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那个男人(1 / 1)

回生堂。

随着接诊继续开始,陆凌川再一次开始了长时间的望闻问切,如果都是真的生病也就算了,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根本就没什么病的姑娘,进了院长室之后开始各种闲扯与病因无关的话题,有的甚至还问起了陆凌川的生辰八字。

对此,陆凌川只能哭笑不得。

“下一位!”

送走又一位花痴之后,陆凌川伸了个懒腰,调整了一下心态后,示意魏安继续。

很快,一名少年带着一名青年缓缓走了进来,光看身上的穿着就不是一般人。

陆凌川抬头扫了一眼,不由得瞬间皱了皱眉头,因为他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他没想到,朱允炆居然带着李景隆乔装打扮找上了门!

有了上一世的经历,他对这二人并不陌生,李景隆甚至还是他的手下败将。

“想不到名震京都的陆小神医,居然如此年纪轻轻。”

朱允炆一边说着,一边坐在了陆凌川的对面,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陆凌川,似乎忘了自己比陆凌川还要小两岁。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陆凌川,可是第一眼就觉得很投缘。

让他更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居然如此样貌不凡。

他是插队进来的,否则外面那么多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轮到他,因为听说重病患优先,他就骗了导检台的人,不过“病重”的不是他,而是站在他身后一脸阴沉的李景隆。

“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请问这位小哥哪里不舒服?”

陆凌川不动声色的咧嘴一笑,照着正常的接诊流程,随口问了一句。

他知道朱允炆是因何而来,他也在思考,要不要隐瞒自己就是那首诗的主人。

他已经猜到,刚才外面一定有望春楼的人来瞧病,偶然认出了他,否则朱允炆不可能来的这么快。

他担心的不是暴露自己是那首诗的主人,而是那天冯胜和傅友德也去过望春楼!

万一被人知道约他的是冯胜和傅友德,那麻烦就大了。

朱允炆笑了笑,缓缓道:“我不是来看病的,是来交朋友的。”

陆凌川收回了准备搭脉的手,平静的看着朱允炆,淡然道:“这里是医馆,不是酒楼艺馆,只有医士和病患。”

“如果阁下二者皆不是,那么可以离开了,我很忙。”

听闻此言,站在朱允炆身后的李景隆立刻沉下了脸,冷冷道:“放肆!你最好想清楚再开口!”

看到这一幕,站在门外的魏安立刻快步走了进来,一脸敌意的盯着脸色阴沉的李景隆,大声道:“十三哥,要请他们出去么?!”

他并没有看出眼前这二人的身份,如果认出来了,恐怕就不敢这么说话了。

但无论如何,他不会坐视任何人敢挑衅十三哥。

李景隆也看向了魏安,脸色越发阴沉,手已经握在了腰间的刀上,眼看着就要和魏安动手。

魏安也丝毫没有惧怕,他也有刀,就藏在衣袖里,虽然很短,但足以拼死一搏。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陆凌川和朱允炆同时伸出了一只手,不约而同的各自制止了自己的人。

陆凌川笑了笑,冲着魏安使了个眼色,让魏安离开了房间,关上了房门,守在了门口,不许任何人靠近。

魏安很聪明,当下就明白了什么,虽然他不认识朱允炆,但已然猜到身份不简单。

朱允炆意味深长的再一次打量了陆凌川一眼,缓缓道:“你知道我是谁?”

陆凌川笑了笑,道:“在医士的眼里,只有病人,但我知道你的确不是为了看病而来。”

朱允炆道:“没错,我是专程为你而来,我姓朱。”

陆凌川道:“哦。”

朱允炆愣住。

【哦?】

【他居然只答了一个“哦”。】

朱姓乃国姓,即便陆凌川不认识自己,也一定已经知道自己是皇亲国戚,可是居然还能如此平静,回答的如此敷衍。

朱允炆笑了。

他从未像这样笑过,虽然被人无视,却非但没有介意,反而心中更为赞赏。

【是啊,坐在对面的,可是那个胆敢击鼓闯宫,与皇爷爷当面对峙的人!】

“我叫朱允炆。”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试探,又或许是因为好奇陆凌川的反应,朱允炆笑了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是太孙殿下,失敬失敬。”

陆凌川拱了拱手,笑着说了一句,可是却坐在椅子上一动未动,屁股都没有抬一下。

“既然知道你面前的是太孙殿下,还不跪地行礼?!”

一旁的李景隆见状,再一次变了脸色,声如洪钟。

话音刚落,门外的走廊中就传来了一阵骚动,看样子已经听到了李景隆的刚才的话。

当朝太孙得了病不找宫里的太医,反而跑到了回生堂,这怎么也是一条爆炸性的消息。

一时之间,消息迅速从二楼传到了一楼,从一楼传到了街外。

陆凌川缓缓抬起了头,看着第二次冲自己大喊大叫的李景隆,忍不住露出了满脸笑意。

可是李景隆看到那抹笑意时却下意识的握紧了腰间的刀!

因为那抹笑容里充满了杀意!

朱允炆再次抬手,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制止了李景隆的鲁莽,接着轻声道:“他见了皇爷爷都未曾跪过,何况是我。”

那日明和殿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知道,而朱允炆就是其中的一个。

陆凌川将目光从李景隆的身上收回,不好意思的冲着朱允炆拱手笑了笑,淡淡道:“多谢太孙殿下见谅,在下并非不敬,只是在这回生堂内,的确只有医士和病人。”

对于李景隆,无论是第一世,亦或是第二世,还是如今的第三世,他都从未放在眼里,一个只会打败仗的人,没资格在他面前颐指气使。

如果不是李景隆无能,靖难之役中燕王也不可能那么轻易攻进应天府。

朱元璋最大的错误就是借着蓝玉一案几乎屠尽了淮西一脉的老臣,而朱允炆最大的败笔,就是错把李景隆当作徐达、常遇春般重用。

朱允炆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未放在心上,接着又道:“本宫今日前来,是有一件事想要问问陆公子。”

陆凌川随口道:“在下洗耳恭听。”

朱允炆直勾勾的看着陆凌川,道:“公子可曾去过望春楼,且在楼中指酒为诗,写了一首蕴藏凌云之志的千古绝诗?!”

随着话音落下,朱允炆和李景隆全都紧紧地盯着陆凌川,看他如何作答。

不过一个希望是,另一个却希望不是。

陆凌川笑了笑,漫不经心道:“的确是我,但算不上什么千古绝诗,殿下博览古今典籍,腹有乾坤,怎敢在殿下面前班门弄斧,不过雕虫小技尔。”

听到陆凌川的回答,朱允炆瞬间睁大了双眼,露出了一脸抑制不住的喜悦。

而他身后的李景隆却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面色再次阴沉,似乎并不希望那首诗的主人就是眼前目空一切的陆凌川。

朱允炆点着头,激动道:“原来真的是你!这么说你早就知道有人在寻找这首诗的主人,可又为何不声不响,没告诉任何人那首诗是你所写?”

他有些不解,既然心有凌云之志,又怎么能甘心平庸,躲在这么一间医馆中隐姓埋名。

陆凌川苦笑了一下,淡淡道:“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无病呻y而已,既然殿下知道我的身份,那自然也知道家父的处境,有些事,只能在幻想里才能实现。”

他已猜到了朱允炆的来意,但他不能承认那首诗代表的意境,不只是因为朱允炆并非是他心中的明主,还因为朱允炆来过回生堂的事,以及他是那首诗的主人的事,很快就会传遍整个京都,传进朱元璋的耳中。

现在还不是暴露自己野心的时刻!

更何况,他原本就从未想过依附谁,上一世的路,他不想再走一遍!

他的命运,只有他自己说了算,也只能他自己掌控!

而他之所以承认他就是那首诗的主人,只是为了阻止朱允炆继续追查下去,否则冯胜和傅友德也曾出现在望春楼的事,很有可能败露!

一旦如此,他将再次回到原点,生死难料

最新小说: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春天的抵抗 坑王小传 风起大兴 再世潘金莲 万历新明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