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武侠修真 > 网事悠悠 > 第四章 无网不胜(1)

第四章 无网不胜(1)(1 / 1)

张旸差不多成了厂里的突击队长,一有能沾上边的急难险任务,厂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这不,c县那边一个分厂设备改造更新上马后,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标准,需要全面升级修订,他知道这是他脱不了干系的差事,过去当科长的时候是他的,领导说放心他的稳重,现在成了副处长,还继续是他的,领导说刚上来的科长还需要历练。还美其名曰地说,也有照顾你的意思,回去老家看看,走走亲戚,会会同学,见见老友,一举两得。

说的也是,他自从工作后,离开了老家就很少再回去的,因为他的父母,在经过了那个年代后,首批恢复了工作,家就从农村又回到了a市的研究所,他是在老家的农村学校坚持读完高中才返的城,在家待业了一年后招的工,参加工作后又脱产上了两年电大,再后来又上了三年的函授。

农村的屋舍田野鸡鸭牛羊,在他的记忆里,已经相当地模糊了,就连初高中一起的同学,也因为天各一方的原因,很少再有联系。开始是通讯不发达,后来有了手机互联网,却是时过境迁,二十多年的光阴流逝,相貌姓名都忘记的差不多了,拾起青少年时的点滴,真还得重启记忆模式。

厂长逗他说,给你3个月时间够不。张旸说,不出俩月就可以搞定。厂长说,不用那么着急,你必须盯着他们做完了基础的管理工作,还要盯着他们开始生产后产品质量的检验程序和结果,出现有啥问题,还得负责解决彻底了才能回来,没有你想的那么轻松。张旸说,后面的事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咱们就不用参乎了吧。厂长很果断地说,那不行的,咱们是总厂,必须有这个姿态,也是责任了。张旸最后表态说,那我力争在两个月内圆满结束。张旸的最后一句话,给厂长吃了定心丸,他实际上就是想要这个态度和决心。

张旸在办公室做了三天相应的准备工作,按照预定的时间,启程前往c县。分厂的主管副厂长和一位科长专程赶过来接他,汽车就停在办公楼下,彼此握手寒暄后,就上车出发。来的科长要帮张旸拉他的箱子,他坚持没给,说能办到的事情最好自己办,十分感谢二位专程过来接我。分厂长急忙接上话茬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最感谢的是总厂的全力支持,这次还要仰仗刘处长的教诲与指点,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厂大门的斜对面五六百米处,环境还不错。

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a市到c县就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俩小时就进了鹏程大酒店,说是大酒店,实际上就是个宾馆,不过功能倒齐全,一楼的餐厅还像回事,酒店一共八层高,张旸住在六层,是一个30多平米的单间,房间干净敞亮,还配有电脑和网线。

张旸说,谢谢你们想的这么周到。接他的分厂长说,县城就这条件,刘处不嫌弃就好,你先洗洗歇会,我们回厂复命,大概5点半厂长要亲自过来请晚餐,为你接风。

“咱们一会在楼下简单的吃饭就行了,不敢劳驾大厂长啊。”

“这些都是厂长安排过了,你就别客气。那一会见。”

窗外视野还挺开阔,是一个广场,张旸打开电视机,看了会凤凰台的新闻,就到预定的饭点了。

厂长准时来房间接他了,俩人过去打过交道,彼此认识,但不是很熟悉,握手问候是必须的礼节。厂长毕竟是多年的领导,很会说话:

“有缘相见。一是要祝贺你荣升处座,二是请你来把关指导。”

“不敢不敢。这次受领导之命,第一是学习新知识,第二是共同谋发展。”

晚饭定在县城最好的一家饭店,去的路上,张旸说,中央八项规定都出台了,还去大酒店消费不好吧。厂长说,好兄弟,请放心,是设备厂家买单,完全符合咱们系统的细则规定。

张旸最不喜欢吃这种讲究排场的饭了,他最怕的就是喝酒,不喝吧,得罪客人,喝了吧,难受自己。还好,饭桌上厂长一直在为他圆场,起码少喝了七八杯酒。

好不容易结束了晚餐,张旸回到了宾馆,浑身热乎乎的,先冲了澡,总感觉自己的脑子里哪个角落有点啥事,却是模模糊糊,一时间想不起来。

第二天,张旸就完全进入角色。平时的饭安排在厂职工食堂的小包间里,由主管的副厂长和科长陪同,张旸已经婉拒了厂里每天派车接送的事项。他说,几百米的距离,比我平时上班近多了,车接送太浪费还麻烦,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自己走一会路刚好也是散步。但他要与厂里的干部职工一起排队用餐的建议,被厂长坚决地否定了,并且强调说,同意了你的建议,老哥这人在厂里就做不下去了,这点一定得入乡随俗。

一个上午,张旸跑的没停点,先后去了六七个科室和车间了解情况,直到下午5点,他基本上理出了的头绪,晚上用宾馆的电脑,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完,已经是夜里11点半了。第二天吃过早饭,刚上班,他就径直到了厂长办公室,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工作建议:

一是具体工作从明天启动,实行集中办公,在小会议室里进行,各人自带笔记本电脑。二是抽调安质、技术、职教、劳人科各一名工程师,分口对基础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逐条清理并拟出修改建议稿。前两项工作三周内完全。三是在此基础上,召开有部分领导、现场管理干部、科室主管专职、职工代表等专题讨论会,进行审核,修改完善。四是在月底提交厂委会审议和发布。

张旸说完上面的一席话,把他详细的纸质工作计划稿,递给了厂长。听完他的工作建议,厂长立即竖起了右手大拇指说,我必须给刘处点赞!你的安排我完全赞同,这份纸质的我立即签发,由厂办主任通知到有关科室,下班前确定给你人选名单,明天上午九点就搭台唱戏,后面具体的事,还得烦劳兄弟多多操心。张旸表态:职责所在,全力以赴,期到必成。

工作完全按计划进行着,张旸要的人第二天一大早就全部到位,他开宗明义简要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要求,明确根据部门分管内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首先把需要废除和修改的条款找出来,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设备的参数和性能拟出相对应的条款,个人拿不准的咱们就一起探讨完成。他说他的任务,主要是在面上考虑厂规与总公司以及国家法规衔接对应的问题。最后,他强调说,瞌睡不睡要从眼睛过,咱们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大家辛苦个把月,后续的工作就顺畅了。各位有啥具体困难,不用客气,一定要随时说出来,我去找厂长协调。

对他来说,国家的有关法规、上级的规章、总厂的制度等等,是小菜一碟,这些多在心里存放着的,个别需要翻开书对正几个数据而已,就是需要把新设备的技术资料,自己得认真地过一遍。因此,在开始的几天里,他比较轻松,工作量并不大,一边工作,一边在从自己的记忆深处筛选存储的信息。忽然,一个重要的信息卡跳跃出来,浮在了脑际,那就是自己的初恋。

他的初恋,是一个长着一对水灵灵会说话的大眼睛的高中同学。

现在回想起来,李春波词曲和演唱的《小芳》那首歌,正是他高中时期遇到的初恋,只要把第一句第一个的汉字换成“班”,就完全是她了。他甚至怀疑李春波啥时间路过她们村看见过她,后半部分的歌词和她的名字只是他的想象和企盼而已。晚上躺在宾馆里,听着电视,他直接哼出了声音:

“班里有个姑娘叫伊利,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淌。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虽然高中时期学校禁止谈恋爱,但学校也很少按部就班的正常上课,所谓的开门办学是常态,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学工学农,他都会想方设法接近她,太喜欢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银铃般无忧无虑的欢笑声,还有喜欢助人的热心肠,浑身散发着女性的柔情。虽然身高有点小巧,但她的麻利与果敢胜过一般男人。毕业前夕,他俩已经明确了初恋关系,自作主张大胆的去了对方的家里,见了双方的家长。结果却遇到了她父母的一致而坚决地反对,就一个陈旧的掉了牙的理由:她已经跟同村的世交家里订了娃娃亲,这是万万不能毁约的事情。就这样,一对鸳鸯被陈旧观念的大棒彻底给打散了。

后来,她接了父亲的班,在县城商业部门上班,与本村上一级的学长成了家。那个他高中毕业后参了军,转业复员后,在县城安排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听说夫妻关系比较淡漠,工作和生活上的磨砺也不少。

最新小说: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洪荒之永恒天帝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百里独行 小美人被迫万人迷[快穿] 九九金仙 行商坐医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