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女生耽美 > 掌控自我掌控乾坤 > 第3章 太极拳入门

第3章 太极拳入门(1 / 1)

高老头说我先说一下太极拳练法:太极,是由无极化生的,是阴阳的本源。运动时,分别反映出相互矛盾的一阴一阳;静止时,阴阳两者就合归于一体了。动作切不可过分或不足,肢体要及时地随屈就伸。对方用刚劲打来,我以柔劲引化,这叫做“走”;我顺势粘随,迫使对方陷于背境,这叫做“粘”。对方行动快,我反应也要快;对方行动慢,我相随也宜慢。虽然应敌的机势是千变万化的,但那基本原理却是一脉贯穿的。须从熟习着法入手,而渐渐懂得劲的变化规律,再由懂劲进而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然而如不是经久地刻苦锻炼,是不可能一下子突然精通的!

颈部肌筋要放松,头部要正直而自然地向上顶起;并采用腹式呼吸,使内气能下行而沉于丹田部位(不致使气血上浮)。身体不可歪斜摇摆、前俯后仰,劲路的虚实要忽而隐藏、忽而显现(使对方吃不准我的劲路,猜不透我的心思)。我左侧的肢体如微感重意,就立即将左侧的这一部分肢体变虚;我右侧的肢体如微感重意,也应立即把右边的劲隐去(使对方无法“得实”而攻)。对方仰攻,我就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可攀;对方俯袭,我就落低,使他顿觉深不可测。对方进身,我就引之向后,使他感到越是向前,形势越加深长而终不可及;对方退身,我就乘势进逼,使他觉得越是后退,形势越加局促而陷入困境。衡量敌劲轻重的准确性,不可有一根羽毛分量的误差;感觉敏锐的程度,要使苍蝇、蚊虫都落不到我的身上。总之,使对方难以知道我的动向,而我独能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英雄之所以能无敌,都是由于这个缘故而达到的啊!

这种拳技的其他流派很多,其拳架姿势虽然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不外乎以强欺弱、以快制慢罢了!有力气的人打败没有力气的人,手脚慢的人输给脚快的人,这些仅仅发挥了人的天赋自然的本能,而不是由于学习了劲的规律而有所作为的关系啊!仔细分析"四两拨千斤”这句拳谚,显然不是主张以强力胜人的:请看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能抵御众人的情形,单纯地依靠快速又有什么用呢?

立身要像天平那样中正不偏,还要灵活得像车轮那样圆转自如。对方用劲,我要相应地把自己的劲偏沉于一端(不与对方的实力相顶相抗),这样就能保持劲路的相随而畅通。反之,如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双重”,这时劲路就发生重滞而停顿了。每每见到下了多年苦功而不能运用柔化的人,大抵都是自己(授人以柄)为人所制的,这是没有领悟到自己犯有“双重”毛病的缘故呀!

要避免犯双重的毛病,必须弄通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粘就是走,走就是粘;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阴阳两者能相反相成,相互辅助,这才算是懂得了劲的规律。懂得劲的规律以后,就能越锻炼越精熟,再通过不断地认识思考和实践锻炼,就能逐渐地达到随意运用的地步了。

本来这种战术的原则是"舍己从人”,许多人却错误地“舍近求远”,这真正是古人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学拳的人不可不详细辨析啊!所以我特地作了以上的论述。

另外,在沧州八级拳与通背拳也是战力比较强悍。如李书文可是与孙禄堂齐名的猛人。因八级拳与通背拳经常有交流,所以八级加通背在实战中战力更加强悍。

武禹襄学得太极拳后去北京发展。在北京得病落难。落难时被孙禄堂请回家中养病。两人经常比武较技交流。孙禄堂先学形意,后学八卦,功夫战力在北京本属于天花板级别。后与武禹襄互相换拳学习交流又深得太极真谛。终得内家拳之大成者,创孙式太极拳。所以说孙式太极拳才是中国太极拳之标杆,可惜因对悟性要求太高得真传寥寥无几。

要习得好的内家拳,机缘、悟性、刻苦,缺一不可。你如今有机会能够学习,希望你一定用心,不可自误。另外等学到一定程度,有实战能力,绝不可欺负弱小,如果我要知道一定加以严惩。

另外学拳是为了自保,是为了强身健体,绝不能在外招摇显示与人。否则会招惹是非希望你切记。

最新小说: 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 绾绾遇上时 四合院:从认一大妈当干妈开始 孤仙志 海贼世界里的旅者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我在兽世当猪猪,糙汉争着做兽夫 综影视之炮灰不炮灰 海贼之死神降临 寒王煞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