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汉家功业 > 第486章 进兵

第486章 进兵(1 / 1)

第486章 进兵

“呵,”

刘辩伸手拿起茶杯,笑着道:“我大汉真的是没落了,什么臭鱼烂虾都敢上门敲敲打打了。”

皇甫坚长低着头,欲言又止。

刘辩喝了口茶,道:“说吧。”

皇甫坚长立即道:“是。陛下,根据皇城府的推测,扶余,高句丽犯边应该不假,但以他们的兵力,还不足以对辽东郡功成威胁。乌桓二十多万大军寇边,公孙度按兵不动,其心不可测。”

刘辩并不意外,好整以暇的道:“公孙氏在辽东经营多年,公孙度有些异心也不奇怪。不过,刘虞临终前举荐他,主要也是因为这一点。有他在辽东,扶余,高句丽等至少不用担心。”

皇甫坚长若有所思的应了一声,神情还是凝色不退。

刘辩一直注视着他的表情,道:“你还是对乌桓这次举族而来有所怀疑?”

皇甫坚长脸色一正,抬着手道:“回陛下,此事殊为可疑!乌桓举族而来,鲜卑蠢蠢欲动,三羌那边的动作也不小。钟仆射已经提醒皇城府数次,须密切关注三羌的动静。”

原本还不甚在意的刘辩,慢慢倚靠在椅子上,双眼眯起,自语般的道:“结合洛阳城以及各处的动作……是有人在暗中串联,要给朕一个大惊喜吗?”

皇甫坚长见刘辩终于有所警觉了,沉声道:“陛下,臣以为,单是调查不够,是否采取一些手段?”

刘辩眯着眼,心里沉思不断。

自从他回到洛阳,便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有一股暗中的力量在不断汇聚,十分隐秘,并且对他构成了威胁。

这种感觉,刘辩已经很多年没有体会过了。

朝廷各部门不说,皇甫坚长,左栗居然也只是捕捉到了蛛丝马迹,并没有发现什么实质内容。

这就吊诡的很了。

“真有人在给朕准备一个大惊喜吗?”

刘辩神情晦涩,轻声笑道。

这么多年下来,大汉朝已经不是他刚即位的那个时候了。

那时候,要兵没兵,要钱没钱,大汉朝廷已经是个空架子。可现在不同,纵然朝廷困窘,可真要大打一场,朝廷也不是没有那个气力!

这么多年的‘新政’,手握八州之地,刘辩自信,便是所有反叛势力一起来,他也有一战之力!

“不动!”

在皇甫坚长的注视中,刘辩双眼冷峻,道:“继续推行既定计划。”

皇甫坚长瞬间会意,道:“陛下的意思,是以不变应万变?”

刘辩坐直身体,道:“现在最重要的事是两个,第一:两河决不能决堤!第二,曹操征乌桓不能败!”

“臣明白!”皇甫坚长道。

两河决堤,定然淹没无数,随之而来的天灾人祸,将会把大汉朝拉入无尽深渊!

而曹操如果落败,乌桓长驱直入,所带来的影响将不可想象。

朝廷威信受损,此消彼长,各处反叛势力趁势而起,大汉朝廷所有既定计划将被迫终止,很可能陷入无休无止的平乱之中!

刘辩转头看向墙壁挂着的大汉地图,落在了幽州。

幽州,刘虞在那经营多年,一直采取怀柔手段,加上之前公孙瓒的威慑,虽然时有乱象,但这一次乌桓举族而来,还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是谁给你们这么大的胆子?’刘辩双眸泛着冷光,

“朱建平多久能到蓟县?”忽然间,刘辩问道。

皇甫坚长道:“根据路程来说,还有两三天。”

刘辩目不转睛的盯着蓟县,这个地方,是幽州要害,同时也是乌桓南下的必经之路。

这个地方要是丢了,乌桓南下将畅通无阻,无险无兵,直入冀州!

皇甫坚长同样在看着,心里在考虑要派更多的人过去,盯着幽州方面的一举一动。

这会儿,曹仁的大军后退了一百多里,‘曹操撤兵,秋冬再进’的消息,传遍了右北平,辽西,辽东,渔阳等幽州诸多郡县。

幽州是人心惶惶,不知道多少人在南下逃难。

到了现在,留在大军中的,随行曹操的谋士、武将等差不多都知道曹操并不在军中,暗中谣言四起,军心浮动。

司马懿站在曹仁身后,颇为恭敬的道:“中郎将,朝廷那边来消息,新任幽州牧为吏曹左侍郎朱建平,他不日便会到蓟县。”

曹仁望着北方,无动于衷的道:“将军还是没有消息吗?”

司马懿道:“没有。乌桓那边也不见动静。”

曹操没有音信,乌桓没有动作。这说明曹操还没有绕到既定位置,乌桓也没有发现曹操的踪迹。

曹仁内心忧虑不安,却不能宣之于口。

带着五千骑兵,绕道千里去敌后,这是一种巨大的冒险,一个不好就陷入重围,再也回不来。

而大军在这里,想要救援都不及。

司马懿见曹仁不说话,道:“中郎将,大雨估计要停了。”

曹仁脸色终于动了,转头看向他,道:“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低着头,越发恭敬的道:“下官的意思是,大雨停歇,乌桓稍作休整,便可发兵南下。”

曹仁脸角如铁,道:“伱估计还有多长时间?”

司马懿似在思考,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好一阵子道:“从雨势上来看,最迟明晚便会停,乌桓整军,清除路障,最多不过一两天,大概,四五天左右。”

曹仁再次抬头望向北方,心里迟疑。

按照计划,他还要继续撤兵,以迷惑乌桓。但继续后退,乌桓进兵了怎么办?

玄菟,辽东,辽西,渔阳,右北平是有不少兵马,但曹操不在,幽州牧还未到任,并不能有效遏阻乌桓号称的二十多万大军。

是进兵还是撤兵?

曹仁心里纠结不定,这是一个极端的两难选择。

司马懿低着头,等了一阵,仿佛猜透了曹仁的心思,道:“中郎将,下官以为,还是当继续后撤。”

曹仁仿佛没有听到,继续望着北方出神。

不知道过了多久,司马懿轻轻抬头,看了眼曹仁,道:“中郎将,是担心曹将军?”

曹仁脸色松缓,默默点头,随便找了个借口敷衍道:“乌桓这次进兵很是蹊跷。”

司马懿神色犹豫片刻,道:“下官以为,乌桓这次进兵,以试探居多,并不会深入到蓟县。”

曹仁一怔,转头看向他道:“怎讲?”

司马懿道:“回中郎将,我大汉朝屡次平乱,军威大振,乌桓不会不知。虽然不清楚乌桓这次进兵的缘由,但下官料定,他们不会也不敢太过深入。”

曹仁若有所思,旋即就果断的道:“撤兵!”

“是。”曹仁身后的亲兵应命。

司马懿见曹仁决定了,便无声的悄悄退到一旁。

‘可千万不要有事。’曹仁望着北方,心里默默道。

曹操带兵绕道敌后,是一场巨大的冒险,拿着身家性命的豪赌!

一旦曹操落败,后果严重程度,谁都不敢想象。

曹操这时,还在不断的寻找路途。

蓟县以北是崇山峻岭,茫茫无际,到处都是险隘,需要绕,需要翻阅,即便有田畴这个相到,依旧偶尔会迷路,需要重新寻找。

晚上靠着月亮,白天指着太阳,时快时慢。

这会儿,他们停在一处山谷,等着探子的回报。

田畴站在不远处,仔细的依靠各处山头来分辨方位。

“将军!”

突然间,一队探子回来了,急声喜气的道:“将军,抓到了几个异族人!”

曹操小跑过去,盯着被按在地上的两个穿着单薄,竖着短辫子的中年人,喝道:“这里是哪里?离卢龙赛还有多远?”

地上的两个中年人一阵叽里咕噜,抢着在说话。

曹操听不懂,当即转头向曹洪,吕布等人,道:“军中可有人听懂?”

众人皆是摇头。

田畴大步而来,道:“将军,我能听懂。”

说着,在曹操等人的注视中,田畴也叽里咕噜的发问。

两个夷族中年人顿时激动的回应,并且比划着什么。

不多时,田畴面带笑容,道:“将军,我们快到了。再向北二百里,便能出卢龙赛了。乌桓的大军,距离这里不足三百里。”

曹操狭长双眼眯起,抬头看向东北方向,心里估算着时间。

还有这么长距离,不知道乌桓是否有异动?

而曹仁又退到哪里,等他绕到乌桓身后,发出信号,双方能否同时前后夹击?

噗嗤噗嗤

突然间,吕布出戟,将两个夷族中年人刺了个透心凉,而后与曹操沉声道:“将军,事不宜迟,即刻出兵吧。”

对于吕布的擅自作为,曹操眼皮跳了下,直接道:“传令,全军全速行军!”

“末将领命!”一众人应命,跟着曹操翻身上马,继续行军。

五千骑兵,疾驰而出,为了隐蔽,尽可能沿着山路小道,一天一夜居然只走出了一百多里。

入夜。

他们在一处荒僻山村停下来,将整个村子三十余人抓了起来,逼问他们附近的情形,以及可能方位与进兵路线。

曹操来到这些村民的跟前,握着佩刀,义正言辞的沉声道:“本将奉皇命征讨乌桓,尔等无需忧虑,尽管直言!”

这是一处汉家村落,所有人都是汉人。

他们闻言十分激动,领头的老汉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曹操掏心掏肺,甚至想要亲自为天兵引路。

最新小说: 烽火晋察冀 抗清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贵女景昭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