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去二姐家转转(1 / 1)

“张春雷。”

“陈自强。”

“孙玉梅。”

“张哥,陈哥,孙姐。”

孙玉梅大咧咧笑道:“老六,你都喊我孙姐了,可别到时候忘记关照孙姐。”

“一定一定,等我钓到鱼就一定过来。”

得到李有福的保证,几人都很开心。

“老六,你要的茅台都在这了,供销社只有12瓶,如果你还要的话,就只能到其他供销社买。”

“或者你等几天,这边补完货你在来买也行。”

李有福点了点头,“别的供销社我也不熟,还是等你们补完货我在来。”

“马姐,我这里还有一些别的票,我在拿点汾酒和杜康。”

李有福又拿出一些乙级酒票。

几人眼睛都看直了。

“好家伙,这就是你说的一点?”

孙玉梅没好气回了个“等着!”

又跟着陈自强几人,一来一回搬了好几趟。

“茅台12瓶,杜康10瓶,汾酒5瓶,华子20包,大前门6包,布袋10个……”

这个时候的钱是真值钱,所有东西加一块都不到100元。

李有福给了钱票,在几人的帮助下,将东西装进竹筐,装不下的全部绑在自行车后座。

“老六,路上慢点,别磕坏了。”

“没事,我路上骑慢点,谢谢马姐提醒。”

“陈哥,张哥,王主任那我就先走了,过几天我再来。”

几人自然清楚李有福说的过几天是什么意思,脸上全是笑容。

目送着李有福消失在视野,这才重新回到岗位。

李有福自然不用说,哼着小曲将车骑到没人的地方,把所有东西全部收进空间。

原本走路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李有福骑自行车只用了20分钟就到了镇上。

他没停留,继续骑车朝李家村的方向。

快接近村口的时候,才把自行车收进空间。

做这一切,李有福已经是轻车熟路。

又从空间里装了30斤大米,30斤白面,三种酒各装了2瓶,手里提着2条鱼。

“爷奶,我来看你们了。”

“金孙你咋又提着鱼,上次的肉都还没有吃完。”

老太太一边埋怨着,一边把李有福迎进院子。

“老头子快出来,金孙来了。”

看到李山根的身影,老太太嘟囔着,“还不赶紧拿凳子。”

“金孙,你先把筐子放下坐着歇会,奶奶去给你倒水喝。”

李有福笑道:“怎么没看见狗蛋,二蛋。”

“两个小兔崽子不知道上哪匪去了,一玩就没见人影,你二婶去挖野菜,你二叔还在山脚挑水。”

“金孙喝水!”

李有福也没嫌弃,接过搪瓷缸“哐哐”猛灌了几大口水。

李山根询问,“你这又上哪去了?”

“刚从县城回来。”

“你去县城了?”

李有福点了点头,“爷奶,我从县城换了点粮食给你们拿过来,在外面可千万别乱说。”

“你咋不自己留着。”

“家里留的有,这些是我拿来孝敬你二老的,等吃完了你跟我说,我在给你们拿。”

随着李有福从竹筐里掏出的东西越来越多,两位老人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

“30斤大米,30斤白面,还有6瓶高档白酒。”

李山根表情严肃,“有福,这些……”

没等他说完,李有福打断道:“爷爷你放心,这些都是正当来路,是我用钓的鱼换的。”

“咱们缺粮食,城里的工人有定量,他们不缺粮食只是缺肉。”

“镇上收购站大鱼每斤4毛5一斤,小点的鱼也要3毛5一斤。”

“这么高?”

李老头和老太太惊呆了。

李山根猛的抽了口旱烟,“生产队养的猪公社收上去才给4毛5一斤,猪肉还赶不上鱼?”

“金孙你没弄错吧?鸡蛋一个才三分钱。”

李有福的话颠覆了两老人的三观。

谁也没想到鱼肉会这么贵。

李有福开口解释,“爷奶,你们说的价格是完成公社生产任务给出的收购价。”

“而我钓的鱼不属于生产任务,价格就随着市场波动,需要的多了价格就高,需要的少了价格就低。”

这些知识放在后世,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都懂。

但在这个年代,起码80以上的人不明白,什么叫计划物资和计划外物资。

李老汉听不懂这些,仔细看着李有福,“大孙子,爷爷就问你,会不会犯错误?”

“这点爷爷放心好了。”

“你孙子我不偷不抢,钓鱼全凭本事,要是嫉妒眼红他们也可以去钓鱼换东西。”

“爷奶,换我这些东西的人,是供销社的主任,是研究所的干部。”

“要是犯错误的话,他们也不可能跟我换,我只是个农民,他们可是端着铁饭碗。”

李有福半真半假的说完,两人脸色转喜。

其实根本经不住推敲,打开大米白面的袋子,谁家粮食有这么纯粹,就连精米面都做不到。

“我家金孙是有大本事的人。”老太太连连夸赞,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

李山根一脸傲娇,“也不看看是谁的种。”

李有福不好打击他,要不是换了个芯子,你还敢说出这样的话?

“爷爷,旱烟你以后少抽一点,这个你也拿着。”

李有福又拿了两包中华,两包大前门递了过去。

“这都是好烟。”

“老子我这辈子还没抽过带过滤嘴的烟,今天是沾了我大孙子的福气。”

“你比你老子强多了。”

李有福:“……”

这话他还真没法接,李有福的父亲说去外面找活,已经消失两年多,是生是死也不知道,杳无音讯。

前世李有福直到被货车撞死,也没他的消息。

“爷奶,虽然我爹没在,还有我,他那份孝道我来继承。”

穿越前,李有福是个孤儿,他很珍惜这份难得的亲情。

“真是奶奶的好金孙。”

老太太狠狠抹了把眼泪,“要是你爹回来看见你出息了,也能为你感到开心。”

李山根一脸不悦,“甭提那个白眼狼,要是他心里有我们两个老家伙,还有他那个家,就不会一直没个消息。”

话锋一转。

李山根看向李有福,脸上扬起笑容,“大孙子该饿了吧?我这让你奶奶去做饭,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对对对,金孙你先坐着喝点水,奶奶马上去做饭。”

李有福连忙拉住了老太太,“奶奶,我送完东西还要回去,就不在这吃了。”

“爷爷,财不外露,你赶紧把东西收进去别让其他人看见了……”

“我先回去,改天再过来看你们。”

望着李有福离去的背影,两老人心情却是无以复加。

另一边。

李有福如法炮制!看到四下无人,这次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大米白面就更多了,每样都有50斤,还有两只野鸡,以及两条鱼。

“快来帮忙。”

看见李有福大包小包,李佑娣整个人都惊呆了。

“娘你快出来。”

出来的不只是蒋翠花,连厨房正准备做饭的四嫂也惊动了。

“有福,你去打劫了?”

“你打劫能打到大米白面?”

李有福没好气朝五姐翻了个白眼。

“会不会说话?”

蒋翠花一巴掌拍在李佑娣脑袋上,“还不赶紧把院子门关上。”

五姐吃痛,但也不敢吭声,连忙去关了院子的门。

“真的是大米白面,咋没有麦麸,这是精面……”

三人彻底惊呆了,连拉带拖,将大米白面抬进屋里,一颗心怦怦直跳。

李有福却像个没事人一样,逗着大丫。

“大丫,叫六叔,给你吃糖糖。”

“糖糖……好次……”

大丫一双眼睛眯起,弯成了月牙儿。

李有福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你整个一小吃货。”

“在给你两颗。”

“苏苏……”

“大丫真乖。”

李有福吧唧一口,印在大丫小脸蛋上,逗的小丫头咯咯直笑。

“有福你把大丫放下,进来,娘有事问你。”

说话的是蒋翠花,李佑娣,张玉梅则是乖巧的站在一边,但眼神却一直放在李有福的脸上,好似不认识一般。

“娘,有事你就直说。”

李有福大大咧咧拉开凳子,一屁股坐在上面。

“有福,你这些东西哪来的?”

“换的啊。”

李有福一番解释,听的三人连连捂嘴。

“这城里人是不是有病,这么金贵的大米白面不要,就为了一口鱼肉。”

李佑娣撇嘴,“是我的话,我才舍不得换鱼肉。”

在这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李有福的话如同梦幻一般,让人难以想象。

蒋翠花和张玉梅也是一脸认同。

李有福笑道:“人家端着铁饭碗,有定量,其实并不缺钱。”

“有钱还买不到?”

三人面面相觑。

李有福在心中腹诽了一句,“有钱还真不一定能买到。”

物资匮乏和钱票没啥关系,原本钱票和物资相等,因为某种原因物资大量减少,空缺的部分就只能去寻找计划外物资。

计划外物资就那么多,盯得人多了,自然水涨船高。

但这些李有福即使解释,她们也听不懂。

不过有惊无险,总算是糊弄过去。

“有福还没吃饭吧?”

李有福确实也饿了,“四嫂,咱们晚上就吃白面馒头,在把鸡炖了。”

张玉梅看向蒋翠花。

“看我干什么,以后这个家都听有福的,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好耶,可以吃上白面馒头了。”

李佑娣兴奋的跑到张玉梅面前,“四嫂我来帮你。”

李有福拿出中华点了一根,舒服的享受着。

蒋翠花看到这一幕,儿子啥时候学会抽烟的?不过也只当没看见,谁家老爷们不抽烟。

“有福,娘去给你倒杯水。”

水里放了糖,喝起来有点甜。

李有福喝了两口,顺便说给蒋翠花听,他给爷奶家也送了点米面过去。

蒋翠花点头,“孝敬你爷奶是应该的。”

“你爹这两年没在,你爷奶那边全靠你二叔一家在帮衬……”

如果李有福没有穿越,蒋翠花不会想这些,因为自家都困难。

李有福竖起大拇指,他倒是有些小瞧蒋翠花,以为她就是一个极度宠溺儿子,重男轻女的妇女。

“臭小子,你现在有出息了,也得管管你大姐,二姐她们。”

和李有福想到一块去了。

他毫不犹豫点头,“我打算明天先去二姐家看看。”

……

最新小说: 十里芳菲 蔷薇不可失约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长姐掌家日常 穿成夫郎奔小康 港岛:别怕,我真是好人 佛系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