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父蓝玉,造反洪武 > 第五十五章 太孙朱允炆

第五十五章 太孙朱允炆(1 / 1)

青桐苑。

那日陆凌川去望春楼赴宴之时,虽然没带魏安,但并没有瞒着魏安,只是魏安没有想到,陆凌川居然真的在望春楼里留下了一首诗,而且一写就闹得整个京都沸沸扬扬,连当今太孙都给惊动了。

陆凌川没有解释,看着魏安和昌平胡闹了一会儿,淡然道:“时候不早了,早点歇息吧,经过吕家的事之后,从明天开始,应该会很忙碌。”

魏安和昌平答应了一声,拱手行了一礼,意犹未尽的缓缓转身离开。

对那首诗依旧满心好奇的魏安拉着昌平,一个劲的问个没完。

在将军府当护卫这些年,所有开心的时光加起来,似乎都比不上这短短一个月。

在他们的心里,似乎已经渐渐开始将陆凌川当成了那个真正可以一生效忠的人,为此,他们不惜拼上所有。

陆凌川坐在温泉池边,望着头顶的明月,独自陷入了沉思。

回府之前,他已经让魏安通知了潜伏在九幽界的铁雄,让铁雄将他三针救活吕家老夫人的事大肆宣扬。

如果这波宣传到位的话,明天一定是个生意火爆的一天。

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不止一条,而他选择堕入商道这一条路,对于现在的蓝家来说,是最快速,也是最稳妥的选择!

他相信,只要自己扎实的走稳接下来的每一步,终有一天,他会重新进入那个所有人挤破头都想进入的圈层!登上顶峰,然后将所有人踩在脚下!

次日一早。

当陆凌川带着枫伯等人再一次在将军府门前摆开架势,挂起“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两面大旗之时,将军府门前很快便被堵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慕名而来,纷纷排起了长队,等待自己被接诊,有腿脚不好的,有头疼发热的,虽然这些小病小患随便一家医馆就能医治,但也架不住陆凌川三针救活吕家老夫人的事迹早已闹得满城风雨的势头。

男女老少,贫民贵族,人们纷纷赶来凑这个热闹。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陆凌川让枫伯对着聚集的人群宣布,所有家境贫寒的百姓,只要来此问诊,全都分文不取。

他要赚得,不是普通百姓的钱,而是那些高门大户的钱,光是一个吕家就一次性赚了一万五千两,如果这样的人家再多来几个,那就是暴利!

光是半天的时间,前来预约问诊的大户人家就不下七家!

从晌午之后,陆凌川便让人收了摊,带着魏安和昌平开始奔赴那七个大客户的家中,为其家人问诊。

对于这种大户人家来说,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只要陆凌川诊出病因,就可以漫天要价。

光是摊位开业的第一天,陆凌川就赚了十万两!而凭借继吕家之后的这七家,陆凌川的名头在京都城内越来越响,人们甚至给他取了个名号,叫作陆小神医。

没人再在背后议论将军府的过错,而是都在盛传将军府出了一名少年神医。

蓝玉谋逆一案的余波,终于彻底消散。

看到陆凌川如此成功,蓝玉的嘴角都快笑歪了,整日都将陆凌川三个字挂在嘴边,直呼自己当初没有收错人。

将军府的日子,也终于像陆凌川说的那样,越来越好,再也不必为了一日三餐而愁眉苦脸。

甚至过去那些因为蓝家没落而离开的下人们,也都纷纷找了回来,希望继续在将军府当差。

但是陆凌川一声令下,一个人都没收,不但如此,还将那些人的卖身契都还给了他们,从此一刀两断。

大难临头各自飞没错,他不强求,但既然走了,这辈子就再也不要回来。

东宫。

一处偏殿内,太孙朱允炆坐在书案前,仔细的盯着手里的一张纸,纸上写着一首诗,正是那日在望春楼听来的那首。

接连几日,他几乎派人查遍了整个京都城,都没有找到这首诗的主人,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朱允炆沉思许久之后,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失落道:“难道此人就这么销声匿迹,再也寻不到了?”

偏殿之中,还站着一名青年,听到朱允炆的话,拱手一礼,自责道:“微臣无用,可是骁骑卫几乎已经将都城所有文人才子都问了个遍,不是他们之中任何人所写。”

“或许,这首诗的主人原本就并非京都人,早已离开了京都也说不定。”

这名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骁骑卫指挥使,曹国公李景隆。

朱允炆皱了皱眉头,无奈道:“如此人才,错过岂不可惜?自太史公宋濂宋老夫子辞世之后,我大明文坛日渐没落,人才凋零,连皇爷爷都开始为此担忧,有意在科考之中想尽方法挖掘人才。”

“如果能将此人收入麾下,必能得皇爷爷欢心。”

李景隆迟疑了一下,继续道:“黄子澄大人那边也没有消息么?或许,那作诗之人是在朝中当值?黄大人身为翰林院编修,难道就没有打探到一点消息?”

朱允炆摇着头,有些无奈道:“本宫也想到了这一点,让黄子澄查了,但至今依旧没有任何线索。或许,真如你所说的那样,这作诗之人,已经离开了京都。”

李景隆顿了一下,拱手道:“殿下不必心急,倘若此人真的文才盖世,应该不会轻易销声匿迹,总会有其他的文章或诗词问世,到时一定找得到他。”

朱允炆点了点头,缓缓道:“恐怕也只能如此了,让你的人都撤了吧,此事已经惊动了皇爷爷,不要再闹出太大的动静了。”

“不过还要派人继续留意望春楼的消息,如果那人再次出现在望春楼,一定要把他留住。”

李景隆拱手一礼,恭敬道:“是!”

朱允炆迟疑了一会儿,缓缓起身,背负着双手走出了殿外,好奇道:“本宫听闻,这几日除了此事之外,还有一件事闹得满城风雨?”

李景隆跟在身后,点头道:“没错,近日蓝家出了一位神医,在将军府门前摆摊看病,每日问诊的人能从将军府门前排到德胜街。世家名门们纷纷慕名而去,八抬大轿抬着此人去问诊。”

“说起来,此人之所以能一日之间名动整个京都,正是因为他只用三针就让本已重病不治的吕家老夫人起死回生,此事传开之后,将军府门前排起的长龙就没有间断过。”

听完李景隆的话,朱允炆不由得惊讶的挑了挑眉毛,沉声道:“此事本宫听母妃提起过,想不到母妃口中说的那位小神医居然是将军府的人?!”

李景隆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谨慎道:“没错,而且此人的名字殿下一定听过。”

朱允炆眼前一亮,惊讶道:“谁?!”

李景隆不假思索,立刻道:“陆凌川。”

朱允炆惊道:“居然是他?!就是那个击鼓闯宫,将蓝玉救出锦衣卫诏狱的末位纨绔?!”

李景隆点着头,肯定道:“就是他!不过如今的他,已经成了京都城的名人。”

朱允炆皱了皱眉头,沉思着,接着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异样的笑意,缓缓道:“看来此人并不像传闻中说的那么一无是处,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怎么敢击鼓鸣冤,与皇爷爷当殿争辩?”

“甚至还有着一手起死回生的高超医术?!”

“如果本宫猜的没错的话,治好吕家老祖宗一事,是他故意让人散播的消息,正好利用此事的势头来打响自己的名号,让将军府门前变成了如今的门庭若市。”

“这个人,不简单!”

李景隆却不以为意,缓缓道:“即便他真的不是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恐怕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鼎盛一时的将军府,如今居然堕入商贾一途,终究是自甘堕落,没得救了。”

“一个流连于烟花柳巷的纨绔,居然被人奉为名医,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可是听完此话的朱允炆却轻轻摇了摇头,渐渐陷入了沉思,嘴角流露出一丝异样的笑意

最新小说: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万历新明 坑王小传 再世潘金莲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风起大兴 春天的抵抗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