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赵惠文王传 > 渑池之会(中)

渑池之会(中)(1 / 1)

渑池,地处西河以东,宜阳以西。其名,源于古水池地名,以池内注水生黾,因为得名。上古时,渑池属于豫州。西周时,归洛阳。春秋时,属于有小霸王之称的郑国。战国初期,韩国灭郑,渑池纳入韩国势力范围。

秦国将地点选择在韩国的渑池,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向赵国释放和谈的诚意,促进两国和平。其二,是为了敲打韩王咎。

渑池离邯郸较远,赵王何出行,选择了一条最佳线路。赵王从邯郸,过漳水,西进太行,抵达上党。然后,一路南下,借道韩国,抵达渑池。

咸阳离渑池,路途较近,故而秦王稷早几日抵达渑池。

话说,魏冉得知赵国来渑池会盟,一路舟车劳顿,赶回咸阳。秦王稷没想到魏冉去了一趟邯郸,议和变成了会盟。

秦王稷问他,“魏相主张议和,怎么变成秦赵会盟。”

魏冉语调平稳,“臣,是奉太后的意思。”

秦王稷被这句话堵得一句话也说不来。他虽贵为秦王,却被芈太后处处掣肘,军国大事,自己也做不了主。秦王稷善于隐忍,不露声色隐了下去。与赵国会盟,他身为秦王,自然要前往。如此,他从秦国朝臣受到的委屈,将会发泄在赵王身上。

秦王稷继位以来,与诸侯会盟这种事,没有少干。尤其是与楚怀王武关会盟,秦王稷恶名传遍诸侯。从此,诸侯皆言秦,无信义。

齐国亡宋,秦王东进攻秦。先与楚国,会盟宛城。再与赵国,会盟中阳。中阳会盟,赵秦达成共识,共同出兵伐齐。渑池之会,成为秦赵两国时隔多年的第二次会盟。

一近臣问:“王上,我们已经到达三日,赵王还不出现。莫非赵王畏秦,不敢来了吧!”

“哈哈哈。”秦王稷笑道,“若如此,我们可以从赵国哪里得到更多的东西。”

又一近臣问道:“赵王继位至今,除李兑,稳朝纲,东攻齐,南打魏,北与燕交好,西与秦战。赵王在王上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秦王稷嘲讽道:“赵王懦弱,天下诸侯尽知。若非,赵雍胡服骑射留下的底蕴,赵国早就衰败。一个弑兄囚父的人,能是什么人。”

又一名大臣接话道:“王上所言不错,赵雍以一人之力,推行胡服骑射,先灭中山,再破北胡,拓疆数千里。如此英雄,却落得沙丘惨死。可惜啊!可惜。一代雄主,竟落得这般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寡人和燕王,还多亏了赵主父相助之恩,才得以继位。”秦王稷想起二十年前的往事,摆手道,“赵王,到哪里了。”

这时,一名斥候来报,“王上,赵王等人抵达赵韩边境,午时将抵达渑池。”

“好。”秦王稷抖擞精神,“诸位,赵王来了,我们该准备了。”

“喏。”前来参加会盟的大臣齐声道。

“王上,前面就是韩国境内,末将不能相送。”廉颇率领五万精兵跟随赵王前去会盟,以免秦王背信弃义。

“廉将军一路辛苦。”赵王何来到边境,那颗心紧张了起来。踏入韩境,等待他的是未知。

“臣将大军驻扎于此,提防秦王耍诈。”

“一切拜托廉将军了。”

“王上,臣有句话不知当讲否。”

“廉将军有话,直言。”

“王上此行,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王上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

“廉颇,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随行的大臣问道。

赵王何闻言,也是脸色不喜。他前去会盟,却被逼着另立新君。

“王上息怒,臣也是为赵国长远考虑。”廉颇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冲撞了赵王,又道,“臣,是不想重蹈楚国的覆辙。”

公元前300年,齐国邀请韩、魏三伐楚国,楚国垂沙大败,主将唐昧战死。楚怀王为了打破僵局,前往武关与秦国会盟。秦王稷使诈,扣押楚怀王。此时,楚国的太子质于齐,楚怀王扣于秦。偌大的楚国,群龙无首,陷入内忧外患。此事,年代不远,廉颇等人皆知。

廉颇言下之意,是断绝秦国的念想,为赵国长远考虑。然,赵王何闻言,廉颇希望他会盟不能归。

蔺相如发现了赵王何微弱的变化,出言宽慰道:“王上,秦国向来无信。此番会盟,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怕秦王欺诈,赵国依旧能够反击。”

随行的大臣,也道:“廉颇和蔺相如言之有理。”

“好。”赵王何看着这些大臣,“寡人前去会盟,三十日若不能归,立太子为新王,以绝秦王之念。”

“王上,圣明。”众人起身道。

赵王交代完后事,毅然踏上了前往会盟之路。

“末将公孙瓒奉韩王之命,护送赵王前去会盟。”

“有劳公孙将军,为寡人带路。”

话说,韩王咎听闻秦赵两国将要在渑池会盟,内心极其不爽。然,韩国弱小,又没有发言权。

公元前296年,韩襄王去世,公子咎夺位成功,成为韩国的王。伊阙之战,韩国被秦国击败,再无力与秦争锋。韩王咎继位这些年,年年被秦国打,被迫割武遂两百里。

这几年,秦国伐齐,与韩国多次会盟。再加上秦赵打了三年,韩王咎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

秦赵两国会盟,选择在渑池,他做为东道主,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发生了意外,韩国就会遭到秦、赵的打击。韩王咎只希望秦赵会盟,能够顺利进行,莫要给自己留下麻烦。那怕秦王使诈,扣押赵王,韩王也要表示,与自己无关。

“公孙将军,还有多久才能抵达渑池。”蔺相如进入韩境后,一路南下,见韩地崎岖,适宜防守。面对诸侯入侵,韩王利用韩国的良弓劲弩把守险处,诸侯不得进兵。可惜,武遂两百里割给了秦国,少了一道屏障。

“我们已经过了太行,按照我们现在的行军速度,今日午时,就能抵达。”

“多谢公孙老将军。”蔺相如回礼道,“吾王前去会盟,一路辛苦公孙老将军了。”

“能为赵王引路,荣幸之至。”公孙瓒颂道,“赵王不足三十,却有胆有识,竟敢前往渑池会盟。”

蔺相如叫苦道:“秦王相邀,吾王不去,只会遭天下人取笑。公孙老将军,吾王迫于无奈,不得不去啊!”

“唉!”公孙瓒叹息道,“遥想我三晋男儿,立国前后,打遍天下诸侯,是何等英雄。如今啊!却落得被秦人欺负。”

“公孙老将军说得对。”蔺相如感同身受,“前有魏文、武二侯,占河西上郡,秦近百年,出不了西河。哀侯灭郑,昭侯变法,数十年诸侯不敢侵韩。那时的三晋男儿只要联手,无敌于诸侯。”

“哈哈哈。”公孙瓒笑道,“蔺相如,你还知道这些。”

蔺相如说的这些是三晋的辉煌。魏文、武二侯,三晋和睦,无敌诸侯。可惜,魏惠王后,三晋再难和睦。哀、昭两侯,是韩国最辉煌的时代。宣、襄二王极力发展国力,却难以招架魏、秦、齐、楚四国进攻。唯有赵国与韩国关系,还算和睦。

“蔺相如没事,就爱看点书,读点史,记住先祖曾经的辉煌。”

“读书好,读史更好。”公孙瓒转过话来,“赵氏有抚养韩氏之恩,韩氏有救赵氏之德。韩氏和赵氏向来相辅相成,韩国和赵国,应该世代友好。”

“这是自然。”蔺相如要的就是这句话,如此,应对突发情况,多了一个盟友。

公孙瓒对蔺相如充满好感,称赞道:“肃侯征战诸侯,主父胡服骑射,赵国傲立诸侯。秦国打了赵国三年,赵国立于不败之地。东破齐,得河间。林下围秦,以助魏抗秦。今,围秦于马陵,败其军。我韩国,何时才能不败于诸侯。”

蔺相如明锐地抓住信息,问,“韩国遇到什么麻烦。”

“襄王去后,吾王继位,连连遭到秦国入侵。韩国地狭民寡,伊阙败后,我们割秦武遂百里。唉!若继续割,韩国危矣!”公孙瓒又道,“赵国何其幸啊!邯郸劫难,赵肃侯重振雄风。赵主父推行胡服骑射后,亡中山,击三胡,战诸侯,插手秦国内政,将赵国推向强国之列。如今的赵王,更有其父之风。哪像我韩国,除了挨打,就是割地。唯独这几年,韩国日子才好过些。”

“公孙将军莫要这般说。”蔺相如鼓舞道,“韩国隐忍不发,定能重拾先祖辉煌。”

公孙瓒摆手道,“难啊!如今大势明了,韩国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就已经知足啦。”

“公孙老将军勿要忧心,只要三晋精诚团结。中原之地定有三晋男儿安身立命之地。”蔺相如这番话是有意给公孙瓒释放友善的信号。

“蔺大夫所言甚是。三晋男儿,定当团结。”公孙瓒奉韩王之命前来护送,也是为了向赵国传递友善的信号。今,蔺相如这般说,他甚是高兴。

“等会盟结束,公孙老将军若来邯郸,蔺相如定要请你喝酒。”

“若有那一天,定与蔺大夫一醉方休。”

蔺相如道:“君子协定,一诺千金。”

说话之际,赵王等一行人已经接近渑池。为了避免秦国误会,公孙瓒说道,“往前三里,就是渑池。我护送任务,就结束了。”

蔺相如知道对方表达的难处,忙谢道:“一路多谢公孙老将军。”

公孙瓒压低声音道:“秦人善诈,尔等小心。我就在此地,等候诸位归来。”

蔺相如道谢之后,便离开。往前行三里,就是会盟地:渑池。

“赵王赴约,前来会盟。”赵国使者高声喊道。

顿时间,鼓声大作,响彻云霄。

最新小说: 再世潘金莲 坑王小传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春天的抵抗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风起大兴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万历新明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