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联姻(1 / 1)

“沈某自然相信杨相的话,也只是提个醒而已。”沈康淡淡一笑,“联姻,合则两利,分的话,只有汴京受伤,别怪沈某没有提醒杨相,到时候大景跟大夏不带着汴京玩,那汴京只有毁灭的下场!”

“狂徒,这里是汴京,你还敢口出狂言,没死过不成?”杨涛怒声道。

沈康见杨涛虚张声势,一副愤怒的样子,可他的眼里并没有半点怒色,半点也不害怕,他知道,他们慌了。

“杨相,若是联姻,我大景能说服大夏退兵,到时候能让汴京兵不血刃的收复白玉京。

不仅如此,两国结盟,签订永不开仗的协议。”

“你求什么?”杨节问道。

“求和平!”

“本相不信!”

沈康再次掏出一封信,“杨相一看就知!”

杨涛将信拿过,递给杨节,杨节看完信后,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三国结盟,共讨北凉。

“这绝不可能!”

“杨相最好跟陛下商量一下,毕竟大乾的选项不多了,而大景还有更多的选项,若是转换一下思路,汴京可就大难临头了。”沈康道。

杨节有些心虚,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终究不是汴京的底气,若是大景真的不顾廉耻,和张威联姻劝说大夏退兵,将白玉京当做礼物送给张威。

那张威会撕破脸皮吗?

声讨他有用吗?

没用!

声讨只对弱者,强者是不屑一顾的。

想到这里,他对赵懿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需要密谈。”

赵懿也是反应很快,“那杨相留下,其他人先退下!”

等到其他人退去后,杨节道:“忠义伯,联姻可以,但是赔偿一定不能少,总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赔偿是不可能的,大景可以劝说大夏退兵,就算补偿了!”沈康道。

杨节也觉得不亏,毕竟半个白玉京和一整个白玉京,他还是拎得清轻重的,“可以!”

“联姻之后,两国签订停战协议,共讨北凉!”

“这不可能!”

“杨相,你也明白,北凉有反心,如果你继续听之任之,迟早会养虎为患。

北凉有掀桌子的底气,不是你一个人能摁下去的。

与虎谋皮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我宁愿大乾毁在自己人手里,也不会上你的当!”杨节冷声道。

“杨相好好考虑吧,我就不多说了!”沈康拱拱手,“大乾皇帝陛下,小臣告退!”

沈康来去自如,那嚣张的姿态,让杨涛愤愤不平。

赵懿也是佯装出愤怒的样子,“大景欺我无人耶?”

杨节却是心烦意乱,将赵懿打发走后,他说道:“强如北凉,竟让大景如此,在这么下去,真要不可收拾了。”

“爹,您不会真的要答应他吧?”杨涛急了,“我们不是早就知道张威有反心,但是除掉张威,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你还没听出来沈康的意思?”杨节叹了口气,“他们连脸面都不要了,虎踞关,大景关都不要了,执意跟北凉联盟,把白玉京送给张威当礼物。

你说张威会不会要?”

杨涛尴尬道:“应该不会吧?”

“送到嘴边的鸭子,你会让他飞了?”杨节冷哼一声,“要是张威真是忠臣,也就算了,可他不是。

一旦调转枪头,那就是灾难。

北地农民起义难以镇压,军阀并立,咱们可以与虎谋皮,却绝对不能养虎为患。

咱们不仅要跟大景联姻,还要跟大夏联姻,三国发兵共讨北凉。

他们拿回失地,而我们正好借机肃清北方。

对外就说肃清北地,谁知道咱们讨伐北凉?”

杨涛神情复杂,“那要是打不过呢?”

“若是三国联手都摁不死北凉,那就更得打了。”杨节突然有些发寒,若真如此,他就不是养虎为患了,而是养了一条真龙出来。”

父子二人合计了一番,也不能任由沈康牵着鼻子走,除了要拿回白玉京之外,被攻破的西耀关也要收回来。

不仅如此,杨节还打算问大景要一批物资,总之能薅多少好处,就薅多少好处。

不是赔偿,胜似赔偿。

谈判了三天,才敲定最终细节。

第一,大乾将文静公主下嫁给大景太子,同时大景也需要嫁公主到大乾。

第二,增援大乾八十万石粮食,甲胄万副,刀弓三万把,战马五千匹。

第三,签订永不开仗协议,结为同盟,共同进退。

其中细节多达上百条。

杨节觉得自己占了大景的便宜,而大景支付的,全都是从白玉京掠夺而来的。

对外,杨节还是继续将张威捧成了英雄,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沈康。

可内里已经开始调兵遣将。

此时,北凉,已经步入初夏。

陆源蹲在大棚里,看着淡紫色的土豆花,他说不出的激动。

他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三月种下,现在是五月中旬,也就是说,再有一个多月,土豆就成熟了。

按照这个速度,今年还能播种第二批土豆。

快的话,来年就能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加上玉米,红薯,木薯,稻谷,小麦。

来年北凉百姓可选择的主粮就多了。

不过,除了这些主粮,还有一作物让陆源备受关注。

那就是棉花!

这玩意不是陈海从海外弄来的,而是他国商队,从遥远的西夷弄来的。

种子不多,只有千粒,可在陆源心里,它的分量丝毫不比土豆差。

北凉冷呐。

伴随着小冰河发威,北凉已经打破了昔年最低气温。

棉花的御寒效果不用多疑。

在医药领域用处同样很大。

棉籽油还能炒菜。

可以说,棉花浑身是宝。

陆源看着一株株棉花,眼中满是喜悦,只等秋季来临,这些棉花将带来成千上万颗种子。

“牛汉,这些日子辛苦你了。”陆源拍了拍牛汉,这些日子,牛汉一直住在大棚里,连家都没有回过一次。

正是因为牛汉的付出,才有了作物的茁长成长。

“为了大老爷,为了北凉,再辛苦也值得!”牛汉中气十足道。

陆源点点头,看了一眼正在仔细记录作物生长变化的陆灵芝,正想叫她过来,这时候,流苏过来了,“大老爷,李存海求见!”

最新小说: 抗清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超时空史记 汉家功业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谍海孤雁 贵女景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