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请诛(1 / 1)

第1591章 请诛

珠帘之后,看着直直盯着自己的苏良嗣,武后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停滞了下来。

何止是她。

又何止是她。

裴炎,刘仁轨,窦玄德,整个大殿所有的文武群臣,看到苏良嗣所说的话,看着他盯着武后的模样,已经不由得浑身惊骇战栗起来。

皇权飘摇,天下动荡,几有灭国之忧,都是一人之过。

一人,说的是谁,自然是武后。

皇权飘摇,天下动荡,说的就是如今。

高宗皇帝刚刚病逝,仅仅不到五月,中宗皇帝崩逝,东宫被血洗,太子重照被追杀。

天下板荡。

李旦虽然继位,但却是三年之后才能亲政。

谁知道三年之后会是怎么样?

李旦会不会像李显一样被杀,到时继位之人又是谁,是现在只有五岁的太子李成器吗?

皇帝年幼,政权操之他人之手。

今日如此,后日呢?

今日有人开了这个先例,那么到了明日,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杀了皇帝,然后另立新帝?

如今,天下四方刺史郡守,对大唐,对中枢,还有什么敬畏之心。

大唐几近灭国。

苏良嗣只是站在那里,只是直直的盯着武后。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挺直的脊梁里被述说的淋漓尽致。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一个人。

是她,太后武氏。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殿中群臣几乎全部屏住了呼吸,哪怕是范履冰,郭待举等人也都是如此。

但,没有人出来打断苏良嗣。

只有武三思死死的盯着苏良嗣,双手紧攥,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将他扒皮拆骨,五马分尸。

疯狂的杀意蓬勃欲出。

就在这个时候,苏良嗣却猛然掉过头,冷冽的眼神直接盯在了武三思的身上,痛恨仇视的眼神死死的轰在了他的身上。

武三思一瞬间甚至有种要转身逃窜的感觉。

苏良嗣盯着他,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臣以御史大夫,弹劾礼部侍郎武三思,阴谋不轨,窜乱朝野,煽动不臣,暗图皇权,以为大唐天下安定计,臣请斩礼部侍郎,砀国公武三思。”

苏良嗣说完,四季转过身,对着皇座上的李旦和珠帘之后的武后沉沉躬身。

李旦,还有殿中群臣的不由得一愣,随即眼中俱都闪过一丝轻松,又有一丝不屑。

你個看起来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竟然也玩这种咋呼人心的把戏。

不知道多少人,有些嘲讽的侧过头。

珠帘之后的武后,原本几乎凝滞的心跳,这个时候再度快速的跳动了起来,她有些好笑的看着苏良嗣说道:“苏卿,我朝刑罚,历重实证,不能因为猜测窃思,就定一人不法治罪,谋逆更是如此。”

群臣戏谑的目光中,苏良嗣没有认错,更没有进入班列,而是依旧躬身道:“天后,臣有实据。”

六个字,大殿之中的群臣顿时肃然起来。

苏良嗣有实据,有实据能证明武三思谋逆。

群臣不由得的看向武三思,随后又看向珠帘之后的武后,整个太极殿内的气氛再度肃然起来。

刘仁轨侧身看了裴炎一眼,裴炎轻轻点头,面色凝重,然后两个人都是担忧的看向苏良嗣。

“有何实据?”武后面色肃然起来,眼角扫过武三思,眼中一瞬间闪过微不可查的杀意。

苏良嗣拱手道:“臣自春明门入长安,路过东西,偶听人言,方知如今长安城内,有一谶言,沸鼎于世。”

“什么谶言?”武后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唐传三代,有武代唐。”苏良嗣猛然抬头,死死的盯着武后。

一瞬间,整个大殿之中彻底的冷寂了下来。

武后,武后,苏良嗣最终还是将目标对准了武后。

唐传三代,有武代唐。

如今不就是如此吗?

大唐已经完整传承了三代,到了今日,已经是第四代了。

然而这第四代刚刚开始,甚至不到半年,高宗皇帝立下的继承人,中宗皇帝李显就被害了。

如今虽然中宗皇帝的亲弟李旦登基,也依旧是第四代,而且还因守孝,不得亲政三政。

这便是说,大唐的第四代,根本还没有开始掌握天下。

依旧是第三代。

当苏良嗣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殿中许多贞观时期的老臣,呼吸已经沉重起来。

窦玄德,刘仁轨,段宝玄,无一不是如此,因为他们都清楚,眼下的这句谶言并不完整。

当年这句谶言,最完整的是“唐传三代,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本来,这句话最直接的意义,是唐传三代之后,有女主武氏称王代执天下。

当时很少有人会想到会有女性当过皇帝,倒是前后专权的有不少。

所以根本没人想到是会有人以女皇帝的身份来取代大唐,最多也不过就是后宫专权罢了。

当时,太宗皇帝深忌之。

故而,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后宫不知道多少妃嫔被严查。

武后那个时候还默默无闻,根本不再审查之列。

尤其在那个时候,还有另外一个人,落入了太宗的视线。

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人,掌管玄武门宿卫,乳名是“五娘子”。

出身赵郡李氏的李君羡。

最后,李君羡被李世民以“欺君压民”的罪名,下令处决。

那个时候,天下人都觉得此事了结。

一直到后来,婺州陈硕真起兵,甚至称“文佳皇帝”。

恰好在那个时候,武后成了皇后。

“唐传三代,有武代唐”的谶言再度兴起,不过这就是长孙无忌的手段了。

再后来是上官仪,郝处俊等等。

不过相比于被抄家的上官仪,郝处俊很谨慎,最后得以全身而退。

如今终于有一个人,当着武后的面,说出来这句话。

唐传三代,有武代唐。

……

武后眯着眼睛,透过珠帘看向苏良嗣。

她终于明白,苏良嗣从来针对的对象就是她,根本也没有变过。

之所以最后弹劾的人是武三思。

是因为他是武后的亲侄儿。

苏良嗣并不反对武后执掌朝政。

毕竟在高宗皇帝时期,武后便已经协助处理朝政将近三十年。

现在更是废了李显,将李旦视作傀儡。

尤其,她是大唐最名正言顺的太后。

苏良嗣再怎么样都难以奈何得了她,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良嗣就没有办法,所以他盯上了武三思。

武后再怎样,百年之后,权力都要还给李唐子弟,但有武三思在旁就不一定了。

尤其如今有一句,唐传三代,有武代唐。

代可以是代理,也可以是取代。

放在武后身上就是代理,但放在武三思身上就是取代。

武后的目光落在群臣身上,刘仁轨,窦玄德,裴炎,范履冰,郭待举,魏玄同,段宝玄等人,全部都看向武三思,眼神凶险。

另外还有一个人,看向武三思的眼神也有不对,这个人就是坐在武后身前的李旦。

武后虽然看不见李旦的脸色,但是却能够听到他的呼吸已经重了起来。

无声无息之间,群臣的注意力,已经转到了依旧沉默的武后身上。

武后终于,还是摇头道:“苏卿所言谶言,不过百姓妄言而已,砀国公历来为人谨慎,少有错失,如此因此而定‘阴谋不轨,窜乱朝野’之罪,太过偏颇了,更别说,还有因此而斩。”

武后抬头看向武三思。

武三思立刻站了出来,躬身在地,哽咽的说道:“天后,臣冤枉啊!”

“如果砀国公冤枉的话,那么李君羡李五娘子就更冤枉了。”苏良嗣咬着牙看着武三思,随后他抬头再度看向武后,沉重拱手道:“臣还是坚持,请天后为大唐天下安定计,斩礼部侍郎,砀国公武三思。”

“臣附议!”李昭德高声站出,对着武后沉重的躬身。

武后的脸色顿时就难看了起来。

一个苏良嗣并不是最令她担忧,她所担忧有的,是苏良嗣会将之前支持李显的人全部集合起来。

当初武后废李显就是将李绚几乎所有的信重股肱,全部都用各种方式派了出去。

甚至都裴炎,姚令璋等人,根本就不敢在屠刀之下多说话。

但苏良嗣不一样,他是那种完全不惧死亡的人。

如今,还有李昭德。

“臣也附议!”段宝玄同样跟着站了起来。

武后平静的从他身上掠过,上次跟着刘仁轨一起请致仕的人就有他。

武后已经决定要让他致仕了,不过现在……她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臣也附议。”礼部郎中袁利贞最后站了出来。

袁利贞,前东宫侍读,前陈中书令袁敬之孙,袁朗从祖弟,为人正直忠鲠,能抗命直言,如今同样不顾生死的站了出来。

武后的拳头紧紧的攥了起来。

心头怒火升腾的同时,也有庆幸。

如今虽然有好几人不顾生死的站了出来,但终究只有这几人。

东宫的那些人,姚令璋、杜审言这些,在洛阳便已经被下死牢。

不然今日站出来的人会更多。

但好在眼下仅仅只有四人。

苏良嗣神色已经平静郑重,坚持的看向珠帘之后的武后。

如今,虽然站出来支持他的只有四个人,但一瞬间,武后有种整个朝堂都站出来支持他的感觉。

深吸一口气,武后目光扫过依旧保持平静的裴炎和刘仁轨,最后看向苏良嗣,摇摇头说道:“李君羡之事,先帝在世时,就有为其平反之意,今日又岂能因冤案而罪后来者。”

稍微停顿,武后继续说道:“今日既然提及李君羡之事,传旨,追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择其族人承继。”

苏良嗣脸色微微难看,想要做些什么,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口。

但是他的目光却落在了武三思的身上。

武三思忍不住的一阵颤抖。

武后叹息一口,说道:“至于三思,传旨,令礼部侍郎,砀国公武三思,即刻前往嵩山滹沱岭,即刻去恭陵,监修中宗皇帝陵寝,若有差池,即斩不饶。”

“姑母!”武三思顿时惊慌的抬头。

“现在就走。”武后怒喝一声,抬头看向侧畔,禁卫将军李令问立刻上前,对着武三思面无表情的拱手道:“砀郡公,请!”

“是,臣领旨。”武三思无奈的站了起来,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走过苏良嗣的时候,武三思抬头狠狠的看向苏良嗣,然而这一瞬间,他却看到了一双更加凶狠的眼睛。

嘴角微微抽搐,武三思下意识的侧过头,从苏良嗣的身侧走出了太极殿。

苏良嗣转身,抬头,拱手……

最新小说: 全点治疗的我成了圣女 七零:疯痞夫妻赢麻了 穿越明末不用慌,跑去亮剑买机枪 骑刃王:开局获得魔王骑 刷国漫神曲,国漫角色人麻了 我为诡中仙 重生后,手撕黑心夫,脚踏恶婆虎 夺情 快穿路人小姐是万人迷 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