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有课了(1 / 1)

【唐太宗】李世民:你好卑鄙。

【秦始皇】嬴政:帝师你看!他还在骂朕!

李世民摸索了一阵子,也找到了截图。

他把完整的信息截图发到群里。

【唐太宗】李世民:[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你先!你还倒打一耙!

【唐太宗】李世民:帝师,你就应该狠狠地罚他!扣光他的小红花!!

言羽阳:......

为什么突然就开始相互告状了。

收回前言,他们真的好幼稚。

“咳咳。”言羽阳清了清嗓子,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反正他们是私底下吵吵闹闹,他实在没必要手伸那么长管这么长。

而且该说不说。

言羽阳觉得这热闹其实还挺好看的。

“好了,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下课你们再调解,上课的时候就不要吵闹了。这节课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我们来看书上的内容。”

言羽阳打开视频以后,皇帝们就注意到了。

他这次的背景跟上次的不一样。

看起来是又换了一个地方。

但皇帝们也没出声询问。

毕竟言羽阳的表情看起来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

虽然脸长得很嫩,但是板起脸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要是言羽阳知道皇帝们是怎么想的估计会超高兴的去跟周未眠面前炫耀。

他从小就是脸嫩的那一挂,毕业了还被人家问在哪个学校上学,第一天来学校报道的时候也差点弄出乌龙。

有一次周未眠为了故意气他还当着学生的面叫他小弟弟。

“我们前面说到过唐朝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中华文明史上非常繁华的一个时间段。这个繁华的方式他体现在方方面面。像是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等各方面的水平的非常之高。”

“像是农业方面,唐朝出现的曲辕犁取代了汉代发明的直辕犁。比起二牛抬杠式的直辕犁,曲辕犁更灵活轻便,既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畜力,还提高了耕作的精细度。而除了曲辕犁,筒车也是唐朝农业的一项重大发展。”

“在筒车出现之前,农人们使用的农田灌溉的用具是东汉时期出现的翻车,在筒车出现以后,筒车逐渐取代了翻车的地位。”

其他朝代的人还好。

不管是翻车还是直辕犁,多少都是见过的。

只除了嬴政。

听得一头雾水的。

不管是曲辕犁还是直辕犁、翻车还是筒车。

秦朝都没有。

秦朝现在使用的农耕用具还是耒耜。

【秦始皇】嬴政:帝师,直辕犁是什么?

把这句话发出去以后嬴政才意识到,开了视频以后可以直接说话,不用再写字。

“直辕犁也是农业工具的一种。”言羽阳想了想直辕犁出现的时候,又

看了一下发问的人,心下了然。

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朝代太靠前了也不好。

就像他之前说过的那样,什么都没有。

等会下课我单独跟你说⑺_[(,现在还是先学习课本上的内容。”

有了言羽阳的保证,嬴政也不再纠结。

但是其他人就不乐意了。

比如刘邦。

“帝师,你怎么只单单跟秦皇说,不与朕说?朕也不知道直辕犁是何物。”

“一块说,一块说。都能听。”

言羽阳显然是有点敷衍的,但刘邦不在意。

他在意的只是言羽阳私底下给嬴政说事。

有什么事不能当着大家的面一块说?有什么课是不能让大家一起听?

私下里偷偷交流的行为非常不好。

必须杜绝。

全然忘了他自己手上还有几十个跟别人偷偷交流的群。

“说完农业我们来说手工业,唐朝手工业非常发达,当时的蜀锦、青瓷、白瓷、唐三彩、秘色瓷等手工造物都闻名中外。”

早两天李世民还跟周未眠做了唐三彩的交易,他知道唐三彩在现代很受欢迎。

但是现在听言羽阳这么一说,好像其他东西也挺受欢迎的。

思及此处,李世民开口道:“帝师,你喜欢秘色瓷吗?朕可以送你。”

上次李世民说要送言羽阳唐三彩,言羽阳以为李世民在开玩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这次李世民说要送他秘色瓷。

言羽阳是不敢再答应了。

言羽阳还没说他要不要,刘彻先不乐意了。

“唐宗,你怎么老想着送帝师礼物,是不是想偷偷讨好帝师,让帝师给你行方便?”

李世民冷哼一声:“恐怕你自己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吧,以己度人,所以你觉得朕也是这么想的。”

“你要是看朕送帝师礼物不爽。那你自己也送呀。你为什么不送。不会是送不起吧?”

有了视频以后。

皇帝们发现,想要吵架变得更方便了。

刘彻:......

可恶!

帝师之前有没有表现出来特别喜欢汉代的东西来着?

好像没有。

不对,帝师要了曾祖的砖。

思及此处,刘彻开口。

“帝师,朕送你几块砖头吧?你想要什么样的都行!”

言羽阳:......

不行了,必须澄清这个谣言了。

他真的不喜欢砖!

“好了你们不要吵了。心意我领了。但是礼物就不必了。”

虽然秘色瓷真的很漂亮。

但是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言羽阳还是决定不要最好。

“接着往下看,发达的手工业给当时唐朝的商业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帮助,都成长安直接成为了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了繁荣的商业之外,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也进一步发展。”

“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唐朝对西域的控制权。并且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少数民族对唐太宗有一个别称,叫做“天可汗”,这个称呼直接表明了周边各族对当时唐太宗的臣服。”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也进一步加强了吐蕃和唐朝的联系,之前讲杨琏真迦的时候也提到过一嘴吐蕃,吐蕃虽然是在元朝时期才彻底并入版图,但文成公主入藏时期,吐蕃和唐朝也建立了十分友好的交流关系。文成公主入藏比起和亲,更像是一场政治联姻,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种子、丝绸、茶叶和各方面的科技,也促进了吐蕃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唐朝的文学艺术也是盛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出名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除了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杜诗七律唐代第一的诗圣杜甫、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的诗佛王维、还有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杜牧、王昌龄等众多著名诗人。”

“唐朝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刚刚提到的诗人不仅仅是在历史书上留名,语文书上也常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而除了诗歌方面的出众表现,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雕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也十分出众。”

“书法方面像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人的字都各有各的特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曾被范仲淹称谓“颜筋柳骨”,除却书法方面,绘画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阎立本和吴道子等人,阎立本多擅长人物画,而画圣吴道子的风格则更为奔放。”

“提起颜真卿,就不得不提一嘴他写过的《祭侄文稿》,前面复习的时候提到过《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排名期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出现的时期,正是安禄山叛乱之时。”

提起安史之乱,唐朝的皇帝们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前面讲安史之乱的时候提到过一嘴,唐玄宗只顾着自己逃亡,手下的军队被安禄山打得节节败退,致使手下的将领为了守城都开始吃人了也得不到援助,而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也是在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下驻守常山。”

“安禄山的手下史思明在攻破常山之前,颜杲卿曾像王承业求援,但无果。最终史思明攻破常山郡,将颜杲卿一家都俘虏到了安禄山面前。安禄山残忍暴虐,不但将颜杲卿的家人残忍虐杀,甚至连全尸都没给他们留。”

“颜真卿得知消息后悲愤交加,《祭侄文稿》面世。但即便是颜杲卿如此忠勇,他死后朝廷也没有对他进行追封。”

“虽然我们常说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什么加封啊风光大葬啊都是做给活人看的,但是你连做都不做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了,最后还是颜真卿自己上书给自己的哥哥喊冤,唐肃宗才给颜杲卿追封了一个太子太保。”

“对这种为国捐躯的忠臣死后追封都不愿意追封个高一点的官职,抠死他得了。”刘邦摇摇头说:“这唐肃宗做人真不地道。”

李世民:......

好吧确实有点不地道。

一提起安史之乱,李世民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说李隆基做得不好吧,言羽阳又说他前面几十年都是明君。

说他做得挺好吧,他的所作所为又毁了大唐。

李世民知道他其实不应该想得那么远,毕竟梗在他面前的李承乾将来会造反的问题还没解决。

但是只要一提到安史之乱,其他的皇帝们就总跟看笑话一样嘲笑他。

虽然李世民看别人家热闹的时候看得挺起劲的。

但是轮到别人看他热闹。

他就不太乐意了。

特别是刚跟他吵了一架的嬴政!

说曹操,曹操就到。

刚刚还在和李世民吵架的嬴政轻飘飘的点评道:“一场动乱就能整垮一个朝代,说明这个朝代也不怎么样,太弱。”!

最新小说: 八零:被嘎腰子后肥妻翻身了 我在古代行医 卓青莲而不妖 穿书后,我成为了恶毒女配! 总有废物想抢我师尊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我有一个诡王朝 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 春日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