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玄幻魔法 > 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 > 第九十五章 陛下,要节制

第九十五章 陛下,要节制(1 / 1)

乾清宫。

一袭红袖轻舞,脚下莲步微动,手中青色披帛甩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夏皇后看向朱厚照,凤眸潋滟,抬手摘下发簪,三千青丝垂落,一股清香盈盈而生,披帛再起,纤柔的腰肢向后仰去,手中披帛如蛇游走……

朱厚照端起一杯酒,走向夏皇后,伸手探向腰下将夏皇后扶起,酒杯便凑至红唇边,看着喝完酒水,一脸红润的夏皇后。

四目相对,脉脉含情。

夏皇后微微闭上眼,主动凑上前。

红唇轻落。

朱厚照手微微一动,红衣滑下,玉骨丰盈,急促的呼吸让锁骨微动。

夏皇后额头与眉间露出了细密的汗珠。

夜风微卷帘,瞥了一眼,羞涩地退了出去。

烫热的胸膛触碰到如水清凉的玉体上时,夏皇后原本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微润的唇发出了嘤咛之声……

殿外。

原本干燥的石砖之上突兀地出现了一个阴点,随后又是一个。

雨啪啪而落,很快湿润了石砖。

饥渴的石砖很快便雨水淹没,雷声滚动中,雨声越来越大。

闪电劈在长空。

龙榻之上,锦被皱起,被一双纤柔的手抓紧,一张红润的脸止住了呼吸,随后在闪电退走时猛地颤抖起来……

雨声小了。

夏皇后看着还想的朱厚照,连忙告饶,道:“陛下,张院使说了,休养期间需节制……”

朱厚照躺了下来,将夏皇后抱在怀中。

张渡舟这家伙的法子对不对且不说,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休养、调理,身体确实好多了。皇后如此主动,也是因为张渡舟说这个月可以试试,毕竟她太渴望拥有一个孩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了。

“听说德妃暑热不适,好些了吗?”

朱厚照问道。

夏皇后点了点头:“太医瞧过了,好是好些,只是这夏日炎炎,她又是个经不起热的,这个夏天怕要遭不少罪。”

“往年也如此?”

“一直如此。”

朱厚照想了想,道:“宫里确实闷热了些,明日皇后带德妃、贤妃去避暑离宫住一段时日吧。”

“不去……”

夏皇后满不情愿。

避暑离宫,是曾经的豹房,身为皇后,母仪天下,尊贵得很,怎么能去“豹房”,如此一来,和那些不三不四不入流的女人还有什么区别?

朱厚照知道夏皇后怎么想的,笑道:“那里可没什么狐媚之人,也没伶人,已改为避暑离宫。皇后若是不去,那朕便让德妃、贤妃过去住一段时日,只不过,可不要后悔,那里可是有不少好东西,朕在那里改了一座小院,里面夏如秋凉,冬如春暖,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和皇后一样白的糖……”

朱厚照手不老实地抓了下,夏皇后缩了下娇躯,轻声道:“臣妾不想去避暑离宫,只不过德妃、贤妃两人去,多少有些闲闷,妾身便陪陪她们吧。母后那里……”

“母后这段时日怕是不会热吧,毕竟两位国舅又回京了,有人给她送风。”

朱厚照轻声道。

夏皇后担忧地看着朱厚照,道:“臣妾也看不明白,不知母后这个时候召回寿宁侯、建昌侯是何用意,如今他们留在京师,不是更容易招惹出事端,一旦为官员弹劾,陛下岂不是难做?”

朱厚照嘴角露出笑意:“为何?心软啊。”

张鹤龄、张延龄属于很小就当侯爷的人,娇生惯养,几十年如一日胡闹,还有个疼爱自己的“皇后(太后)”姐姐,什么时候吃过亏?

可这几个月来,不是诏狱,就是捐地,到了地方上房子还没盖好,手底下的人被纠察队给弄走了。一口恶气在胸口,总想着让姐姐帮帮忙,一诉苦二求情,这就回京了。

“明日朕去见见母后。”

朱厚照叹了一口气,微微闭上眼。

一夜无话。

翌日无朝会,朱厚照待在文华殿处理公文。

刚进午时,张永入殿,轻声禀报:“陛下,两位国舅去了慈宁宫,太后已吩咐准备宴请,力求丰盛。”

朱厚照听闻后,头也没抬,问道:“锦衣卫将东西送来没有?”

张永拿出一本文书,递近前:“已经送来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接过文书看了看,起身道:“告诉尚膳监,朕昨日午时用的什么膳,便给慈宁宫送什么。”

“臣领旨。”

张永吩咐下去,然后跟着朱厚照走出了文华殿。

慈宁宫。

张太后看着张鹤龄、张延龄,总感觉这两个弟弟瘦了、憔悴了,心疼地说:“还是留在京师吧,有本宫照拂着,总不至于过得凄惶。”

张鹤龄连连点头,悲伤在脸:“太后姐姐,纠察队的人实在是太过放肆,就算是将人召回军营,也不至于挨个盘问,甚至是让当地知县、老人等一同观瞻吧,如此践踏我等颜面,分明是有损皇家威严……”

张延龄抬起袖子,抽泣一声:“可不是,我们都报上了姐姐名头,结果那纠察队的人说太后的面子算什么,他们不认。如此狂悖之徒,若不狠狠整治,我们兄弟两个倒无所谓,可事关姐姐声威……”

张太后脸色阴沉,却也无法。

纠察队是皇帝所设,直隶属于朱厚照,其指挥使是镇远侯顾仕隆,自己贵为太后也不便私见外臣,更不宜开口惩戒。

可这口气不出,却又不合适。

张太后想了想,开口道:“无妨,本宫会传镇远侯夫人入宫,狠狠训诫一番。”

张鹤龄、张延龄对视一眼,颇是无奈。

让自己丢人现眼的是顾仕隆,找顾仕隆的老婆算账这算什么事……

“太后,尚膳监差人送话,菜已备好。”

“那就上菜吧。”

张太后发话。

移步厅房内,张鹤龄、张延龄含笑,满心期待,家里的厨子总不如宫里的好,何况宫里的多丰盛。

张鹤龄笑道:“太后姐姐有所不知,我们兄弟在兴济吃不好,每日清茶淡饭……”

张延龄附和:“是啊,和那路边乞丐差不多,也就是姐姐最疼爱我们,舍得给我们送上美味佳肴,珍馐无尽。”

张太后心酸不已:“今儿管你们吃好,这六十二道菜品呢。”

尚膳监掌印陶锦先走了进来,行礼之后,安排人上菜,两个宦官提着食盒到了桌旁,拿出了里面的四菜一汤……

张鹤龄看着桌上的菜,手中的筷子多少有些不知何处下手。

这是什么东西?

炒萝卜,炒韭菜?

搭配两大碗青菜,还有一碗葱花豆腐汤?

谁入宫吃这个?

说好的六十二道菜品呢,人呢,菜呢!

张鹤龄当即摔了筷子,一脸阴沉地看着陶锦,冰冷地说:“陶公公,这菜是不是送错了地方,尚膳监如此办事,是不是太不用心了?”

陶锦连忙行礼:“寿宁侯,这正是慈宁宫点的菜。”

张鹤龄、张延龄看向张太后。

张太后看了看桌上的四菜一汤,寒酸得紧。

如此菜品,怎能招待自己的亲弟弟,国之侯爵?

荒唐!

张太后动了怒,厉声道:“来人啊,将这死太监给我拿下,杖责八十!”

最新小说: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半岛的星辰 宿主一身反骨,癫公癫婆颤抖 什么叫羁绊型御兽 我在游戏世界抓凶手 犁汉 诸天轮回转生 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嫁给怪物的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