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1)

伍爱华觉得,自己的心情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时口嗨结果被观众发现自己跑题了怎么办?

伍爱华表示:别着急别上火,就咱这满嘴跑马车的功力,还不能圆回来吗?

“现在大家应该都已经记住了这句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进一步的话题:秦律,是在为什么服务?”

“可能很多人会问,博主,你说这个做什么?和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博主?”汉文帝暗自想到:“这博主也是官职?和博士有一字相同,感觉这兔子也是在科普,莫不是也是要通晓古今的官职?”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口若悬河地说道:“当然有关系!我们要学法律,就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

“大家要知道,法律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脱离当时社会实际评价法律条文是不科学的行为,良法恶法,都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来看。”伍爱华说道:“所以大家在承认秦始皇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必须要认识到,秦律是非常严苛的。”

“说到秦律,不得不提一个鼎鼎大名的人无——商鞅。”

商鞅闻言抬头,正好看到天幕上出现一幅画像。

“商鞅的具体样貌已经不可考,我就用了这张大家最常见的图,商鞅舌战群臣。”伍爱华稍微解释了一下配图的缺失,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秦朝建立,是奉六世之余烈,及至始皇,才一举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姐妹你窜屏了,博主讲的是过秦论不是滕王阁序】

【哦哦哦我错了,是不问苍生问鬼神】

【哈哈哈你可真是个奇才,就没有背对的是吧?】

伍爱华扫了眼弹幕,嘴角抽搐了一下,不得不履行管理职能道:“发弹幕的各位,你们适可而止一点,今天的重点是秦律哈!贾谊什么的,我们有空再讨论。”

“这兔子是在和谁沟通?”王安石特别敏感地问道:“弹幕可以和它沟通,有谁发了弹幕?”

在王安石说话之后,突然耳边听见声音:【捕捉到关键词弹幕,是否开启弹幕?】

改革派王安石绝对是个王大胆,听到这话丝毫没有害怕,反而在迅速权衡利弊之后坚定地回答道:“开启弹幕!”

【指令接收,开启弹幕,祝您观看愉快!】

耳边的声音刚说完话,王安石就发现天幕显示的最上方有字迹飘过。

【知道了知道了,博主你继续说】

王安石禁不住沉思:这就是弹幕吗?

“回归正题,那这六世之余烈,是说秦始皇之前,秦国连续开出了六位明君……”说到这里,伍爱华预判了观众的预判:“这不是六味地皇丸啊,六味地皇丸是唐朝!”

这时候弹幕果然飘过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六味地皇丸吗】

天下聪明又大胆的人不止王安石一个,李世民一听到唐朝,就忍不住对臣子们说:“总觉得六味地皇丸这个称号不太妙啊!”

秦始皇的气压已经让周边跪下的侍者们匍匐在地了,赵高都忍不住在内心哀嚎:这唐朝又是哪一个朝代啊!

这时候,赵高听到秦始皇点自己名:“你听到天幕说的唐朝了?”

赵高本就是博览群书的人,闻言连忙回答道:“天幕刚刚言及《唐律疏议》,想来就是这唐朝的律法,除了唐汉之外,大清律例的朝代,应当是清朝。”

始皇没有回复赵高,反而问道:“丞相、廷尉他们还没到吗?”

赵高连忙回答:“亥正已经去了人,此时应当已经到宫门处了。”

秦始皇这才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继续听天幕上兔子“口出狂言”。

伍爱华这时候放出来一张图:“秦国这六位君主,就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是不是听起来一头雾水?没关系,我帮大家做了一下联想记忆,大家看这张图,首先,秦孝公有个心尖尖上的小宝贝,是大家都知道的商鞅~”

听到伍爱华这话,后世朝堂的人笑喷了一片,心尖上的小宝贝这种形容,实在是太过了。

文人也会做闺怨诗的朝代,都没有帝王会肉麻地说哪位大臣是自己的小宝贝……主要是明君拉不下脸,昏君暴君都是这个评价了,还指望他们甜言蜜语?

这其中也不是没有异类。

曹孟德就大胆开麦:“吾得商鞅,必以金屋贮之!”

以荀家人为首的智囊团:好了好了,知道你崇拜汉武帝了,知道你是大汉忠臣了,就是说,倒也不必。

“然后呢,大家都知道芈月芈八子嘛!热播电视剧,秦朝宣太后,秦惠文王的小妾,秦昭襄王他娘!”

“有了芈月帮忙定位,咱们就很清楚了,秦孝公,是芈月的公公,秦惠文王,是她丈夫,秦武王,是她丈夫的嫡子,举鼎而死的那位国君,很多人以为电视剧瞎编的,咱必须要说,是真的!”伍爱华忍不住吐槽的欲望:“现实往往比小说还要精彩!谁能想到一国之君还能解锁这种死法?”

被吐槽的秦武王已经精准定位到自己,依然不敢相信,觉得兔子就是妖邪在蛊惑人心。

“秦昭襄王呢,就是白起的主君,白起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战国四大战神!秦昭襄王是白起那活的特别久的主君,然后他儿子秦孝文王,孙子秦庄襄王就有点平平无奇了,孝文王最大的标签就是秦始皇他没有存在感的祖父,秦庄襄王则是秦始皇他抛妻弃子跑回秦国的亲爹,奇货可居成语的代言人。”

“砰!”是青铜酒樽砸在地上的声音,这一晚上也不知道多少秦国国君破了大防。

秦昭襄王的也许是年纪大了,养气功夫倒是不错,不过作为一个十九岁登基二十二岁亲政但是被掌权亲妈压制到六十岁的君王,在平均寿命三四十的战国,要不是活得够久都要成为亲妈背景板,忍功也不得不出众,所以秦昭襄王只是琢磨着:“太后她竟然如此有名气,这兔子的同伴居然要借助她的名气来分辨秦国国君?”

“我们今天的故事,就要从这六位中第一位国君,秦孝公开始。”伍爱华说着,就看到了一片弹幕。

【敢情你现在才开始啊?】

【所以刚刚果然是嘴巴跑火车了吧?】

【人家博主十个科普视频都能说完了,你还没进入正题呢!】

看到弹幕这些话,伍爱华在心里默念眼不见为净,我只是一个发疯博主,神色自然地继续了自己的科普:“按照时间划分,商鞅变法立的秦法,其实应该归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很多人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商鞅变法,但实际上,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都开展过很多次变法,甚至可以说,他们能够成为五霸七雄,很多都是因为变法。”

伍爱华拉出来一张思维导图:“一开始的时候,率先进行变法的是楚国,开展了两次变法,这两次在左传里都有记载,而后晋国紧随其后确立了新法,郑国铸刑书于鼎……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法学生中最出名的,是我刚刚提到过的《法经》。”

“可能有观众要问了,《法经》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有名?”

秦国时期的很多老百姓都忍不住点头:我们就生活在这春秋战国,也没听说过《法经》啊?

“因为《法经》开了古代法律体系的先河,可以说对中华法系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伍爱华说道:“就像说起外国法制史,一定要提《汉谟拉比法典》,每个人都耳熟能详法典里那一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咱们要说中华体系下的法律,就一定要说《法经》。”

伍爱华只是说了一些自己习以为常的话,弹幕的反应却不在伍爱华的估计内。

【汉摩拉比法典是什么?完全没有听说过】

【难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这个法典发明的词语?我还以为是威尼斯商人发明的呢!】

【别说,威尼斯商人难道用的是那什么法典的条文?】

看到大家的疑问,伍爱华停下来解释了一下:“是汉谟拉比,我把正确的字发在弹幕里了,汉莫拉比法典是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奴隶制时代的法典,威尼斯商人和它隔了两千多年呢!但是威尼斯商人法庭判案时候的依据确实是脱胎于汉莫拉比法典的条文,所以我才说它是外国法制史绕不过去内容,因为它的影响非常深远,《法经》也是如此。”

听着伍爱华的解释,朱元璋呵呵一笑:“别说,这汉谟拉比和咱老朱想到一块去了,这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听起来不错……”

朱元璋这话一出,陪同加班的倒霉打工人们不由将目光都投向了朱标:太子,只能靠你阻止皇上疯狂的想法了!

朱标看着兴致颇高的朱元璋,只能咬牙硬上:“爹,北魏孝文帝作为异族都废除肉刑了,咱们可是正统的汉人,讲究礼仪教化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种刑罚,它不合适。”

朱元璋原本乐呵呵的,听了这话就开始不高兴,如果说话的不是他心爱的大儿子,朱元璋早就翻脸了。

朱标对亲爹还是很了解的,看到亲爹不开心的样子,显然还没放弃自己的打算,朱标直接看着亲爹的脸色说:“总不能让人说,咱们老朱家还比不过北魏那群鲜卑人吧?”

这话可是戳到肺管子了!

最新小说: 御姐穿越,霸拥四界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救命!我爱的主角团似乎不太对劲 欺负我妹?反手安排棒梗下乡 入骨即相思 星际首富大小姐的破烂收藏 完美世界:梦回仙古 若是彼岸花开 退队后,冒险者小姐们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