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女生耽美 >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 23.非一般登科入仕

23.非一般登科入仕(1 / 1)

尚书省都堂门前。

专差们不约而同瞟一眼糟老头子李白, 随后有位穿绯袍的端出官架子吆喝:“去,请巡查的街使骑卒上坊墙那头看看。有那等干扰举子心绪的泼皮顽童,都打了板子发落回家去!”

一听要打板子, 七娘窜得比谁都快。

她叫了小喜藏回袖兜, 顺着土夯墙边的行道树“哧溜溜”就落到地上, 招呼着一排小跟屁虫们飞奔跑远了。

专差不由松了口气,催促李白:“查验过了就进去啊, 别杵在这当门神, 难不成还真年纪大了腿脚不好?”

李白:“……”

这帐回去再跟七娘算!

李白深吸一口气, 内心骂骂咧咧走远了。门外棘围重重,胥吏仍在纵声唱名一一核验,他抱着一笈囊的脂烛水炭, 跟随司派遣指引, 分坐去了西侧廊庑之下。

这时候的考试, 是在都堂廊下席地而坐进行的。①

李白上了茵榻入座, 才发觉礼部不过就是往草席底下垫薄薄一层褥,身旁再燃上一盆不暖和的免费炭盆, 正月里的寒气顺着地缝直往骨髓里钻。李白常年习剑四处游历,搓搓手也完全扛得住。只苦了那些身子弱的文士, 没一会儿就此起彼伏的咳起来。

大约快到卯时,一阵挝鼓响过后,有人放声申诉:“本次贡举第一场试杂文,卯时付问头,通宵一日后, 酉时绝笔。准试——”②

这些传话申诉的声音落地,整个尚书省都堂便寂静下来。

旭日从东侧渐渐升起,又缓慢西移。寒风中的举子们不但要保持神思敏捷, 手也不能冻僵了,免得影响了笔下字形风骨。李白沉心静气,一口气将杂文作到三分之一,才发觉已经是坊门要关闭的时辰了。

他晨间只用了个胡饼,一碗稀清粟粥,就怕吃得太饱犯困,不如带着三分饥脑子清醒。这会儿被冷风吹的饥肠辘辘,连忙取了餐器炭火出来,打算弄点吃的。

拜七娘所赐,他带进来的吃食备的很精细。

汤汤水水是没法弄的,他们便赶在前一夜做了些鸡鸭子饼,还有素菜和肉馅的馒头(包子),七娘还偷偷给他带了几个豆饴茶食。

李白将自带的炭加到炭盆里,等烧旺了,再把火钳蓬在上头,热起了肉馒头和鸡鸭子饼。馒头是用猪肉和葱包的,外皮松软,内里鲜香,李白一口气吃了两个,又烤着炭火,吸溜了一张鸭蛋黄流油的鸡鸭子饼。

隔壁的举子听得鸭蛋油在火上滋滋作响,忍不住也跟着咽了口唾沫。

李白又喝了碗烧热的姜茶驱寒,便算是用了顿不错的“春闱饭”。

天色渐晚,早春的夜里寒湿极重,是以有钱人家的子弟早早就把炭火烧旺起来,那些贫寒的,便只能多燃起一支礼部免费发的烛火。

夜深了,中书省都堂内燃着上千盏烛火,麻衣满座,衬得廊下如铺开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雪不知什么时候便真的落下来。

等到第二日酉时,杂文收卷,李白恍惚间向外探看,才发现都堂内的各处小道上,已经有胥吏撒了盐粒子在化雪。

有人叉着腰叹道:“今年又是倒春寒,苦了这些科考的士子。”

李白却不这么想。

七娘从前在匡山时就喜欢漫山跑,回来会告诉他:哪家的山户没柴烧了,上山砍柴滑了一跤摔去半条命;哪家的孩子又馋嘴,钻在山下林子抓赵蕤散养的鸡;哪家的阿婆腿脚不好,靠给人浆洗度日,一到冷天关节通红。

今冬寒凉蔓延至春日,更苦的只会是这些人。

李白不知自己何时学会了观察关注这些,大约是受了七娘的影响,但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

休整一夜后,紧跟着就要进行后两场考试。李白先前还感觉良好,这第二场考完,精神便有些恍惚了;等到最后一场对策考完,入场时潇洒的白衣狂士彻底成了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

李白毫无所觉,拾掇拾掇笈囊,迈出了中书省都堂的大门。

七娘这几日在家放飞自我,险些没把屋顶掀了去。好在有个裴稹就住在附近,每日下值都去瞧瞧她,还总拎着一堆好吃的。

于是,今日一早七娘才乖乖跟着裴稹来接李白了。

都堂门外的主干道挤得人山人海,比春闱开考那日还要热闹许多。

七娘个头太矮,踮着脚也看不到李白,急得不断扒拉着裴稹的袖子蹦跶。裴稹笑呵呵的,故意举高两只手臂叫她够不到。两个人正进行着幼稚的抢夺战,李白迈着虚浮无力的步子飘过来,一下子就卸了气力靠在裴稹身上。

一场贡举,把人折磨的眼下青黑,发型散乱,青胡茬半长不长地挂满了下颌,连脸颊似乎有些凹陷了。

裴稹故意问:“七娘,这人谁啊?”

七娘草草扫一眼,执着于裴稹的胳膊,摆摆手道:“老阿翁,你认错人啦,这不是你儿子。”

裴稹“吭哧”便乐出来了。

李白气得够呛,气若游丝质问七娘:“你再睁大眼睛,好好看看我是谁!”

七娘便有些好奇地凑上去,透过李白狂野蓬乱的发型看向他那张脸,随后发出“哎呀”一声:“师、师父?!”

李白:“嗯,逆徒。”

七娘满脸的欲言又止,最终化为一句疑问:“……你是被人追杀了吗?”

李白:“……”

裴稹实在忍不了了,放声大笑起来,毫无形象可言。

李白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这几日过的,还真像是被春闱给追杀了。遂也不跟七娘计较,提溜着她的后脖子,将人拎到眼前问:“我问你,开考那日,你在那墙头上喊我什么?”

“……李十二白。”七娘诡辩道。

“还有呢?”

七娘没吭声,先不动声色的后退一步,再退两步,直到一个安全距离,才囫囵答:“糟老头子!”语速极快,说完还躲到了裴稹身后。

李白的中气随着火气上来,一下子精神抖擞:“放肆!”

七娘有了“盾牌”,探出脑袋做鬼脸:“略略略,我说的是实话。裴三郎,你看看我师父现在是不是糟老头子?”

裴稹笑呵呵的看热闹不嫌事大:“是挺老头子的。”

李十二白被他们联合捉弄,当场暴走回家,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定要先沐浴梳洗一番。裴稹怕把人惹毛了,十二郎又要拔剑指点他,连忙张罗着去隔壁东市买酒买肉了。

在大唐酒文化中,长安名酒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如良酿署出产的御用春暴、秋清、桑落酒,等闲人家是喝不到的。想喝酒只能自酿,或是花钱去买市店酒。③

裴稹今日要买的便是关中出名的岐州(扶风郡)西凤酒。

烛火点亮了一屋酒肉。

李白恢复原本模样之后,便迫不及待开了酒坛与裴稹畅饮起来。七娘在一旁敞开了肚皮混肉吃,画面有一种奇妙的温馨和谐。

一碗好酒下肚,李白赞叹:“剑南有烧春酒,与岐州西凤酒有些相似之处。不过,烧春酒是当头一辣,西凤酒要更为醇厚浓香一些,倒是各有千秋。”

裴稹便又满上两碗,问他:“今年春闱,感觉如何?”

李白端的是无敌自信狂放:“便是中书门下要试卷复查挑刺,我也无惧!”

裴稹乐得不行,又独自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喝下。这才三碗下肚,裴三郎便摇头晃脑,醉意嚷嚷着“今春入仕前,定要跟十二郎回剑南再饮一番”。

七娘抱着一只烤羊腿,整张小脸都埋进去了,还边吃边问李白:“师父,裴三郎不会这就醉了吧?”

李白又是一碗豪饮:“去年在洛阳,他被裴家军中同辈戏称‘三杯倒’,如今足足三碗,已经是大有进益。”

七娘冷漠啃羊腿:“哦,好厉害哦。”

李白:“……”

已经进入撒酒疯状态的裴稹听到这话,忽然原地静止一会儿,又凑到七娘跟前,眼泪汪汪地哭诉:“阿耶,阿耶您供我吃,供我穿,还辛辛苦苦为我跑官,我不该不会喝酒啊!”

然后噗通跪下来,抱着七娘的小短腿:“耶耶,三郎错了!”

裴稹哭得惊天动地,七娘的羊腿都吃不下了。

她扭头迷茫地看向李白:“师父,裴三郎喊我耶耶诶,我不应他,是不是很不礼貌?”

李白:“……你别添乱。这小子酒量这么差,怎么回回还上赶着赴酒宴,比我都积极。”

七娘在旁幽幽:“大概就是越菜越爱喝吧。”

*

二月中旬,春色正当头。进士放榜已经定了日子,因为张榜总在春日里,故而也称作“春榜”。

张榜之前,会有良史先在尚书省唱第。在春闱三场试中,最后一场“对策”,往往是决定了录取与否的关键。因而,往年唱策都成了士子们最期待的重头戏。

日头开始西斜时,参与策试的士子都已经集中在都堂内,等候着良史唱到自己的名字。

李白混在人群中,听着身边或激动,或紧张的窃窃私语,忍不住内心也跟着澎湃起来。“日暮但候吟一声”,古往今来,多少士子都曾在此刻有过同样的心境。

唱策之夜,一直要持续到很晚。

七娘吵着要跟来,李白以她“长身体”为由,将人关在被窝里睡觉,虽然他也清楚,等他一走,这丫头定然闹翻天。

李白选了个角落,静静候着,看到被唱名的人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旁边的士子便更为焦心起来。他忍不住也伸长了脖子,往良史的方向看去。

这个流程进行了很久,久到李白怀疑自己是不是跟裴稹牛皮吹得太满,遭天谴了。

终于,东方地平线上见亮时,高台上的曹良史往李白所在的方向特意瞥一眼,随即拉长嗓子唱名:“最后一位,绵州青莲人士,李白——及第。”

朝阳初升,天光在这一刻敞亮。

李太白的心飘了大半宿,终于在此刻落地。

唱第之后,礼部便要派人去南院东墙上张榜了。④

这张榜墙高一丈有余,以状元为榜头,列出所有进士及第者。一笔所书,便是满门荣耀。

李白回家接了七娘,赶到的时候,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这里头不止有看榜的士子,也有考官、诸举子的“座师”,以及榜下捉婿的贵胄乡绅。

师徒俩眼见挤也挤不进去,索性老远袖手站着,像是吃瓜的老农带着闺女进城了。

裴稹早就在榜下候着,这时候看到“春榜”榜首,有些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又扇了自己两耳瓜子,才确定眼前所见不虚。

今年的榜首,竟然有两人!

此刻,围在春榜前的士子们也在谈论着榜头双状元的事情——

“自开贡举,我还是头一次见一榜双状元的情况,今春变化之多,前所未有啊!”

“听闻中书门下复审,便为这双状元吵的不可开交。”

“你们不知道,原本那虞闲做榜首尚有争议,后一位的文章对策倒是得了礼部与中书门下两方青眼,只可惜出身是在”不太行……”

是个商户之子呢。

裴稹听到这几人语气中的小觑,侧目瞪了一眼,使劲儿将他们撞开,冲着人群之外的老瓜农师徒大喊:“十二郎,李十二白!你中了,是今春榜头状元之一啊!”

这一声悠长高喝穿透人群,兜头直冲李白而去。

人群中无数诧异、艳羡、吃惊、猜疑的目光纷纷像寻到了落点一般,锁定在李白身上。

七娘不习惯这么多目光,稍微往李白身后躲了躲,扯着他袖子问:“师父,什么叫状元之一啊,你不是说只有一个状元吗?”

李白同款迷茫:“是啊。三郎又喝多了吧。”

裴稹体验了一把所到之处,人群自动让路的爽感,兴冲冲对两人道:“我没喝!今年春榜就是双状元,不信,马上就有进士团来为及第者开道了,你自己进去瞧瞧。”

及第者列队,进士团开道,是进士从此有别于他士的一种荣耀。七娘虽然觉得又土又显眼,老瓜农李白却十分受用。

到这时候,他终于亲眼确认了——

今春春闱,他果真为榜首!

*

开元年间,新科进士及第,都流行以泥金帖子送往进士家乡,呈报登科之喜。

李白最近累得够呛。除了弄这泥金帖,参加吏部一个走流程的关试,按规矩还得参见宰相,向主司谢恩后,再去参加新及第进士的宴会。

往年谒宰相,那是乌泱泱一群老相公,横排站在都堂门内都摆不下。今年倒好,陛下“体恤”他们,免了这些繁文缛节,只例行设下曲江大宴款待,还点名要两位新科状元遍游长安,采摘名花装点宴会。

这筵席通常都设在曲江池西岸的杏园内,南边就是芙蓉苑,故而也被长安人称“杏园宴”。

李白和另一位状元虞闲累得满头大汗,骑马采花归来时,就瞧见江边远处行市罗列,不少长安商贩搭起了帐篷做生意,七娘带着阿寻他们也混在其中;

而曲江池上彩舟数只,张相公带着三使与翰林学士立在船头,从池水间有曼妙声乐隐隐传来。

虞闲压低声音告诉他:“这是天子恩赐的太常与教坊声乐。”

李白点点头,与虞闲下马抚平一身华服盛装,在数顷杏花中被人拥着入了筵席。

按规矩,曲江宴原本是陛下要亲自接见新及第进士的。谁知春榜放榜之前,天子龙体抱恙病倒了,此事便交由宰相张说代为出面。

不远处岸上,传来七娘的吆喝卖瓜声:“又甜又大的沙瓤寒瓜,吃一个解渴一整天!咔哧咔哧!”

李白被这吃瓜声以及随后传来的吵嚷逗笑了。

春日放晴,确实应当多出来晒晒太阳。

*

南熏殿这头,李隆基已经气了好几日。

他原本以为自己搞出中书门下的复审制度,李白的门路就会被堵死,谁知道这小子压根儿没有请托人。

合着他是变相帮人家扫除障碍呢!

再者,李白商户出身,本没有资格参与贡举,可宁王先前修书一封求情,又呈了件别样的天子镜来,他便爽快应了。

天子金口玉言,他想反悔都没辙。

李隆基发觉自己做的越多,错的越多,索性气闷地郁于殿内,不出去曲江宴见某些烦人的家伙。

高力士筛了今日加急的奏章进来时,帝王已然神游南天门。

高力士只好上前,轻声道:“三郎,这些折子……”

李隆基蹙眉,挥挥手道:“若无兵事紧急,暂且摞在那边。朕操劳这么多年,分神打盹一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高力士瞧见帝王眼中的厌倦,只停顿一瞬,便躬身道:“是,奴这便去差人寻梨园中人,来给三郎解解乏……”

“不必。”李隆基沉吟片刻,道,“朕有些日子没见玄玄了,今日晴好,随朕出宫,去公主府去瞧瞧。”

*

公主府内。

李白又是翻墙进来的,这次还带着七娘一起。

玉真公主再见七娘,显然有抑制不住的欢喜。大约是怕吓到孩子,玉真还尽量控制自己的视线不要老落在她身上。

事实上,七娘根本不在意。

公主府有天南海北请来的厨子,其中一位还是宫中御厨,这对七娘来说,无异于进了吃货天堂。

玉真见她什么都喜欢吃,忍不住笑了,转头问李白话又严肃起来:“新及第进士要去主司向礼部侍郎知贡举谢恩,可去过了?”

李白点头:“去了。”

他跟老贺还喝了两杯小酒。

玉真又问:“期集院的新及第进士聚会呢?你朝中无人,这些都是往后的同僚,要多照应才是。”

李白连连点头:“也去了。”

都是裴稹那般的趴菜,不够他喝一壶的。

玉真不知道李白心中所想,还松了口气:“那剩下的就只有仕途要操心了。进士及第只是开始,要步入仕途,你可想好了走哪条路?”

“还是普通的吏部栓选吧。”李白答。

事实上,李白也没得选。

这时候从及第进士到入仕,一般来说,只有三种途径。一为参加吏部栓选授官,二为制举授官,三便是退而求其次,成为地方节度使的幕僚。

李白没有辅佐节度使的打算,也深知制举看重声誉,考的是宏词拔萃之流,还是吏部栓选这条路稳妥一些。

玉真皱眉:“若是栓选,许多官职都是由陛下参与任命的。”

李白贵为状元,在没有出什么大错漏的情况下,应当能顺利步入仕途,但具体被分去哪里做什么,恐怕就得看陛下如今对他的态度了。

李白心中也明白这一点。

看清处境后,他依然选择“吏部栓选”,自然是因为这条路更有益。

按大唐贡举规定,常科举子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李白这样自行报名的乡贡生;二是中央官学或各州县学校的生徒。

生徒出身学院派,父祖一辈大多为官,照理释褐(仕途起点)的官职应当要比乡贡好。

但李白问过裴家和贺知章,看这几年两方及第之人释褐,反而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所以,这对他来说就是机会。

李白将这些简单提了两句,玉真便明白了,索性随他去。说到底,她也不过是看在七娘的份儿上,开口提醒几句罢了。

室内忽然安静下来。

两人都不说话,七娘便捂着嘴不好意思地打了个饱嗝,问玉真:“我好像吃不下了,可以打包带走吗?”

李白:“……”

你是把公主府当食肆吃呢,还连吃带拿的!

玉真微怔,眼圈红了:“你……你若喜欢,我差人做些新的装盒带回去。容之,去叫他们每样各备十盒。”

李白:“……公主这样,弄得好像我虐待七娘一般。”

七娘也震惊,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吸溜!我就是觉得没吃完浪费,吸溜!”

拒绝的很坚定,但忍不住分泌的口水把心思暴露的很彻底。

李白扶额:“……”没救了。

三个人正为这些吃食你来我往的辩论着,偷听了一会儿的李隆基却憋不住了,从半开的窗户探进脑袋,指着李白道:“你,你给朕滚出来!”

李白和玉真登时起身行拜礼。

七娘原本还在埋头苦吃,也被提溜起来。她抬头一看是老皇帝,竟然还挺高兴。

这丫头自来熟得紧,比玉真这个公主府主人还不见外。对着窗上的脑壳招招手道:“去外头多冷啊。陛下,快进来,这有一桌好吃的呢!”

李白:“……”

请陛下吃你没打包的剩菜,头不想要了?

没想到,李隆基竟然真的气哼哼背着手走进来了。

看见桌上被七娘吃的七七八八的残羹冷饭,他只是脸黑了黑,单手点了一下李白,又点玉真。

半晌,才憋出一句话:“你,往后即便入朝为官,都不得对玄玄有不敬之心。”

李白连忙应声:“草民对公主唯有敬仰,绝无他意。”

这话李隆基半个字都不信。

帝王似乎认定这二人在他面前演戏,本有意大发雷霆,但想到方才七娘满面欢乐的样子,玉真眼圈发红的柔慈,他终究对这个从小疼爱的幼妹网开一面。

李隆基拂袖离去,临走时,意味深长对李白道:“你意欲参加吏部栓选,朕知晓了。”

皇帝说的每一个字总是有深意的。

李白思来想去,没明白陛下的意思,索性不管了。他先前已经过了吏部关试,只要去拿了春关牒,便有资格参加栓选。直到栓选流程走完,释褐的官职公示出来,李白都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事情顺利的有些怪异。

李白被授官从八品中书省右拾遗。

这是个给帝王进谏,辅佐陛下查漏补缺的小官,当年由女帝设立后,一直保留至今。

三月初八,天色未亮。

大明宫西掖,中书舍人院。

李白穿一身深青色八品官袍,跟在引路使者身后左拐右转地走了许久,终于进了一座较显狭窄的殿中。

上使回身,客气笑道:“你是清闲享福的命。咱们中书门下二省,旁的谏官要负责撰文进谏,左右拾遗则不同,只需要看管供其他谏官呈递奏折所用的匣子。”

他指着桌上四只精美的鎏金匣子:“哝,那便是了。”

最新小说: 我在凡人作妖的那些年 傅太太她是团宠 宫斗?不,我做选择刷奖励 诸神见我尽低眉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斗罗:千仞雪的妹妹也想当团宠 通房有喜 神明非要逼我谈恋爱 最强治愈师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