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阻道者(1 / 1)

翠微峰,仙都皇城。

炎夏的阳炎毫不吝啬地普照大地,热浪翻滚,寻常百姓皆躲在屋内,品尝寒泉瓜果,暂避酷暑。皇城后花园中,古木参天,遮蔽烈日的炙热,石桌之上陈列着各种珍稀灵果,花朵争艳绽放,沐浴在日精月华之中。侍卫们额头上渗出晶莹的汗珠,仍不停歇地穿梭劳作。

此时,祈天殿内,朝廷集议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以抵御夏日炽热,侍童与宫婢手捧千年玄冰置于特制玉器之内,冰气袅袅,弥漫整个殿堂。朱元璋端坐于九五之尊的龙椅之上,面容沉肃,台下群臣低眉顺眼,仿佛犯有过失般战战兢兢。

殿前,赤忠挺立,脸上洋溢着决然之色,手中紧握一封密旨。然而,众多文臣目光中充满鄙夷,频频瞥向他。在这样的诡谲氛围下,竟无一人胆敢开口,只因从殿后望去,可见朝臣们的脊背早已被紧张凝结的冷汗浸湿。

原本平静的小朝会,却被赤忠突如其来的一番言语打破。他提议增加修炼资源税,此举自然引来诸多文臣一致抵触。在他们眼中,太平盛世加重赋税便是暴政。令人惊讶的是,先皇竟罕见地支持这项增收举措,此乃触动了文臣心中那根关于民生的敏感琴弦。他们引经据典,从各个角度阐述增税之弊,诸如“利国利民”、“民贵君轻”之言层出不穷,然而一切争论终归无效。

另一些官员,则与赤忠立场一致,他们家族或宗门中多有涉足商业的修炼世家,增税之举无疑削减了他们的实际收益,因此反对之声亦在情理之中。而支持朱高炽一脉的官员洞悉皇孙殿下的良苦用心,便开始力挺先皇,三方阵营各有图谋,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针锋相对,最终导致眼前这一混乱局面的形成。

坐在那高耸的宝座之上,太上皇渊鉴此刻心中烦躁不已,只因一个小小的商税之事,竟引来了如此强烈的反弹力量,想他身后那位储君登基之后,这群臣工还不知道要闹到何种地步。本欲在今日彻底做好万全之策,他已先一步将那些坚决反对的官员逐一贬黜,却不料仍导致了眼前的纷争局面。

他身为至高无上的修道帝王,却在朝议之上受此制约,实乃修真帝国的一大耻辱。下方群臣见状,皆感受到太上皇的怒意,各自收敛心神,看来今日这商税之事已是板上钉钉。

"陛下,商税对于国家和民众均有重大裨益,近年来,仙宗金库存储屡屡告罄,甚至出现赤字,自立国之初,我朝便秉持着减轻民赋的理念,能减免的税赋尽量减免。"

"然而今时不同往昔,四境平安,仙路驿站遍布整个大明疆域,黎庶生活显着改善,国家开支也随之日益增加。何况,商税专对行商之人定制,并不增加农家之担,此举不过权宜之计,微臣上书直言,实已深思熟虑,请陛下审慎考虑!"

赤忠环顾四周,最终打破殿内压抑的沉默。

渊鉴太上皇闻此言语,亦深深吸一口气,神情稍显舒缓。

"朕亦有此考量,税收之道,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征取商税,一则用于充实东南海疆仙舰队的实力,二则北疆战事正酣,急需金银支援。仙宗金库的消耗逐年攀升,这笔银两若不去筹措,难不成指望尔等填补不成?"

他冷哼一声,目光如炬,直逼那些反对的臣僚:"尔等可知,苏州商业繁盛已极,挤压了农人的生存空间,诸多农户舍弃田地转投商贾,土地荒废无人耕种。"

"朕提出增税之举,便是欲令原本的农户重返田野,确保大明粮仓的充足供应。若再听任事态发展,粮食产量下滑,尔等能够担当得起这等重责吗?"

"陛下!"

一位儒雅的夫子模样的修士走出人群,上前一步。

"微臣以为,此事尚需慎重对待,毕竟大明商贸之繁荣刚刚崭露头角,此时若贸然施压,恐伤及根本。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不可急于求成啊,陛下!"

夫子一语落下,众多文职修士纷纷附和,他们一贯秉承稳健保守的观念。渊鉴太上皇听到此番言论,不禁狠狠地拍了拍龙椅扶手,粗犷的动作切断了他们的议论。

"农人离弃生养他们的土地,我们还在等何时?这些年的事,你们总是说等等再说,结果这一等,就让一个个隐患在大明境内滋生。"

"征收商税,虽为新制,但驿站改革不也是如此吗?且别以为朕不知你们这些旁观者的内心小九九,商人享用驿站带来的种种便利,自然应当缴纳相应的税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再说,征得的税银并非朕一人所用,而是用于充实军队耗费,以及推动天下修炼资源的发展与建设!"

喜欢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最新小说: 犁汉 半岛的星辰 嫁给怪物的祂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诸天轮回转生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 穿越吧,诸天 快穿好孕:娇娇靠生子被大佬独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