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赵惠文王传 > 白起拔石城

白起拔石城(1 / 1)

白起命副将公子延攻下蔺城,继续东进,攻打赵国离石。离石,位于大河以东,是赵国西部一座险要。它地处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高而宽,西低而窄,境内山多川少。吕梁山纵贯南北,为之屏障,地形复杂。这里是秦晋交通要冲,是华北通向西部的重要中枢。

赵肃侯时,公子疵战死。赵武灵王时,离石守将公子庄阵亡。秦赵两国反复争夺,皆有损伤。今,离石守将叫蔺晋,是赵国的一名老将。

秦国突袭,攻破蔺城。蔺晋得知,一边加固离石的城防,另一边利用地势,对秦军进行阻截。秦军被袭扰,又不熟悉赵地,伤亡惨重。蔺晋没有力量将秦军赶下黄河,收复失地,却将秦军抵挡在离石以西。

白起拿下祁城,继续北上就能抵达赵国旧都晋阳。赵简子时,为了子孙安危,在封地建城。董安于据险筑城,因该城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在晋水之阳,取名晋阳。赵襄子时,赵氏依靠晋阳城为依托,与知、魏、韩三家大战。三家以水攻,却不能坏其城。最终赵氏以弱胜强,为三家分晋打下基础。进而,晋阳城有个固若金汤的美誉。

赵氏建国之初,以晋阳为根据地。随着,赵国历代国君,向东发展,晋阳也是赵国的旧都,有很大的自主权,是赵国三都之一。

白起见公子延大军,离石受阻,不能东进。自己手中这点兵力,又很难攻破晋阳。若攻晋阳,秦赵战事定会升级。秦国高层,显然是不想与赵国开战。

白起见不能攻晋阳,便将作战目标定在石城。

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为了提防魏国,采取守势,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征发民役在南部边界修筑长城。为减少工程量,尽量利用既有地形地物。这道长城,东起太行东麓,沿漳水北岸向东,止于肥西岸,长四百里。由于,这道长城位于赵国南界,被称为南长城。又因长城沿漳水、滏水堤防扩建而成,故又称漳滏长城。长城东段为平原,西段为山地丘陵。

石城位于西段,是一座重要的关隘。

白起攻石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做出攻邯郸之势,二是声援魏军。

话说,赵、燕、魏围秦于林。秦军撤军,大梁解围,燕、赵东归。魏王遫不敢惹秦,却盯上了齐国这块肥肉。然,诸侯合纵伐齐之前,诸侯有约,瓜分齐地,各凭手段。魏国攻打宋国境内的齐军,而宋国富裕之地陶,被划分给秦国。

魏王得地少,又被秦军欺负,如今,齐国是待宰羔羊。赵、燕、楚,伐齐,得到了很大地盘。就连鲁国,也攻破齐国徐州。魏王分齐地少,变将魏国的手伸向齐国。魏王这种行为打破了诸侯划定的势力,与燕赵摩擦不断。最终,发生战火。

燕、赵助魏,魏不感恩,却破坏三国盟约。燕、赵,岂能忍。赵王和燕王为了给魏王一个教训,以乐毅为将,率领燕赵联军攻打魏国伯阳。伯阳,位于漳河北岸,被赵国视为眼中钉,一直想拔出。于是,赵王派兵与乐毅共同伐魏。

“王上,大事不妙。”平原君急色匆匆,来到内殿。

“秦国攻到晋阳?”赵王何很是吃惊,误认为秦军攻势太猛,已经打到了晋阳。

“晋阳,还在我们手中。”

赵王何闻言,松了一口气,问,“胜弟,何事慌张。”

秦军攻破蔺、祁,其进军路线,让赵国很多朝臣认为秦军的战略意图是晋阳。晋阳若失,赵国上党、雁门、云中就会和邯郸失去联系。赵国要做好全面与秦国开战的准备。

“据斥候来报,秦军攻我石城。”

“石城。”赵王何精神紧绷,走到堪舆图,用心察看,“秦军攻石城,是想干什么。”

平原君不安道:“王兄,石城位于南长城,向东能够直达邯郸。秦军意图,会不会直扑邯郸。”

“不会。”赵王何沉思少许,“秦军没有力量灭我赵国。”

“那秦军是想做什么。”平原君不解地问。

“来人,去把太傅、宗正、大司寇、韩徐为喊来。”宦者领命正准备离开,却听见平原君问说,“王兄,还有一个人。”

“谁。”

“蔺相如。”

“寡人怎么把他忘了。”赵王何忙道,“把蔺相如也喊来。”

宦者令缪贤领命,快步走出内殿,招来八名宦者,前去邀请大臣进宫。半个时辰后,重臣陆陆续续抵达丛台宫明殿。蔺相如见来的人身份高贵,而,他却能够以上大夫身份参加这次会议,足以见得完璧归赵,让他得到赵王的器重。

“斥候来报,秦军攻我石城。诸位,你们怎么看。”赵王何见大臣都来了,率先发问。

蔺、祁沦陷在前,今,秦来攻石城。朝臣见战事扩大,议论纷纷。

太傅触胥见赵王何的眼神看着他,回道:“臣认为,秦国攻我石城,是佯攻。”

赵王何问:“太傅,何以见得。”

“秦军攻破蔺、祁,应该趁势拿下晋阳,切断我们和云中、雁门等郡联系。秦军向东攻我石城,看上去是为了邯郸而来。实则,另有他意。”

赵王何想了想,问:“秦军这样做是为何。”

“声援魏国。”触胥拿出自己的判断。

“太傅的意思是说,秦魏结盟?”平原君问。

“极有可能。”触胥思忖少许,又道,“魏王被秦国欺,敢怒不敢言。今,魏王又盯上了齐国,与燕赵摩擦不断,引发战火。魏国一国之力岂能对抗燕赵,故而 ,只能联合秦国。”

“魏王就是这样报答我们。”赵宗怒色道,“若不是我们救援魏国,秦军早就打到大梁城下。”

“此事,我们不必过渡介怀。助魏抗秦,也没错。”触胥道:“诸侯相交重利,魏王也如此。”

“太傅所言及是。”韩徐为问,“乐毅从魏入燕,对魏有好感。只可惜,魏王做事过头了,招致乐毅移师伐魏。燕国想要亡齐,也太难了。”

“伯阳战况如何。”话说,魏王被秦欺负,为了找回损失,觊觎齐地。与燕赵摩擦不断,最终引发战事升级。乐毅移师,攻伐魏国伯阳。伯阳,位于漳河北岸,被赵国视为眼中钉。魏国与燕赵摩擦,赵国君臣皆怒,响应乐毅伐魏。

平原君接话:“伯阳城坚固,又有大量魏军驻守,很难啃下。”

“乐毅连临淄都能拿下,区区伯阳安能阻挡。”赵宗嘲讽道,“是魏军战力太强,还是乐毅不想拿下。”

“乐毅亡齐之心,不用怀疑。”触胥道。

赵王何问:“燕国在齐国的战况如何。”

一近臣道:“乐毅不足六个月,攻破齐国七十城。如今的齐国只剩下即墨、莒。前不久,即墨太守战死。”

赵宗叹口气道:“说来也奇怪,乐毅势如破竹攻破临淄,占领七十城。却拿不下即墨和莒。”

众人闻言,也跟着点头。

乐毅攻不下即墨和莒,皆言乐毅治齐,藏有私心,想要自立为齐王。就连燕太子也有这个念头,却被燕王鞭笞。或许,只有燕王相信乐毅无私。

“这也不能怪乐毅啊!”触胥轻叹道,“齐强燕弱,乃不争的事实。齐国被诸侯所破,国力大衰。可,面对亡国,齐人怎能不反抗。即墨和莒,是齐国的别都,想要拿下,哪有那么容易。”

“燕国之力有限制,还有楚、秦、魏诸侯捣乱。燕国内部怀疑乐毅有异心。乐毅既要伐齐,也要治齐,又要周旋诸侯,还要应对国内的舆论。乐毅,的确很不容易。”赵王何眸色涌出怜惜,感叹道:“如此复杂的局势,乐毅不仅能够治理齐国,还能周旋诸侯。乐毅,不愧有王佐之才。”

“秦国伐我,是为了声援魏国。臣估计,秦国这般做,不过是为了离间魏、赵、燕三国的关系。”触胥换了一口气,又道:“战场局势,很复杂。”

韩徐为道:“怕什么。燕赵战魏秦,有何惧。”

平原君道:“燕国重心在齐国,我国应对秦、魏,胜了,也会受损。”

赵王何沉思少许,问:“如何破局。”

“王上不用过度担心。上党地势险峻,秦想攻占,哪有那么容易。”触胥见赵王何神色紧张,宽慰道,“我们攻下伯阳,秦必退。眼下,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垮魏国。”

“蔺相如,你是什么想法。”赵王何见蔺相如不发一言,将目光看着他。

“臣,认可太傅的主张。”蔺相如参加会议,因为身份不高,故而保持沉默。赵王何问话,他就要答。

赵王何见他没有畅所欲言,想必是有所顾忌,将目光看着众人,“如此看来,我们不仅要打垮魏国,还要注意秦军动向,以防秦军破石城,直扑邯郸。传令下去,与秦国打,绝不服软。”

三日后,赵王何得到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燕、赵联军攻破魏国伯阳,魏王求和,承认燕赵对齐国的占领。坏消息是秦国攻破赵国石城。

石城陷落,赵王何为了避免秦军直扑邯郸,调回廉颇,前去阻截秦军,收复失地。然,廉颇大军尚未离开邯郸,上党太守石末送来书信,告知赵王何,秦军撤军,已经收复石城。

话说,秦军攻打赵国石城。白起利用夜色掩护,发动突袭。尽管,石城占据地利,奈何秦军势众。石城守将石庸,立战而亡。

“国尉,好手段,末将佩服。”一名将士高兴地来到白起面前。

白起神色没有半点高兴,感叹道:“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果真名不虚传。三千将士,竟然能够阻挡我军数日进攻。”

“赵卒再厉害,也没有我大秦将士厉害。”

“国尉,下一步,我们是否继续伐赵。”另一名部将问。

“不必了。”白起道,“魏国伯阳已经丢了,我们和赵国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国尉的意思,是不打了。”秦国宗室公子延问。

白起答:“我打算对赵国来一次突袭。”

公子延闻言,大笑:“国尉准备突袭何处。”

“这里。”白起来到用羊皮制作的地图,指着上面的一点。

“光狼城。”公子延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那座城,“我们从这里到广狼城,不仅路途遥远,还是孤军深入。国尉,这可是兵家大忌。”

“这样打仗,才够刺激。”白起唇角勾起诡谲的微笑,“赵国认为我们不敢打,我们就打给他们看。赵军能够孤军深入在齐地作战。我们又何尝不能进入赵国腹地。”

“痛快!痛快。”诸将跟随白起作战,战意高昂。毕竟,伊阙之战,让这些将领对白起心服口服。白起当即下令,撤出石城。

“秦军拔我蔺、祁,没有加大攻势。今,拔我石城,又撤军了。”赵王何看着手中的捷报,纳闷道,“秦军想要干什么。”

一人道:“秦军伐我,不过是想牵制我们。他们不敢与我们全面开战。”

另一人也道:“秦军威武,我赵氏男儿也不弱。”

“秦军不找我们麻烦,我们可以腾出手来,攻伐齐国。”大司寇赵宗道,“臣认为我们应该集中兵力,攻伐麦丘,将河间地与赵国连成一个整体。”

“嗯。”赵王何也认可这个方案,“廉将军。”

“末将在。”

“这件事,寡人就交给你了。”

“喏。”

最新小说: 风起大兴 再世潘金莲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万历新明 春天的抵抗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坑王小传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