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1151章南洋船队准备完毕

第1151章南洋船队准备完毕(1 / 1)

面对朱棣质问,文强仍然嘴硬,“皇上明鉴,此事小的就是公事公办。”

“来人。”

朱棣火冒三丈,忍无可忍,“把此人给锦衣卫,咱倒要瞧瞧,是何方贼人敢对咱阳奉阴违?”

“是,皇上!”

一名禁卫军上前来,拎起文强就走。

“皇上饶命啊,微臣冤枉啊!”

文强意图挣扎,不停哀求。

朱棣看都不看他。

直到周勇和文强声音听不到,这才看向宋隐。

“如果今日咱不来,根本想不到天子脚下,竟然有人如此胆大包天,真是令咱开眼啊!”

“宋师放心,咱定不能让你委屈,等咱知道幕后黑手是谁,咱就抄了他家产送给你。”

“至于这块地和农户,先不用理会。”

黄春光等人闻言大喜。

但是宋隐却缓缓摇头。

“皇上,我有话要问问他们。”

“好。”

朱棣好奇地看着宋隐。

宋隐看向冯旭,“我叫宋隐,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会赚钱。”

宋隐这开场白,惊呆了一众村民。

“我就问你们一句,愿不愿意成为我的食邑?”

包括朱棣在内所有人彻底傻眼了。

冯旭当即对宋隐拱手,“只要侯爷不嫌弃,草民等人愿意替侯爷效劳。”

“好!”

宋隐面露喜色,“整片村子,有一千户吗?”

冯旭点头,“远近大小十几个村落,一千户还是有的。”

宋隐点头,看向朱棣。

“既然他们愿意跟着我,那么我也没有抛弃他们的道理。”

朱棣不可思议瞪大眼睛,“宋师别意气用事,这些农户不但穷,而且这里不足三万亩。”

宋隐笑了,“他们再穷,也是大明子民,是我的食邑。”

朱棣眸中闪过光芒,“那行,这片土地及农户,皆归你的封地。”

“多谢皇上!”

冯旭等村民呆滞,不敢置信小心询问,“侯爷,您当真不嫌弃这里?”

“村子里壮年并不多,还有许多孤儿寡母。”

“你们都是我的食邑,我岂会嫌弃你们?”

宋隐笑了,“你们放心,我没别的本事,但敢保证愿意跟着我的人,不会饿肚子。”

“你们回去知会各家,三日后,我会派人过来普查各户人员及田产情况。”

“你们缺什么也可以告诉管事,你们是我的人了,自然会让你们丰衣足食。”

一名孩子下意识舔了舔嘴,一脸渴求看着宋隐,“侯爷,我们真的能有饭吃吗?”

宋隐用力点头,“那是必须的。”

“还会有衙役来欺负我们吗?”

“只要你们不违法违纪,就没有人敢欺负你们。”

“太好了,侯爷是好人。”

宋隐又了解了基本情况,然后才和朱棣等人离开。

目送着宋隐离开,一名村民询问冯旭,“村长,我们确定要成为定海侯食邑吗?”

冯旭一脸无奈,“那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一众村民顿时无语。

冯旭若有所思开口,“看皇上性子豪爽,公正不阿。”

“咱也听说过定海侯一些传闻,能让皇上宠信之人,想来人品也不会太差。”

“指不定我们真能时来运转了。”

……

“幸好你亲自跟来了,否则我这冤屈向谁说去?”

返程路上,宋隐笑看着朱棣。

朱棣冷哼,“宋师放心,无论谁是幕后操纵者,咱都不会放过他。”

“那是自然。”

朱高炽却是好奇地询问,“宋师打算如何治理那贫瘠之地?”

“可是像治理北平府那样?”

听这话,朱棣顾不上生气,也好奇地看着宋隐。

宋隐思忖片刻,“铜鼓岭附近都是荒地,正好用来建作坊。”

“好在铜鼓岭边就是秦淮河,交通倒是便利。”

朱棣大奇,“宋师是想把那群村民培养成工匠?”

宋隐摇头,“他们一身凶气,当工匠用太可惜了。”

“倒是可以当护卫、商队管事或者是种田都行。”

“当然还是需要因材施用。”

“好。”

朱棣点头,没有反对。

“作坊什么时候可以建起来?”

“那得看你什么时候可以从北平府调来管事工匠。”

朱棣眼睛一亮,“这好办,回宫后我即刻下令让雷洛天等几个大匠过来。”

一路聊着。

朱棣才进宫,就听到内侍来报,“皇上,马统领求见。”

“马和?”

“让他进来。”

朱棣点头。

内侍躬身退了出去。

很快,精神抖擞的马和走了进来。

“未将参见皇上。”

“见过侯爷。”

朱棣微微颔首,“起来回话。”

“你进宫所为何事?”

“启禀皇上,下西洋船队共筹集了二百三十艘,茶叶、丝绸、瓷器、美酒等交易货品也都准备完毕。”

“出海准备已经妥定,随时都可以出海。”

朱棣笑了,“太好了。”

“宋师觉得何时出发为好?”

宋隐霸气开口,“咱大明装备足以碾压任何海盗及蛮夷,什么时候出海都行。”

“好!”

朱棣大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是海上也一样。”

“那就十日后出海。”

“是,皇上。”

“传诏,晋升黄石为燕卫指挥佥事,率领常德、邓肯等燕卫,护送船队出海。”

“是,皇上。”

“再诏,燕卫指挥使梅强,指挥佥事孙文、陈强,千户常德、刘伟等人攻打倭国有功,以上众人都封伯。”

“所有燕卫百户官升一级,赏黄金、白银各百两,宝钞两千两。”

“皇上英明!”

……

随着诏书发出,京城哗然一片。

但是这些受赏武将都有开辟疆土之功,无人敢质疑。

随之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同样在京城里掀起轩然大波。

江陵县知县周勇以及书吏文强,在给定海侯挑选封地和食邑时,欺辱定海侯。

已被投入锦衣卫大牢。

顿时,人人自危。

难道说新帝继续沿用臭名昭著的锦衣卫?

此时。

铜鼓岭周边,一座占地面积宽广的庄园里。

一个白发苍苍,却精神抖擞老人,正盯着一名管事。

“就是说,皇上逼问时,文强神色坦然,请求皇上赐死?”

“是的老爷,那些衙役都是这么说的。”

“文强不愧是忠义之人。”

老人一脸悲愤,“既然文强如此忠心,咱也不能让他寒心。”

“选一处富裕之地,文强就义后,安顿好他家人。”

“是,老爷。”

管事躬身退下去善后。

最新小说: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贵女景昭 抗清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