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想通了(1 / 1)

根据目前测算出来的杀敌数量……在不长的时间内,秦军的死伤人数已经超过了五千人了。

如果情报无误——秦军的援军,总共也只有三万人而已,伤亡五千之众,已经是近六分之一的战损了。

而秦军如今仍然能保持相当强悍的进攻势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秦军再怎么凶悍、秦法再怎么严厉……但组成这一支庞大军队的,到底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只要是人,就会恐惧。

在战国之世,各国普遍都采用戍卒制,也就是战前临时征召农夫成为军队……在当世,一支普通军队的伤亡只要超过百分之五,基本就没什么战斗力了。

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活着的人都会心生畏惧,然后各自逃命……另一方则会乘胜追击,反而创造出远比‘百分之五’辉煌得多的战果。

秦军算是当世强兵——在‘杀敌有功’的刺激、以及秦法对于逃兵的凶残政策驱使下,秦军往往在伤亡超过百分之十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战斗力。

于是乎,我们在秦军战史上往往能看到惊人的交换比——刨除了找当地老乡借人头的影响因素之外,其实就是秦军比山东六国的军队能多扛那么一丁点儿。

可别小看了这一丁点儿。

就差这么一丁点儿——每当六国的军队扛不住了要溃逃的时候,秦军却还保留了相当充足的组织度!

于是六国的兵卒顾头不顾腚地逃窜,而秦军则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总能在这个阶段杀敌甚多,从而造就了秦军与敌军惊人的战损比。

相反,如果山东六国的军队抵抗得十分激烈、在战损相当巨大的时候仍坚持着不溃逃,那么秦军也不是超人——这时战损比就显得很正常了。

譬如第一次丹阳大战,因为楚军当时出动的都是精锐,所以秦楚两军的战损比基本保持在还算合理的水平。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赵国赵奢‘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成名之战,和秦军的伤亡比基本保持在一比一,甚至赵军的死伤相较秦军还少一些。

回归正题——

不管秦军再怎么凶猛,也绝不会在伤亡超过六分之一的时候,仍能保持如此凶悍的攻势!

曲阳新军或许能扛得住这样的伤亡,但这是因为曲阳新军和其他军队有本质的不同——曲阳新军不是戍卒,而是职业军队,同时又是熊午良本人的家乡子弟兵,凝聚力更强,而且死伤军士的待遇超好以致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熊午良微微眯眼,望着挂起来的舆图,若有所思……

众将则再次安静下来,恭谨地盯着面前这位小君侯。

熊午良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面前的长案——答案很简单!

秦军增兵了!而且增援来的人数绝对不少!

但……哪来的这么多秦兵?

……

秦国这几年真可谓‘流年不利’,第二次丹阳大战的惨败,损失了数万最精锐的兵力,又让秦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协约……然后就是司马错联军伐楚之战,前期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后期惨惨淡淡全军覆没……

单是这两次失利,就足以让一个‘+’级别的超级强国沦落到‘b’了。

更别提赵国趁势打劫……着实将秦国广袤的北部地区打成了一团浆糊,军民死伤不计其数。

好在秦国以法家治国、民风尚武、且基层组织力度确实强大,到底扛住了赵国‘趁你病要你命’的攻势,而且凭借着秦法的顽强生命力,至今还能有个‘b+’的水平。

但不管怎么说——秦国近些年的死伤确实不少。

按照常理来说,剩下的秦军的兵力又要防备赵国、又要防备西域戎狄……该捉襟见肘才对。

哪还有这么多可以用在南线作战的军队?

熊午良皱眉思忖良久……思绪不禁有些飘忽。

仿佛抓住了什么,但又说不明白。

要是召滑在这里就好了。

那个老狐狸,长了一双洞察世事的贼眼,肯定能瞬间理清思路。

慢慢地,就像是水下的某个庞然大物渐渐浮出水面,熊午良深吸一口气,眯着双眼,一字一句地低声道:“戎狄那边……不会。”

“对,是赵国……”

熊午良豁然想通了:“秦国和赵国达成了某种协议!”

“故而从北部边境调兵南下,有了充足的兵力来对付我们!”

此言一出,本就安静的营帐内更是鸦雀无声。

众将并不怀疑熊午良的判断……但这样一来,仗就难打很多了……

片刻之后,芍虎瓮声瓮气地道:“君侯莫怕——就算秦军赵军联手前来,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赵国人若真敢来,末将剁下他二十万颗人头!”

其余众将也纷纷点头:“秦国赵国,俱不足为虑!”

“末将愿为先锋,教赵人知晓楚人的厉害!”

“哼……还没打过赵国人呢……倒要试试他们的成色!”

话虽如此,但众将的脸色还是不由自主地沉了下来。

如果秦赵同盟,那么楚国现在将要以一己之力面对秦赵魏韩四个大国……虽然魏韩两国尚未派兵前来,但也足以形成牵制性的威胁。

局面不利!

出乎众将预料的——熊午良却摆了摆手:“赵国的目标不是我们。”

“赵国的真实目的,是想骗走北线驻防的秦军,然后偷袭秦国!”熊午良十分肯定地说道。

众将闻言,再次瞠目结舌!

……

啊?

赵国人应该不会这么不讲武德吧……

众将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儿难以置信!

感觉赵国人都挺实在的呀……你看那肥义,多耿直呀!

另一边,熊午良理清了思路之后,大脑反而转得飞快,笃定地说道:“赵雍这个老六——又想让我大楚和秦人打生打死,他在后面摘桃子!”

赵雍,表面一副憨直老兵做派,其实城府极深,而且十分低调。

熊午良因为有来自后世的上帝视角,算是当今之世最了解赵雍这个老六的几个人之一了!

赵雍,这个坚忍的枭雄……绝不会轻易放弃他筹谋多年的‘攻秦大计’!

……

最新小说: 从电磁力开始播种诸天 仙子死后,逼我吃了她 真龙血脉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涅盘:崛起之路 穿越农家女,种田分家斗极品 我是魔童,法力无边 我真不是十世善人 三山阙 帝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