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后一同归家(1 / 1)

对刘盈的神异,刘邦虽然还是不敢细想,但刘盈专门提到要来找韩信,且一反常态黏着韩信不放,他便先放下思考,先解决韩信的事。

能被刘盈叫阿兄的人,没有一个不被刘盈利用。

刘盈叫了韩信许多声阿兄,以后似乎还要继续叫下去,而不是直呼韩信的姓名,可见韩信此人有多少值得刘盈利用的地方。

而且刘邦对韩信确实也很有好感,愿意帮助韩信。综合感情和利益,刘邦决定咬牙多养一个人。

短期资助和长期供养的压力是不同的。刘邦只是一个亭长,还要养一妻一妾两儿一女,平日手头又很松,常常接济别人,经济实属不宽裕。

韩信不是孩童,养他的费用可不低。刘邦还要笼络他,不能逼着韩信干活。

虽说就三年,刘邦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挺冒险的。

看韩信对南阳亭长的怨恨,如果他捉襟见肘养不了韩信三年,现在韩信对他有多少信任,将来就有多怨恨。

这么一想,刘邦有点认可儿子的话了。

好事没做到底也是做好事,你怎么能怨恨恩人?韩信你这样品德有亏,需要改!

他买了肉和布,先拜祭了韩信的父母,又给钱让客栈管事的找人带信,寻了施舍饭的老妪和南阳亭长,说自己要上门拜访。第二日,他才驾车带着韩信和刘盈上门。

刘邦自称韩信的远亲,现在当了秦吏,家境宽裕了,便来淮阴接韩信到自己家生活。

老妪没多想,只叮嘱韩信跟了慷慨善良的亲戚,不可再像以往那样游手好闲,要勤快地干活。

以前很多人让韩信别游手好闲,韩信都不屑一顾。这次老妪说教,韩信却认真应了。

他不知道恩人家境如何,但既然他认了义父,一家人都干农活,他不可能游手好闲,丢不起这个脸。

老妪很高兴。

她回屋拿出一摞大小不一厚实的鞋底给刘邦:“这就当我给那孩子的送别礼了。”

刘邦笑着收下:“有阿媪的惦记,韩信将来肯定会有出息。”

老妪摇头:“我只是怜惜他,与他将来有没有出息无关。”

刘邦道:“阿媪帮助韩信,自是不计较回报。但正因为有阿媪这样不计回报帮助他的良善人,他才更应该努力上进,不能对不起你的善意。”

阿媪听完刘邦的话,笑颜舒展:“说得对!你一看就是个有本事有品德的长者!”

她又对韩信道:“你要好好学。”

韩信再次郑重点头答应。

刘盈没有去彰显存在感。

他乖乖拽着刘邦的衣角当背景板,观察父亲、韩信和老妪。

阿媪确实是个难得的好人,阿兄仍旧显得有点傻,而阿父,嗯……阿父什么时候嘴里说教一套又一套,满口大道理了?

刘盈冥思苦想,想不出结论。

好像随着他长大,阿父不知不觉就热衷说些大道理了。

唉,真烦人。

辞别老妪后,刘邦带着不情不愿的韩信来到南阳亭长家。

虽然都是亭长,但南阳亭长见到刘邦时很拘束。

韩信见南阳亭长面露愧疚,倨傲地仰起头,正想讽刺几句,刘盈先抢了话头。

刘盈迈过韩信,对南阳亭长作揖:“伯父你好,我是阿兄的阿弟。”

阿兄的阿弟……你介绍的什么废话?本来也准备在韩信开口前打圆场的刘邦瞥了儿子一眼,静静地看刘盈又要作什么妖。

刘盈的废话介绍把南阳亭长逗笑了。

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罐子和一根干净的小木棍,用小木棍在罐子里小心地绞了绞,又在罐口狠狠地刮了刮,把只沾了一丁点饴糖的小棍递给刘盈。

韩信极力隐藏眼中的鄙视。他认为南阳亭长又在沽名钓誉了。

给糖就给糖,还在罐子口抠抠索索刮来刮去,不如不给!

“哇!谢谢伯伯!”刘盈含着糖,双眼笑成了月牙,“饴糖好废粮食的,我只有年节才能吃到。”

刘盈掰着手指,抱怨饴糖制作有多麻烦。

饴糖就是后世的麦芽糖。

麦芽糖不是用麦芽做的糖,而是用麦芽对蒸熟的精粮进行发酵制成的糖。后世常用糯米,现在只能用粟米和稻米,出糖率非常低。

现代社会粮食充足,饴糖十分便宜。但在缺衣少食的古代,粮食都不一定能吃到青黄不接的时候。

粮食金贵,舂米麻烦,出糖率低。家中没点资产,谁敢做麦芽糖?

刘盈念叨完后,抱怨阿母把饴糖罐子藏得太严实,自己在阿父阿母出门时,把家里翻遍了都没有寻到饴糖,还挨了顿打骂。

他仰起头,再次道谢:“谢谢伯伯!伯伯好慷慨!”

南阳亭长憨厚地笑着,又要从罐子里搅糖。

刘盈摇头拒绝:“阿父阿母教导我,不可多拿别人的东西,这不是乖孩子的行为。我想吃糖,以后要自己出人头地,买下很多很多的田地,专门用一亩田来种稻做饴糖!”

南阳亭长夸赞道:“好志气!来,为了你的志气,阿伯也要给你吃糖!”

他又要去拿木棍。

一旁的妻子眼睛狠狠抽动了一下,阻止了南阳亭长。

韩信本来因为刘盈的无心之言有点别扭,见亭长妻吝啬的表情,眼底又浮现鄙夷。

亭长妻骂丈夫:“孩童每日不可多吃饴糖,会牙疼。”

她把罐子抢过来,直接塞给刘盈:“拿着,以后吃。”

刘盈含着糖果小棍使劲推让,不肯要。

亭长妻板着脸:“你有志气,将来有出息了,还我一罐不就成了。难道你没有信心以后会有出息?让你拿着就拿着。”

亭长妻声音很尖锐,表情也很刻薄。

她见刘盈不肯要,就把罐子硬塞给了刘邦。

刘邦想付钱,被她拒绝。

亭长妻狠狠剜了韩信一眼,捏着嗓子道:“只要不每天来我家吃糖,一吃就吃几个月,委婉拒绝后还到处说我家刻薄吝啬,这点饴糖我还送得起。”

韩信满脸涨红。

刘盈把饴糖小棍拔出来,对亭长妻作揖:“我替阿兄赔不是了。这都是阿父的错,是阿父没有做好榜样。”

刘邦正在看戏,突然膝盖中了一箭。

他低头瞪着刘盈。

刘盈对他眨眨眼,用眼角余光示意旁边快爆发的韩信。

刘邦沉沉叹了口气,也对亭长妻作揖:“是我没做好榜样。韩信年纪还小,又没有长辈教导,请阿姊见谅。”

亭长妻神情软和:“罢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

她取来一个布包塞给韩信,冷声道:“这里有一身新衣,一双新鞋,一百钱。你新到亲戚家,手头也要有点钱,给你阿叔家的人送点东西。”

说完,她转身回屋。

南阳亭长赔不是道:“我妻粗俗失礼,让公见笑了。”

刘邦失笑:“她与我妻性格相似,我不觉失礼。”

南阳亭长惊讶:“你妻也这样脾气?”

刘邦点头:“不是这样的脾气,管不住家啊。”

南阳亭长不由浮现自豪的神色:“确实。”

刘邦把糖罐放好,拉着南阳亭长闲聊。

刘盈把发愣的韩信拉到门外。

出门后,韩信低头看向怀里的布包,半晌不语。

刘盈坐在庭院里菜田的田埂上,继续舔小棍。

许久后,韩信才开口。他的声音过于低沉,有点嘶哑:“她不是厌恶我吗?”

刘盈舔了舔嘴角:“她能不厌恶你吗?你换位想一想,若你是她,好心收留了陌生人一顿饭,结果那人日日都来讨食,一讨好几月,你不厌恶?”

韩信道:“她可以直接拒绝,何必侮辱我?”

刘盈摇头:“她就是不想侮辱你,才暗示你离开。若南阳亭长夫妻二人是侮辱他人的性格,还能容你白吃白喝几月?我阿父还不是去陌生人家,而是去伯母家蹭吃蹭喝几月,伯母都受不住了。唔……换作是我,就直接把人打出去,这样算侮辱吗?”

韩信嘴角下撇:“算。”

刘盈道:“那阿兄会怎么做?”

韩信不知道。

他很想说会一直助人,但他知道不可能做到,不想在幼弟面前说谎。

再者,盈儿被恩人教导得很聪明、很懂礼,他睁眼说瞎话骗不过盈儿。

所以韩信只能以沉默对待。

刘盈不逼问,继续舔饴糖。

经验值到账就成了,阿兄回不回答不重要。

韩信见刘盈不继续问,松了口气。

他抱着布包,与刘盈并肩坐在田埂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韩信有点昏昏欲睡,刘邦才出来。

南阳亭长一直执着刘邦的手,让刘邦在家里住几日,神情不舍极了。

刘盈叼着已经舔得没味道的小棍撇嘴。

幸亏南阳亭长资助的是韩信,不是阿父。阿父在伯母那里吃了亏后,白蹭的本事与日俱增,炉火纯青。

“回家了。”刘邦摸了摸刘盈的脑袋,又拍了拍韩信的手臂,用眼神示意韩信。

韩信犹豫了一下,神情僵硬道:“亭长,谢你的赠饭之恩。”

他没说他日发达一定重谢。韩信仍旧对南阳亭长膈应,不想重谢。

南阳亭长叹息:“你父亲是很有才华的士人,我很仰慕他。我本想一直资助你,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抱歉,让你看笑话了。”

南阳亭长向韩信道歉,一直怨恨南阳亭长的韩信心中却没有痛快。

刘邦与韩信、刘盈与南阳亭长告别,驾车离开淮阴。

他们终于要回沛县了。

马车速度快一点,到下一个驿站时天还未黑。

路上,刘邦和刘盈一直在聊天。

刘邦去官府以亲戚投靠的理由转移韩信的户籍,县吏十分惊讶。

走就走呗,居然还来转移户籍,县吏许久未见如此一板一眼遵守秦律之人。

刘邦自嘲:“我居然在这里变成了别人口中的迂腐之人了。”

刘盈摇头晃脑:“现在六国士人满天下乱窜,但阿父是秦吏,不是六国士人。阿兄又要在沛县长久生活,我们当然要遵守规则。总不能让阿兄一直藏着吧?”

刘邦笑道:“是这个理。”

刘盈凑到刘邦耳旁:“阿父,你现在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刘邦笑容一滞,板着脸道:“没有!”

刘盈笑得差点从车上滚下去。

“啊啊啊啊阿父你怎么驾的车!我差点掉下去!”

“你自己差点掉下去,怪我作甚?”

“都是你的错!我差点掉下去!虎毒不食子!阿父你居然是这样恶毒的父亲!”

“啊?!”

韩信本来心头没来由的郁郁,听到义父义弟又因为不知所谓的事争吵,嘴角弯起。

他抱紧布包,不再回忆过去。

韩信开始畅想自己在沛县生活的未来。

那一定是一个让自己在年老后做梦,也会露出微笑的未来。

……

刘邦刚驾车行驶到沛县地界,夏侯婴已经等候着了。

夏侯婴不知道刘邦什么时候回来,他只是每日驾车往沛县交界处的驿站转一圈才回去干正事。

“老大,你终于回来了!”夏侯婴哭道。

刘邦嫌弃地把夏侯婴的熊抱推开:“你哭什么哭?我家中出事了?”

夏侯婴抹着眼泪摇头:“没有没有,嫂嫂好得很。我只是想你,担心你。”

刘邦无奈道:“我去送个信,有什么好担心?”

他等夏侯婴擦掉哭出来的鼻涕后,给了夏侯婴一个拥抱:“我回来了。”

夏侯婴抽噎:“安全回来就好。我们赶紧回去!叫上樊哙、萧何他们,今日为老大接风洗尘!”

“明日吧,我先休息一日。”刘邦把韩信拉过来,“这是我新认的义子,叫韩信。明日我再给你们介绍。”

夏侯婴虽疑惑刘邦为何要收义子,但还是立刻展露热情的笑容欢迎道:“一看就是个英武才俊!来,叔父给你的见面礼。”

他从怀里摸出一把钱塞给韩信。

韩信尴尬得不知道手脚往哪放。

刘邦道:“他很腼腆,别太热情,会吓到他。你先送韩信和盈儿回沛县,我有事先回趟丰邑。”

夏侯婴笑着把刘盈抱在怀里,又从怀里摸出一包肉干递给刘盈磨牙:“好。”

刘邦驾车回丰邑,先探望了刘太公,询问父亲的身体是否安康,又把带回来的礼物送给二哥二婶,和回丰邑照顾父亲的刘交。

最后,他敲响了大嫂的门。

大嫂开门,神情警惕,仿佛刘邦要来向她借粮似的。

刘邦满脸不耐烦地把从咸阳买的布匹递给大嫂,正要转身离去,大嫂喝道:“等等!”

刘邦停下脚步,但仍旧背对着大嫂家的门。

大嫂小跑回屋抱了个布包出来,塞刘邦怀里:“盈儿再费鞋,你也不能老给他穿草鞋。现在都快仲秋了!你和吕娥姁究竟会不会做父母?!”

骂完后,大嫂把门狠狠合上。

刘邦低头看着怀里的布包。

本来他没买大嫂的礼物,但刘盈啰嗦,只能买个耳根清净。

“儿子比我强。”刘邦先神情郁郁,然后忽地展颜笑道,“儿子比父亲强,那是大好事啊!哈哈!”

最新小说: 行商坐医 九九金仙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百里独行 洪荒之永恒天帝 小美人被迫万人迷[快穿]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