掠者,就地处决。”

忠勇军这样临时成立的军队,在建制上和卫所军有很大不同。

为了便于管理,以每五百人为一营,一军的营数并不恒定。

沧州城中战斗结束后,赵岐在城外野战中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在卫所军的掩护下,禁军势如破竹,无坚不摧,接连攻破多处圣教军的军阵。

姬仲看着战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于自己,却无可奈何。

自己手上已经没有预备队可用,而双方也已陷入厮杀混战之中,想要重新部署军队是绝不可能的。

经过帐下军官统计,战场上仍在坚持战斗的己方军队,只剩下了不到四万。

为何姬仲的军队损失如此之大,如此之快。

并非晋军的战斗力彪悍,犹如屠夫一样收割生命。

而是姬仲强征来的炮灰部队意志太过脆弱,稍一承受伤亡,便疯狂逃命。

偏生姬仲没有组织太多督战队,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眼睁睁

地看着他们逃亡。

所以战斗才到一半,军队的损失就超过了六成。

望着喊杀声冲天的战场,姬仲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唉,想不到我姬仲隐忍多年,今日竟败到这步田地。”

“来人,牵马。”

姬仲心知这场战争已没有胜利的可能,但他不打算为圣教军、护教军陪葬。

他身上海肩负着振兴家族,光复古国的重任,绝不能倒在这片旷野上。

亲兵统领将亲兵全都召至姬仲帐前,见他一出来,立刻跪倒在地。

“将军,我等乃是将军亲兵,将军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哪怕是天涯海角,刀山火海,我们也追随到底。”

姬仲冲众人点了点头,艰难地露出笑容。

他还是有些手段的,能做到令亲兵绝对自己忠诚。

“带上金银细软,我们南下找教主。”

思来想去,姬仲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是要利用花莲教这块招牌。

否则以他的能力,练兵打仗尚可,筹集军资就难了。

当姬仲携亲兵离开两刻钟后,圣教军的士兵才发现他们的将军消失不见。

可他们顾不上愤怒了,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又有万余护教军被击溃。

还在坚持作战的花莲教战士已不足三万。

面对这一处境,幸存的几位高级将领聚在一起商量,

共同做出一决定。

“再打下去毫无意义,我们应该给弟兄们找一条活路。”

“如今之际,唯有投降了。”

“不可。我们和官军血战那么久,双方各自有几万条人命在手上,如今投降,官军怎么可能不杀俘呢?”

“试试吧,要是偃王可以亲自做出承诺,我们投降之后性命还是有保证的。”

战场上,方才还疯狂厮杀的圣教军忽然大踏步地后退,并打出白旗。

看到这一幕,所有晋军都懵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将领去请示赵岐,听到这消息后,就连赵岐也楞了片刻。

“投降?”

“我原以为这些邪教疯子要奋战到最后一刻呢。”

赵应贤侍立在父亲身旁,用手在脖子比了一个杀的手势。

“父亲,斩草务必除根。”

“要是今日留下这些人的性命,将来也许花莲教就会死灰复燃。”

“咱们今日率大军出征就成了白费力气。”

赵岐身边大多数人也是这个想法。

他们千里迢迢从京城杀过来,为的不就是消灭这群反贼吗。

再说了,要是没有这些反贼的人头,他们拿什么立功封侯。

一位都指挥使级别的高级将领走到赵岐面前。

“殿下,此时万不可有妇人之仁啊。”

听到这话,赵岐拍案而起。

“糊涂,难道

你们的见识连牛星也不如吗。”

“本王出征至今,折损了太多精兵。没有这些大军的支持,我凭什么和太子平起平坐。”

“现在反贼要投降,正好把他们收编进入我军。”

“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一旦修整完毕,战力不比禁军差多少。”

赵岐始终在忧虑,战争结束以后,自己要不要交出兵权,回到京城。

交了,自己就要回到原来的处境,处处被太子压一头。

若是不交,就等于撕破脸皮,立马就要和京城打一仗。

可无论交与不交,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只有一个,大军的支持。

要达成这一条件,自己必须要有一只数量庞大,战斗力出色的军队。

在赵岐看来,花莲教降兵就是最好的兵员。

一来,这些人投降后无处可去,想要活命只能效忠自己。

二来,这些人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是可靠的军队。

力排众议后,赵岐命人在城外修建一座巨大的战俘营。

而后一连在沧州城修整了十余日。

这些天,他既在向朝廷邀功请赏,更在不断将战俘打散,编入忠勇军。

做完了这一切,赵岐手下可战之兵一跃达到十万之巨。

而他也将目光放在了兖州、青州、扬州,如能趁乱夺取这三州之地,他就有了自立的本钱。

最新小说: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谍海孤雁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贵女景昭 超时空史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