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再起(1 / 1)

“王兄,燕齐两国,最新消息。”平原君急色地走入宫廷,有些气喘道。

赵王何问:“燕国彻底输了?”

“即墨一战,田单大破燕军,斩杀骑劫。田单犹如开挂一般,北上收复失地,驱逐燕军。”

“这就是士气啊!”赵王何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感慨道,“当初五国破齐,燕军士气旺盛,乐毅方能连破七十二城。今,燕军即墨城下惨败,士气低落,被齐军一鼓作气驱逐。寡人没想到,乐毅治齐五年,燕军却败得如此快。”

“是啊!”平原君惋惜道,“乐毅差点亡了齐国,却摊上了新燕王这个猪队友。可惜啊!可惜。燕国倾尽全国之力,五年伐齐,化为乌有。”

赵王何也深有感触,叹息道:“的确可惜。”

“臣弟有一事不明。”平原君见赵王何示意他继续说,“齐国势如破竹将燕国驱逐境内,趁势反攻到燕国境内,为何不一鼓作气,打到蓟城,亡了燕国。”

“你啊!看问题总是太简单了。”赵王何道,“齐国能胜,是复国之心。燕国惨败,乃新君浑招不断。齐国战事历经五年,早已经是千疮百孔。齐国能复,已然幸运。若反扑到燕国境内,战线拉得太长,齐国不一定能胜。”

“王兄的意思是说齐国没有力量打到燕国蓟城。”

“燕国有老燕王三十年的底蕴,面临亡国,燕国上下定会摒弃前嫌,同仇敌忾。一旦,战事陷入僵持,对齐不利。至少现在齐国的实力,还不能亡燕。”

“王兄这般说,我倒是明白了。齐国将燕军驱逐境内,再反扑到燕国境内。齐国之举,是对燕国发出警告。”

“不错。”赵王何道,“齐国历经战火,需要稳定的环境,休养生息。燕国惨败,不敢进犯。维持两国战前的现状,是最佳方式。”

只见宦者令缪贤来报,“王上,太傅、蔺上卿来了。”

“快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触胥、蔺相如走了进来,行礼道:“拜见王上。”

“两位不必多礼。”赵王何示意道,“赐座。”

平原君落坐后,与两位拱手行礼,算是打招呼。

赵王何开口道:“齐人驱逐燕人,已经光复齐国。齐国下一步,会不会与我们开战。”

触胥答道:“王上,不用担心。齐国复国,不敢招惹我国。”

蔺相如也道:“齐国驱逐燕军,虽取得胜利,过程也很艰难。如果齐国再招惹我国,就会再次面临燕齐两国的夹击。”

赵王何闻言,松了一口气,“如此说来,寡人的河间地,无忧。”

“齐国不能忍,也只能忍。”平原君信誓旦旦地道,“齐国历经大战,远不及我国。齐国若敢挑衅,一个字打。”

赵王何点点头,问,“燕军败得也太快了吧!寡人估计,燕齐将会陷入僵持,反复争夺要地。怎知,这才过去多久,齐人大胜。”

触胥道:“稷下学宫培养了不少大宗家。齐国能够屹立东方,是有原因的。”

赵王何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又问:“燕国新败,燕王派使者来请乐毅归国。乐毅,会不会走。”

“不会。”触胥见众人看着他,给出分析,“燕王换将,已寒乐毅之心。齐国复国,伐齐,已经功败垂成。乐毅是有傲骨的人,岂会回去。”

赵王道:“齐国驱逐燕国,真的不会与我们争夺河间。”

“不会。”触胥道,“赵国国力远胜燕国,现在的齐国不敢惹。其次,乐毅客赵,对齐国有很强的震慑力。齐国若来争夺河间,就会有以赵为首的第二次诸侯合纵伐齐。为了大局,齐国会选择忍。”

“听太傅之言,寡人茅塞顿开。”

“王上,臣入宫,还有一件事。”

“太傅请讲。”

“我在邯郸碰到了一个人,他是楚人庄辛。”

“庄辛?”

“他与屈原一样,敢于直谏。但,屈原性格刚烈。此人,有智谋之称,见微知著,能预料祸事。他曾以犀词劝谏傲慢自大的襄成君。”

“此人,寡人听说过。庄辛徒赵,太傅觉得有何不对。”

“我与他饮酒,得知,他来赵国,是为了避祸。”

“避祸?”赵王何感到惊讶,“谁要加害他。”

“非也!非也。是他主动离楚入赵。”触胥见众人一头雾水,续道,“他啊!胆子够大。面责楚王,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自危!”

平原君闻言,看了赵王何一眼,心想:“有胆色。”

“寡人好奇,庄辛是如何对楚王说的。”赵王何也想有一位这样敢说真话的人,来指摘自己的过失。一时间,赵王何对这个人来了兴趣。

“他说,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为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蔺相如意味深长地说:“楚王好脾气,被这样说,还不生气。”

“楚王也是人,被臣子这样说,哪有不生气。”触胥知道蔺相如话中的意思,若是有人敢这样对赵王说话,估计会挨揍。

平原君接话道:“楚王听后,说了什么。”

“楚王怒斥,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

“庄辛又是如何回。”蔺相如虽懂得随机应变,但,也想知道,身为臣子,如何应对主上之怒。

“臣,见其必然者,非敢以为国袄祥。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哈哈哈。”赵王何笑道,“楚王有这样的臣子,何其幸。唉!可惜啊!楚王居安不思危,容不下这样的臣子。”

触胥深深叹了一个气,“楚王气量大点,屈原也不至于被流放。楚国也不至于被秦欺辱。”

这时,出使秦国归来的使者楼佘归来,请求入见。

赵王何见了楼佘之后,简单嘘寒问暖,直接进入主题,问:“秦国有何异动。”

“秦国正在厉兵秣马,不久将会有战事。”

赵王何问:“秦国将会攻打哪国诸侯。”

蔺相如道:“我国与秦国渑池会盟,结束三年之战。秦国不会进攻我国。”

赵王何见不会与秦再次开战,又问:“秦莫非要欺辱韩、魏。”

“臣认为不是。”楼佘道,“臣认为应该是楚国。”

赵王何问:“何以认为。”

“秦王将白起回调,并让大量将士驻扎在秦楚两国边境。巴蜀的秦军,也整顿军备。种种迹象表明,秦国将会对楚国有大动作。”

“果真如此,秦楚不久将会有大战。”赵王何若有所思道,“难怪秦王与寡人渑池会盟,受蔺相如欺,也选择忍。秦王伐楚,急着与我们和解,是为了免遭楚赵两国南北夹击。”

触胥也道:“看来,楚国将会有大祸事。”

赵王何问:“秦国打楚国,我们该做什么。”

蔺相如道:“就让秦楚两国打,空耗国力。我们应该休养生息,以壮国力。”

楚胥也道:“蔺相如言之有理。我们伐齐、抗秦,国力疲惫。趁着燕齐僵持,秦楚交战,休养生息,以存国力。待天下有变,我们图谋而动。”

“好。”赵王何道,“就这么办,齐国将会成为我们的对手。”

蔺相如道:“王上不必忧虑,田单复齐,也没那么容易。”

“哦。”赵王何问,“蔺上卿何出此言。”

“田单即墨败燕,势如破竹拿下临淄等城,却在攻聊城受阻。后来,齐国又出现了一个人,叫鲁仲连。他箭书下聊城,天下闻名。”

平原君接话,“聊城,我知道。它内城外廓结构,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大道由南门出入,易守难攻。据闻,守聊城的将领,正是跟随乐毅伐齐的乐英。乐英因骁勇善战,被乐毅安排驻守聊城。田单遇上乐英,久攻不下,却被鲁仲连一封书信逼得自杀,怪事了。真好奇,鲁仲连写了什么。”

赵王何也想知道,忙问:“鲁仲连乃何许人也,怎会有如此本事。”

触胥道:“鲁仲连乃齐国聊城人,通晓百家,善纵横之术,是稷下学宫的名士。你们不知晓他,是因为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能箭书下聊,足见其才。”

“原来如此。”赵王何感叹道,“前有王蠋国破不降以死激励国人,后有鲁仲连事了拂衣去。齐国有强大的底蕴,想要灭之,太难了。”

一月后,平原君快步跑进王宫。赵王何正在用膳,看他急冲冲的模样,问,“秦楚开战了。”

平原君点了点头,“已经开打了。”

“好啊!好啊!”赵王何放下手中的筷子,乐道,“秦楚乃猛虎,一旦开打,皆有一伤。若是两败俱伤,那就更好了。”

“秦国的战力,我们有目共睹。楚国自从楚怀王大战诸侯后,二十年不曾发生大战,其战力未可知。秦国和楚国开战,秦国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

“谁输,谁赢,对我们而言,意义不大。”赵王何道,“寡人想看到的是秦楚两败俱伤。”

”如此,天下将变。“

”是啊!风云将起,天下骤变。秦、楚开战,天下也将发生变化。“赵王何走出大殿,望着风起云涌,”天下,风波又起了。“

最新小说: 万历新明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风起大兴 坑王小传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再世潘金莲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春天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