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玄幻魔法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388章 立功争爵

第388章 立功争爵(1 / 1)

三案之所以要重审,自然是有人对审理结果不满意。

唐藩案是唐王世孙朱聿键不满意,他认为自己父亲是被叔叔毒死,叔叔应该偿命,而不是仅仅废为庶人圈禁凤阳高墙。

楚藩案是楚藩宗室不满意,他们认为朱华奎身世不明,朝廷应认真审理,而不是拿以前的结果搪塞。

再加上新建伯争袭案的情况和伪楚王案类似,都是不确定身世。两个案件不同的审判结果,引爆了楚藩宗室的忿怒:

“王先达的身世有疑问,你们判王先通袭爵,说是能确定他是王守仁的后裔。”

“朱华奎的身世同样有疑问,你们却审也不审,拿以前的结果搪塞。”

“同样一种案件,却是两种结果,你们存的什么心?”

对万历年间审判结果本就不满意的楚藩宗室,看到新建伯争袭案的审判结果后,那是彻底愤怒了。

来到京城的楚藩宗室,纷纷向皇帝请求,要换个人重审。

这是前几天发生的事情,主持审判三案的孔贞运,因此被闹得灰头土脸。以至于他作为被皇帝看重的官员,在朝堂大员调整时,丝毫没有动弹。

如今,皇帝终于做出了决定,把三案和逆案一起,交给韩爌重审

韩爌想当首辅,就得拿出表现来。

知道这三案的棘手,韩爌打算从易到难,先解决掉唐藩案。

这个案子的案情是确定的,只是最终结果有争议:

唐王朱硕熿想保住自己儿子性命,世孙朱聿键想要为父报仇。

大理寺选择尊重唐王的意见,把他儿子判了圈禁。朱聿键对此不满,因此不断闹腾。

面对这种情况,韩爌选择的是往后拖,不让唐藩和楚藩一起闹起来。

所以他找到朱聿键,劝说道:

“世孙应该明白,这个案为何是此结果。”

“没有唐王的极力请求,你叔叔的性命不可能留下来。”

“所以这件事的关键在唐王,而非陛下和大臣。”

朱聿键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就是心有不甘,恨恨道: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父为叔鸩,誓报仇怨!”

韩爌听到这番话,觉得朱聿键此人有些偏激,以后恐生祸端。

想到皇帝推行的分封,他想出来一个办法,说道:

“世孙若能立功,必得陛下看重。”

“到时杀一个庶人,难道会有困难?”

建议朱聿键主动请求分封,去海外为唐藩开封地。

朱聿键还真的很动心,因为他不是安分的人。历史上就曾因为率兵勤王,被圈禁凤阳高墙。

想到自己祖父的态度,他是真的不想再回唐藩,说道:

“陛下会答应吗?”

“我还不是唐王。”

韩爌知道皇帝的想法,而且很支持把藩王迁出去,极为肯定地道:

“陛下让藩王或世子来京,就是为了商议此事。”

“唐王没有来京,世孙就代表唐藩。”

“当然能决定这件事,申请海外开藩。”

“甚至,将来世孙还能向陛下请求,让你的叔叔一同前往海外就藩。”

朱聿键不是笨人,自然听得出韩爌的意思。把叔叔带往海外后,杀他只是在一念之间。

只要手尾做得好,没有人关注一位死在海外的庶人。

所以他此时已经心动,得到韩爌保证后,立刻写了奏疏,请求唐藩移藩。

这是自韩藩移藩之后,又一个主动申请移藩的藩王。朱由检对韩爌的处理结果很满意,既解决了案子,又推动了移藩。

所以他召见韩爌,很是夸奖了几句。让朝堂大臣都知道,韩爌重新获得了他的信任,大学士已经坐稳。

之后举行朝会,韩爌也经常参与,和内阁大学士站在一起,只在黄立极之后。

但是如果和九卿一起排班次,他这个弼政大臣,要排在袁可立后面。

可以说,他在内阁之中是次辅,但在整个朝堂上,只能说是第三人。

这个位置,比他故意不就任前还要低一点,但他已经很满意,知道袁可立没有翰林院经历,几乎不可能成为首辅。距离下一任首辅最近的,仍旧还是自己。

接下来只要处理好三案和逆案,他的地位自然会水涨船高,更被皇帝信任。

不过三案中剩下的楚藩案和新建伯争袭案,就没有唐藩案这么简单了。

唐藩案只需要说服朱聿键即可,楚藩案和新建伯争袭案,需要说服整个楚藩宗室和新建伯王守仁后裔。

最终,他结合皇帝对新建伯的处置,以及对辽藩、宁藩、伊藩、徽藩这四个无亲王宗藩放出的风声,提议道:

“王先达和朱华奎的身世,都不能够确定,也不能够否决。”

“臣以为当让他们和其他人竞争,谁在开藩时立下的功劳最大,就由谁继承爵位。”

这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朱由检之前也有这个打算,但他不方便提出来。

毕竟无主的爵位还好说,对有主的爵位打破承袭制度,是在破坏惯例。

宗室和勋贵会担心他这个皇帝用得顺手了,以后都这样处理。他们不想闹得家宅不宁,就不会同意这个。

如今韩爌提出,免去了他的为难。但是也同样不出所料,引起很大争议。

勋贵的反对暂且不说,很多官员的意见是,身世能查明白就查明白,查不明白则让确定的后裔承袭。

孔贞运对新建伯争袭案的判决结果,就是参考这些人的建议。他们都不想自己的爵位或家产,被不是后裔的人冒领。

但是当年的伪楚王案,可不是这么判的。也难怪楚藩宗室听到新建伯争袭案的结果后,因此大闹起来。

两个相似的案件判决却不一样,显然不被人接受。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案子就无法定下来。

朱由检听他们争来争去,决断道:

“先征询楚藩宗室和新建伯后裔的意见。”

“他们同意或否定争爵后,朝堂上再对两案廷鞫。”

这番话说出来后,朝堂上的大臣,都听出皇帝支持韩爌的处置。

因为楚藩宗室和新建伯后裔,毫无疑问会支持争爵,这样他们都有机会争夺爵位。

在这些当事人同意后,朝堂上反对争爵的臣子,自然就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不过在争爵资格的确定上,他们又提出了意见:

那就是王先达和朱华奎无法确定身世,要排除在争爵人行列。

朱由检对此是无所谓,让大臣投票表决。

最终,这些人出于防止爵位或家产被谋夺的想法,禁止身世不明的人参与争爵。

并且把这次争爵的事情,作为一个特例。

但是特例不特例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之后接连出现数次质疑继承人身世,要求废除袭爵资格、由其他人争爵的事情。

这让大明君臣不得不对此打补丁,首先确定了朝廷册封诸侯子孙为世子世孙的制度,明确后续的继承人。又规定凡是被父母认可并得到公证的,身世都按公证文书算。出生证明等证件,也用于确定身世。

朱由检之前设立的公证机构,开始被更多的人接受。

太医院设立的妇幼保健院,也有更多的孕妇去分娩

这里也同样设立了公证处,开具的出生证明都有编号和存档,能直接作为审判时的证据。

太医院产科医生,因此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让朱由检对他们更加放心。

同时,因为分娩时有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和难产,朱由检又推动血型鉴定技术,发展输血的同时,用这种亲子鉴定方法排除血型不符合的争议继承人。

大明的医疗技术和对人体的认知,开始进一步完善。

这个时候的大明,对人体的认知已经很深。

温补学派的实际创始者张景岳,在他的著作类经图翼中,详细介绍了脏腑内景、骨度部位。

此人的医术十分高明,被称为“仲景、东垣再生”,而且是卫所出身,家中世袭绍兴卫指挥。

朱由检召集民间医术高明的医生时,他被很多医生还有定西侯推荐。如今已来到京城,成为御医之一。

和董其昌与利玛窦等人都有交往、以福建参政致仕的王肯堂,曾经成功为眼窝边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术,还作过落耳再植术。

陈实功更是在万历四十五年撰写了外科正宗,专门讲解外科手术。

朱由检叮嘱太医院整理医学著作,看到这部书的名字后,让人专门去请陈实功来到京城做御医,传授外科技术。

如今,陈实功已经在京城太医院医药学堂担任外科学院院长,并成立附属外科医院,教导弟子做手术。

朱由检根据古书上的“简狄胸剖而生契”,让他和妇幼保健院合作发展剖腹产,作为难产时没办法的办法。

为了这个,朱由检还特许部分医生对无人认领的死刑犯进行解剖,完善对人体的认知。

麻醉、消毒、伤口缝合、术后护理等技术,都在试验中得到规范。

不过以这个年代的技术,手术的风险还很大。张居正就是因为割痔疮后元气大损,五十八岁去世。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朱由检不打算让人采用剖腹产。他更注重发展的,是产钳和胎头吸引器:

左边是产钳,右边是胎头吸引器

产钳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大钳子,把胎儿夹住拉出来。

胎头吸引器是一种空心装置,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把胎儿头部吸住,协助孕妇分娩。

这种装置需要用到橡胶,现在没有橡胶,只能用其它胶替代这是朱由检向泰西派遣使团时,嘱咐他们搜集橡胶树的原因。

产钳和胎头吸引器的出现,让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医生,有了更多的助产手段。

在成功帮助一些难产的孕妇分娩后,这个医院的名气已经开始传出去,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让孕妇住在医院生产。

朱由检在了解到这个成绩后,还仿照一到九级工匠和工程师,设立一到九级医士和主治医师。并且分出专门做护理的护士,还有接生和护理产妇的助产士,制定助产规范的同时,根据助产数量和成功率,为她们划分等级。甚至承诺给皇子公主的接生者,授予勋级奖励。

这让一些技术高明的稳婆,开始加入医院成为助产士

她们都想要进入宫廷,成为皇子公主的接生者。

妇幼保健院的实力,也因此越来越强,成为京城最著名的医院之一。本章完

最新小说: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完美虫母模拟器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嫁给怪物的祂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 半岛的星辰 快穿好孕:娇娇靠生子被大佬独宠 穿越吧,诸天 诸天轮回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