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傲世第一皇子 > 第256章 工部的官老爷,入秋

第256章 工部的官老爷,入秋(1 / 1)

小曼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不明白,做一平民妻,哪里比得上王公贵族的玩物。”

“寻常人家,整日为果腹奔波,连生活都艰难,我若是除籍为民,这一身本事到死也用不上。”

“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但远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这世界上有着比自由更宝贵的东西,生存。”

小曼也想获得自由身,甚至跨越千山万水,回到家乡。

但她明白,平民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甚至连王公贵族家的一条鹰犬都不如。

如果离开公主府,恐怕要不了几年就要饿死在外面。

一个女孩竟然有如此见地,赵鼎颇有些意外。

“既然如此,就赏赐你一百两银子好了。”

接过纹银百两,小曼露出喜色。

“多谢殿下。”

望着这批舞女离开的身影,赵鼎不禁有些出神。

“个人的一切美好生活,都要靠个人来奋斗。”

“如果指望君王赏赐,恐怕时至今日,我也不过是个和这些舞女一样,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罢了。”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

当初晋帝临时改变主意,要将自己入赘到陈家。

后来来到楚国,又做了项敏的驸马。

如果自己没有想办法做出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取战功,建立自己的势力。

今天的自己,一定是个圈养在府邸中的配种机器。

但赵鼎万万想不到,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又有新的麻烦找上了门。

神威军水师提督白午站在赵鼎面前,将自己遇到的困难添油加醋说给他。

“殿下,工部的人实在是欺人太甚。”

“卑职按照您的要求,打算去买一批铁皮包裹在战舰上,增强防御力。”

“但最近右相发布了战略物资管制,铁锭、铁制品,一律不得私自交易。”

石泉的确发布了这个命令,为的是搜集到更多物资,打造军械铠甲。

但正因如此,反而给一些部队带来了麻烦。

“卑职只好到工部协商,看他们能不能卖给咱们一批铁皮。”

“谁承想,那些官老爷看不起咱们当兵的,推说钢铁都用在了工程上,连一颗钉子都不卖给我。”

白午是个军中老将,从军十五年,一直在水师里干。

正因如此,神威军成立后,赵鼎把他调了过来,负责水师的训练和作战指挥。

两世为人,赵鼎一直没有水师作战的经验,所以他不敢托大。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负责比较好。

听到白午这一番话,赵鼎在心中嘟囔起来。

“白午是军中老将了,做事一向很有分寸,他既然向我告状,看来的确是在工部遇到麻烦了。”

“华夏人的建筑从来以土石木头为主,连铁钉子也很少用,工部囤积的大量钢铁,怎么可能全用完。”

想到右相发布了物资管制的命令,赵鼎眼前忽然闪现一张熟悉的面孔。

“霍利疾,一定是他。”

“他主管内政,不希望军队的规模和力量扩大。”

“战争打赢了,功劳全是右相和兵将的,他什么好处也捞不到。”

确定了是谁在阻挠自己,赵鼎心中已有了解决的办法。

“你快点回军营,悄悄将一艘战船破坏,吩咐好军兵,有人问起来,就说是在追击水寇的过程中不慎撞到了礁石。”

“其他的事情,自有我来做,不出三天的功夫,就会有足够的钢铁运送到军营里,足以给所有的战船包裹一层铁皮。”

白午不明白赵鼎的用意,点了点头便退下。

等他走后,赵鼎带上邹静云、周炳等人,前往城外的军营中。

“这戏要做足了才好看。”

去军营的路上,周炳忍不住问起赵鼎。

“殿下,您为何要这么做,在战舰上包裹铁皮,防御力大大提高,将来岂不是方便他们攻打咱们晋国。”

邹静云也投来疑惑不解的目光。

面对两人,赵鼎不紧不慢地解释。

“你们想想,击沉战船的手段有几种。”

邹静云是个文人,不通晓兵事,周炳虽是陆军,却对此有一定了解。

“无非是用投石机、床弩、撞角、拍杆、跳帮。”

“不错,那你想过没有,效率最高的方式是哪一种呢?”赵鼎又提出一个问题。

周炳不假思索道“自然是跳帮了。”

投石机本是攻城器械,体积庞大,威力惊人。

但却有几个致命的缺点,精度太低,命中目标全凭运气;发射速度太慢,需要大量人力配合。

至于床弩、拍杆,威力太小,想要击沉战船,不打个一两天是不可能的。

撞角犹如矛头,威力惊人,一击就能将敌人的战船撞出一个大洞。

可撞角的使用很困难,战船必须以极高的速度向敌舰的两侧冲过去。

几种战术均不理想,效率最高的方式反而是跳帮肉搏。

赵鼎露出笑意。

“既然如此,给楚军的战船包裹上一层铁皮,又有何益呢,不过是白白地消耗资源罢了。”

周炳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殿下高见,消耗敌人的资源,就是节省自己的资源,一来二去,咱们晋国的胜算更大了。”

邹静云的关注点却不在这上面。

“投入越多,楚皇对神威军就越重视,殿下作为神威军的统帅,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此刻,他们已进入军营,在河边漫步。

赵鼎背着手,一边散步,一边与两人交谈。

“不错,这便是我想要的结果。”

忽然觉察到一丝凉意,赵鼎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随行的侍卫急忙找来一张毡毯为赵鼎披上。

邹静云忍不住说道。

“今年的秋天,似乎来得格外的早啊。”

这句话惊醒了赵鼎,气候的改变,会不会影响到战争?

“邹静云,往常几月份楚国才入秋?”

晋国和楚国,一个位于北方,一个位于南方,纬度不同,入秋的时间自然也不一样。

邹静云思考片刻,给出了答案。

“今年似乎提前了足足连个月。”

听到这个消息,赵鼎宛如遭到晴天霹雳,楞在原地。

“气候大变,北方一定更加寒冷。”

“今年交战的时间,恐怕要提前了,我们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恐怕陈庆知要吃一个大亏了。”

最新小说: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