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1 / 1)

赵王何以车二十乘,送蔺相如西进咸阳。蔺相如领命,从邯郸南下,途径大梁、新郑,一直往西,抵达秦河东郡。秦国守城将领得知,蔺相如是为秦王送宝玉,派出精兵护送。西行百里,抵达函谷关,进入河西郡,再行百里,咸阳城出现在蔺相如面前。

蔺相如驻足,看着这座城池,感慨良久。谁能想到这个西部边陲的秦嬴,能够做大做强,傲世诸侯群雄。遥想当年,嬴秦,不过是被诸侯嘲笑马夫的后代。如今,却令诸侯谈秦色变。

蔺相如对着身边的人,吩咐几句,便抵达咸阳城下。

守卫咸阳城的秦将史秦上前喝问:“来者,何人。”

蔺相如语调稳重,“我乃赵国使臣,奉赵王之命,前来送和氏璧。”

史秦早就接到秦王命,要恫吓赵王使臣,以壮秦威。有意,为难道:“请赵使下车检查。”

蔺相如见其他车辆不查,却只查自己,端坐不动,问:“你们秦人,为何只查赵国。”

史秦看着刚过去没有盘查的车辆,抬高音调,狡辩道,“一律检查,例行公事,不是针对赵国。”

“为何不查其他车。”蔺相如指着先后进入咸阳城十辆马车。

史秦解释道:“他们是秦人,不用查。”

“非也!”蔺相如看出秦人的用意,“赵国乃大国,我乃大国使臣。我身边护送是秦人,你还逼我下车盘查,实乃羞辱。既然如此,咸阳城,我不进也罢!”

蔺相如说完,命令车夫,调转马车便走。

史秦没想到赵使会如此刚,不知所措。让赵使进,没能完成秦王之命。不让,赵使走,秦王也会怪罪。正在他发愁时,只听见一人喊道:“赵使莫怒。”

来者正是秦王身边的近臣商阙。

蔺相如正色道:“你们如此待我,岂能不怒。”

商阙笑道:“赵使是来给王上送宝玉,不用查了。”

蔺相如纠正道:“我非给秦王送宝玉,而是秦王拿十五城与赵王换玉。我啊!不过是跑腿的。”

商阙见言语占不到上风,对着史秦道,“还不快放行。”

史秦连忙让出一条路,放赵国使者进城。蔺相如沿官道而行,商阙同陪,来到宫城。只见,宫城正门紧闭,开了侧门。

“赵使,按照秦律,需要下车步行。”

蔺相如依言下车,却驻足不前,笑道:“听闻秦人乃蛮夷,不通中原礼节。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商阙语调不善:“赵使之言,乃何意。试问,秦国没有亏待你。怎能,出此言。”

“齐人晏子入楚时,楚人不开正门,而开侧门。晏子言,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蔺相如指着打开的门,“我乃赵使,怎能从此入。故而,说秦不通中原礼仪。”

商阙见言语没占据上风,只好命人打开正门。

蔺相如步态从容,从正门而入,无不彰显大国使臣的风范,来到章台宫。

话说,秦国建都咸阳后,在章台建筑宫殿,称之为章台宫,位于渭水之南。随着秦国发展壮大,章台及渭水南岸诸宫殿,成为秦王处理政务和起居重要场地。

秦王稷趁着楚国被诸侯击败,以武关会盟,欺诈楚怀王,并将楚怀王囚禁章台三年之久,直到死去。如今,秦王稷打算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释放一个信号:你来了,小心回不去。

“宣,赵使蔺相如朝见。”一波又一波声音,传到章台宫外。

蔺相如修整仪表,步履稳健,双手捧玉进入殿中。

蔺相如每走一步,暗中察看大殿内的情况。大殿内有很多朝臣,还有甲衣之士。秦王稷一身王服,却看不出王者之威,身边还坐着妻妾。以城换壁,这般重大事件,这种场合,还有妻妾。蔺相如推断,秦王只想要和氏璧,不会拿城交换。

“外臣蔺相如,奉赵王之命,西进入秦,以壁换城。”蔺相如面对秦人,并无畏惧,声若铜钟,回荡在整个大殿。

“这里面装着的宝玉,莫非就是天下传闻的和氏璧。”秦王稷见蔺相如双手捧着一个精美的盒子。

“正是。”蔺相如道。

“快拿来给寡人瞧瞧。”秦王稷神色有些激动。

一旁的宦者会意,连忙下去,来到蔺相如面前,低着头,双手打开。蔺相如将手中的盒子送了过去,宦者接过盒子,转身来到秦王稷面前,躬身呈上。

秦王稷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盒子,这里面装着的宝玉,就是天下传闻的至宝和氏璧。如今,他终于能够收入囊中。秦王稷拿过盒子,小心翼翼,轻慢放在案几上。秦王稷打开盒子,只见一块美玉,出现在他的面前。秦王稷神色大喜,伸手拿起美玉观看,“皆言,和氏璧,乃天下美玉,价值连城。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恭喜王上。”秦臣高呼,“王上万岁。”

“王上,妾,也想看。”坐在左边的一名美妇,娇声道。

“哈哈哈。”秦王稷随手递给她,“给你。”

“妾,恭喜王上,喜得美玉。”那妇人拿起美玉,惊叹连连。她惊叹不是美玉本身,而是在争宠,有意向秦臣展示自己在秦王心底的位置。

“王上,妾,也想看。”坐在右边的美妇,也发出温柔之声。

“好,好。”秦王稷从左边那名美妇手中取过和氏璧,“给你看。”

“妾乃楚人,曾听闻和氏璧的由来。楚人曾言,得和氏璧者,称天下。”那妇人恭喜道,“今,王上得此玉,天下诸侯定会以秦为尊,来咸阳朝拜。”

“哈哈哈哈”。秦王稷发出爽朗地笑声。

“王上,臣,也想观看。”说话者,正是魏冉。

“你想看,拿去便是。”秦王稷有意太高声音,“朝臣皆可以观看。”

“谢,王上恩典。”秦臣大声道。

秦臣相互传递,认真观看。绕了一圈,又绕到秦王手中。

秦臣高呼:“王上万岁。”

蔺相如身居大殿,见此状况,内心极为不满。然,和氏璧在秦王手中,他要极力克制,不能将不满的神色流露在外。秦王无诚意,还戏弄他,他要拿回和氏璧。很快,蔺相如想到了一个办法,上前一步,关心地问道:“秦王,此玉,如何。”

“价值无双。”秦王稷拿起美玉,一边仰头观看,爱不释手。另一边,不断称赞。

蔺相如语调平稳,露出惊讶之色:“秦王,看了这么久,可有发现。这块和氏璧上,有瑕。”

“哦。”秦王稷仔细打量,“寡人见玉完美,何处有瑕。”

“请让外臣指给秦王看。”

“快来指给寡人看。”秦王稷得到这块美玉,自认为价值连城,怎知玉中有瑕,自己却看不出来,只能让蔺相如为他指出。秦王相信,在这里,蔺相如也不敢耍什么心眼。

蔺相如上前,恭敬地接过和氏璧。随后,蔺相如神色一变,往后退几步,身体倚靠在大柱上。突如其来的变故,令秦王稷有些看不懂,忙问:“赵使为寡人指玉有瑕,为何如此。”

蔺相如持玉,怒发冲冠道:“秦王想要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议,朝臣皆言,秦人贪得无厌,又无信义可言。秦得宝玉,也不会交换城池。故而,赵臣商议,不能送。”

“外臣认为,布衣相交,尚知不可欺,何况大国之交。怎能因一块宝玉,引发秦赵交恶。故而,赵王斋戒五日,派我捧璧入秦,拜送国书。”

“赵王这样做,是尊重秦国的威望,以表敬意。我来到秦国,秦王在普通大殿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玉后,传给姬妾观看,如此戏弄我。我看秦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宝玉。秦王若要逼我,我的头同宝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手持宝玉,斜视庭柱。只要秦王敢逼迫,就向庭柱撞去。

秦王稷不想错失美玉,也不想被朝臣看笑话。此事传出去,脸面何在,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声。于是,秦王稷为了稳住对方,连忙道,“赵使莫怒,寡人得壁,一时间高兴,忘了礼节。”

“将堪舆图拿来。”秦王稷一边尽力安抚,另一边大声喊道。

主管官吏闻言,连忙送上堪舆图。秦王稷手指随着地图滑动,“这里到这里,都归赵国。”

蔺相如早就看穿了秦王稷的伎俩,也知对方没有半点诚意。秦王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用欺诈手段,想要稳住他,进而夺取和氏璧。他若信了秦王的话,交出和氏璧,赵国也得不到城池。

秦王演戏,蔺相如也作陪说道:“和氏璧是天下人公认的至宝。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秦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稷见蔺相如视死如归,不好过于强逼,只好答应斋戒五日,备九宾之礼。

蔺相如持壁回到馆驿,想着和氏璧在自己手中不安全。为了不辜负赵王之托,也预防秦人夺壁。蔺相如想了一个办法,让随从衣褐,怀其璧,从径道,悄悄地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这时,蔺相如已经有很好的觉悟。一旦秦王得不到和氏璧,势必会怒。而他,离死不远矣!而他,已经做好了死在秦国的准备。至少,他没有失掉臣子的本分,不负赵王。

秦王稷按照蔺相如所说,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派出使者前去相迎。

蔺相如从容而去,见秦王以最高礼仪相迎,此刻,他很满足。那怕死,也值得。毕竟,中原使者何曾在秦国享过九宾之礼。而,他蔺相如竟然能够让秦王听他的。虎狼之国,也不过如此。

“寡人按照赵使所言,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秦王稷见蔺相如没有捧着和氏璧,问道,“今,寡人欲割十五城于赵,怎不见和氏璧。”

“哈哈哈。”蔺相如大笑。

“你笑什么。”

蔺相如深知难逃一死,临死之前,定要畅所欲言,数落道:“秦国从秦穆公至今,有二十一位君主,没有一位君主守信。天下诸侯皆言,秦国无信。我怕被秦王所欺,有负赵王。所以,我让随从从小路,护送和氏璧归赵。此时,和氏璧已经回到赵国。秦王若真想要和氏璧,就要先割十五城给赵国。赵得城,定不负约,和氏璧入秦。”

秦王稷愤怒道:“蔺相如,你好大的胆子,敢欺辱寡人。你就不怕寡人杀了你。”

“外臣欺秦王,其罪当诛,臣请汤镬。”蔺相如视死如归,“秦王若想得到和氏璧,就要好好想想。”

秦臣没想到眼前这个赵人,不怕死,还敢戏弄秦王,皆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他们都将目光看着秦王,看他如何收场。

“蔺相如,你敢戏弄寡人。”秦王稷愤怒之极,“来人,将他丢进汤镬。”

五名甲衣之士走了进来,叉起蔺相如往殿外走去。

“哈哈哈,人生如此,快哉!快哉。”蔺相如放声大笑。

“住手。”五名甲士正准备将蔺相如丢进汤镬,却听见一道呵斥声传来。

五名甲士见来者是邓侯、秦太后,放下蔺相如,连忙行礼。

秦太后走近,看着蔺相如,不怒自威,问道:“尔来何人。”

蔺相如傲然屹立,“赵人蔺相如。”

“蔺相如,我记住你了。”秦太后看着眼前之人,为了家国,看淡生死,“你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谁。”蔺相如问。

秦太后回想起故人,“公孙衍,人称犀首。”

蔺相如曾听闻过秦太后的事迹,她是楚人,陪嫁入秦。为秦王生下三子,被封为八子,人称芈八子。然,秦武王去世无子,芈八子与秦惠后、秦武后争夺王位。怎知,芈八子处于劣势,却取得了最终胜利。燕、赵联合插手秦国内政,扶持还是远在千里的芈八子长子稷。秦王稷继位,芈八子被尊为太后,政由母出。蔺相如见这个女流之辈,反而给她带来很强的压迫感,远甚秦王。

话说,蔺相如入秦前,有意制造声势,让诸侯皆知,秦王以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来到秦国,蔺相如又让身边的人将这个消息在咸阳宣扬出去。有意,制造强大的舆论。

秦太后在甘泉宫听到风声,正好邓侯来见,得知秦王做的荒唐事。顿时,怒气。大国之君,竟然被赵国使臣玩弄鼓掌。为了不让荒唐事恶化下去,秦太后要亲自出面,解决这件事。秦太后来到章台,见五名甲士要将一人投入汤镬。

那人面对生死,却笑喊,“人生如此,快哉,快哉。”

“这个人暂且留下。”秦太后对甲士下令道。

“诺。”甲士知道太后狠辣的性格,不敢招惹。

秦太后说完,动身前往大殿。

秦王稷正在气头上,却见秦太后走了进来,连忙迎上前,“母后,怎么来了。”

“秦王之意,是我不能来。”秦太后被小儿子邓侯悝搀扶,语调不高,却充满威慑。

“孩儿,不是这个意思。”

“我久居甘泉宫,却得知秦王做了一件好事啊!”

“孩儿不解。”秦王稷有些不安地问。

“秦王以十五城换和氏璧,天下人皆知,就连我这个处在深宫的老太婆,也听说了。”秦太后坐在王座之旁,突然加重语气,“秦王,好本事啊!”

“孩儿,做得不对。请太后直言。”秦王稷继位以来,政由母出,心中已然有气。今,又来指责他,内心怨愤,母后也变成太后。

秦太后问:“外面那个人,秦王打算怎么办。”

秦王稷胸膛起伏跌宕,鼻音沉重,“此人,戏弄寡人,该诛。”

“哦!”秦太后看着朝臣,“我是错过了一场好戏?竟然有人敢戏弄秦王。”

“太后。”魏冉站出来,行礼道,“王上以十五城换和氏璧,王上按照赵使之言,斋戒五日,廷设九宾,怎知被赵使欺诈,和氏璧已经归赵。”

“秦王真是好脾气啊!”秦太后语调不高不低,“秦国要什么,天下诸侯谁敢说不。赵使教秦王做事,秦王不说话,你们也不说话。”

秦太后最后一句,语调增高,吓得众人瑟瑟发抖,连忙请罪,“臣,无能。”

秦太后缓和语气,问:“秦王没得和氏璧,就打算杀了此人。”

秦王稷压制胸中怒火,语调平静道:“他戏弄儿臣,该杀。”

“辱秦王者,该杀。”秦王稷闻言,误认为秦太后赞成他的举动,又听见秦太后说,“秦王杀了他,就能得到和氏璧?秦王可知,杀了他又会有什么后果。”

秦王稷不说话。

“我来替秦王说吧!”秦太后看着眼前这个大儿子,“秦王杀了他,秦赵两国就会交恶,甚至引发战端。”

“打就打。”秦王稷高声道,“秦国何惧赵国。”

“若真按照秦王这样做。”秦太后声音变冷,“天下诸侯会怎样看秦国,看秦王。他们会说秦王言而无信,秦国以强欺弱。赵国没秦国强,就那么好欺。秦王之举,反而激励了赵国的士气。”

秦王稷不甘心地问:“这件事,难道就这样算了。”

“为了秦国的信义,为了秦王的名声,这场荒唐闹剧该收场了。”秦太后语重心长地说,“秦王继位,已经二十多年,一言一行,都代表秦国。如今,天下人都知道,秦王以城换和氏璧。结果,秦王欺诈,将赵使投入汤镬。这件事传出去,对秦王,对秦国,极为不利。”

“孩儿知错。”纵然秦王稷不愿就这样算了,但,秦太后之言,还是点醒了他。当年扣押楚怀王,让他失信诸侯,赵志诸侯群殴。如今又杀蔺相如,天下人将怎样看他。

魏冉叹道,“太后,已经完了。赵使已经被丢进汤镬。”

“我拦下了。”秦太后又道,“冉弟,你怎么也跟着秦王做这样的事。”

魏冉赔罪道:“臣,糊涂了。”

“好了。”秦太后道,“这件事,到此为止。”

魏冉问:“赵使该怎么办。”

“杀了他,也得不到秦王想要的和氏璧,反而令秦赵交恶。既然如此,我们不如盛情款待,放他回去,以彰显大国胸襟。赵王会因一块和氏璧,敢与秦开战?同时,我们也让天下人知道,是赵国欺辱秦国。”

“太后,英明。”秦臣齐声道。

“宣,赵使近殿。”

不多时,蔺相如从容而入。

秦太后笑道:“赵使,让你受惊了。”

蔺相如从那抹笑容中,看到了寒冷的杀气。

“来人,赐座,赐酒,”

蔺相如不知,秦太后要做什么。

“赵使回去告诉赵王,秦赵两国友谊长存。”秦太后又道,“林下围秦,这件事,秦国记得。赵王若再做这样的事,会伤及两国的友好。”

“来,我们共祝两国友好。”秦太后端起酒樽,笑着说。

蔺相如端起酒樽,“愿秦赵两国世代友好。”

最新小说: 再世潘金莲 坑王小传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春天的抵抗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风起大兴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万历新明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