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160章:联邦改革

第160章:联邦改革(1 / 1)

“相比1切事物,我更关心的是当下与日本的问题,谢天谢地,我们的海军状态还不错,然而,是时候做1次环球航行远航了。我想首先,让各国看清我们有能力这么做,这会产生促进和平的效果;其次,在海军总委员会深入讨论了当前的形式之后,我开始相信绝对有必要在和平时期尝试如何让1只庞大的战列舰队进入太平洋,而不是打起仗来才临时抱佛脚。”

罗斯福向他的密友以及国务卿的伊莱休·鲁特如是说道。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跨越大半个地球的壮(yu)举(chun)与震撼的对马海战,但美国向世界证明自己实力的行动是不会停止的,国会那帮短视的议员无法阻止罗斯福做出决定。

但在做出如此壮举之前,罗斯福依然要考虑1些事情,即如何将威慑发挥到最大,又如何将意外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罗斯福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对于海那边的国家。

中国的政策在如今这个激进的时代中显得很保守,我们更关心能够消化利用多少地方,而不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无所谓的争斗中。

尽管中国的政策很保守,但罗斯福依然认为,有必要进行更多的交流。

因为大白舰队的直接目标是增加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实力,这会直接刺激中国,如何能够在这种刺激下寻求更大的利益点以保证两国之间的和平稳定是绝对的关键问题。

可以说,这不仅仅关乎接下来的舰队计划,更关系着美国能否1心扑在欧洲事务上。

罗斯福承认中国很重要,但是比起世界中心的欧洲来说,亚洲的位置还是要低那么1些,只要亚洲不成为欧洲的负担,1切都好说。

欧洲现在局势敏感,英法和解,英德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法俄之间本就有针对德国的协约,而英法协约的签订更是促进了协约国集团雏形的出现,以如今欧洲的状况,稍有意外就是1场大战。

这个时候美国将注意力放在太平洋,英国可能会搞1次亚太均衡战略,让美国和中国都无法在愈来愈危险的欧洲发挥作用,这点显然不是双方想要看到的,中美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利益点,因为中美双方有1个共同的敌人——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他们都是,中美最希望的就是欧洲自己掐架。

同时,罗斯福的核心国策就是让美国在国际上拥有匹配自己国力的影响力,因此他不会放过介入欧洲事务的机会,所以中美关系绝对不能成为英国佬展现自己外交实力的舞台。

在罗斯福的心里其实有1个看起来不太现实的想法,那就是与中国签订1份太平洋合作条约,确定好双方的势力范围,互不干涉,以保证对欧战略的实施。

太平洋很小,放不下两个大国,但太平洋很大,放得下两个大国。

1907年4月,美国突然宣布将要派遣重要人员访华,但并没说是谁,也没有说具体时间,但很显然,中美之间的关系走到了1个节点。

不过,相比于动作不明的美国,中国现在正将心思放在整合联邦和东亚上。

在此之前,中国对于华联邦内的几个国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控制力还不如现在的英联邦,毕竟英国是真的殖民,拿刀朝殖民地身上照顾,剜肉喝血。

因此,战后的中枢决定加强华联邦内部的联系。

这毫无疑问是1场政治大洗牌,而中枢决定在这1年进行这1举动的原因也很简单,今年是大选年,在某种程度上,1907年的中国与当初的普鲁士类似,正在推动民族国家的构成,在此阶段总是会有诸多很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

总之,1907年的赛里斯,即本世界线,是列强,自然也不是啥好人,泛亚主义虽然冠以“亚洲解放者”的名号,但实际上就是殖民,而且是更彻底的殖民。

总的来说,现在完成的事情是在完成朝贡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过渡,将原有的“藩属国”划分为“附庸国”和“被保护国”的过程在甲午之后就完成了,而现在需要进行更加严密而成体系的分类,将部分附庸国吞并,然后使用更加隐蔽的方式控制附庸国和被保护国,以证明中国不是英法殖民者,而是亚洲的解放者和保护者。

换言之,虽然是列强,虽然是殖民,但也是要脸的,既然决定建立亚洲的门罗主义,那么就不能像原来那样搞附庸国这1套了,要给予1些国家“独立”地位,为他们争取“独立与自由”。

首先,第1步,吞并部分附庸国,也就是朝琉越。

1907年5月,国会通过了《华夏郡国法案》,要求各属国国王入京居住,具体费用由政府与属国地方支出,地方设部,实行郡国并行制。

安南设交趾部,朝鲜设乐浪部,琉球设琉球部,下设郡县,官员任命方式与内地同1,属国国相任命需经过中枢许可。

各国财政交由中央管制,书同文,语同言,车同轨,鼓励通婚,进行同化政策。

军队就地整编,接受同1指挥,地方警察部队郡国共管。

由于旧式军队已经被勒令解散,3个属国的军队数量并不多,各属国目前依然是封建农业社会,而且与保加利亚那种农业国还不1样,新式军队对于朝鲜这种封建农业国的负担是非常大的。

朝鲜的新式军队仅有编成于原咸镜道的咸镜营和编成于汉城的京卫营,总数达4700人,共计12门75山炮和16门机枪,海军(海上警卫队)共有驱逐舰3艘,炮舰、岸防舰8艘,总吨位9300吨,而组建这些军队花费了朝鲜10年时间和1半以上的财政收入,同时还欠盐业银行25万元。

安南和琉球也没好到哪里,安南6军约有1万人,海军已经完全放弃了,只有1些炮舰,而琉球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在整编过后,朝鲜方面,6军部剔除了京卫营的大部分人,以咸京营和原驻朝旅为基础,编成第74师,为北方乙种师,总兵力112万人,辽宁省、乐浪郡各募1半,驻地汉城。

安南方面编成第75、76师,为南方乙种师,总兵力213万人,广西省、交趾郡各募1半,驻地河内、岘港。

琉球防务由长崎府负责,不单独设部队。

最后是国会改革,将属国纳入国会体系,重新进行国民会议席位分配,规定首都12席、都会府10席,属国部10席,直隶府8席,省府4席,散府3席,州2席,另设知政议员6席,各属国2席,无投票权,总共1027席。

这其中的意思即是,首都地区,即京师可以选举12位国民议员,如此类推,共计1027位议员,其中来自属国的知政议员并无投票权。

其中都会府指的是南京,直隶府两个,即上海、长崎,而省府就是省会,散府即是我们理解中的市,州较府稍低,多设在蒙藏疆等省份。

重新设置的国民会议将属国部和光复疆土重新纳入其中计算,实际在政策上推动了部取代属国,但如今中枢强大,尽管各国官僚心中不满也没有办法。

如果反抗的话,身后中8枪数自杀身亡倒不至于,但贪污入狱,流放不知名地方,然后染病、落水啥的还是可以的,毕竟咱们是法治国家,不随便能搞政治暗杀。

其实,相比于中枢的动作,资本们可要快得多,早在中枢推出郡国法案之前,因为国内对工商管制较为严格,民间资本就开始向各藩属国蔓延,从事土地掠买、在藩属国内圈地、建设工厂、诈骗、人口贩卖、巧取豪夺等等,1切资本行为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对于1个后发资本国家来说,对内殖民是必然的,德国如此,美国如此,日本也如此,郡国法案只是为这种殖民画上了1个框,并没有改变其本质。

作为1个幅员辽阔的后发国家,能够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的实际上只有教员带领的政府。

其中的核心,刨除资本主义固有缺陷外,实际上就是中枢政府的问题,被资本家和封建主影响的政府是不可能违背他们的意愿的,是不会去搞真正的扶贫的。

如果是1个被动工业化的满清或者其他什么封建王朝,沿海资本家与内地封建主勾结,将1个国家划分成工业先发区和经济殖民地概率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百分之百会出现的,封建主可以更加花天酒地,资本家可以大赚特赚。

而在本世界线,之前的土地改革能够顺利推行下去,实际上就是东南先发区资本集团对于内地的掠夺,只不过国家资本的力量强大,强行将掠夺的道路安在了地主的坟头上,而资本家们尚且弱小,又没有与政府抗衡的能力,不得不选择跟着政府与地主集团硬刚。

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均田免赋的思想的铺垫,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新民主改革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合理的,多阶级的相互制衡才有了之前的土地改革。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烽火晋察冀 美利坚胜者为王 贵女景昭 抗清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