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六十六章(1 / 1)

宋神宗位面

赵顼震惊地看着天幕里的沈括,期间还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朕记得沈括是嘉祐八年的进士?”

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回道:“禀官家,沈知州确实是嘉祐八年的进士。”

赵顼表情顿时微妙起来,虽然嘉祐八年二月起仁宗就重病不起,于三月二十九日驾崩于东京福宁殿,但这个时间也是春闱期间,春闱过后就是殿试。

理论上来说沈括是在仁宗在位期间中的举人,在他父皇英宗朝进行的殿试,进士及第,算是英宗朝的进士。

可是新帝登基通常来说都是第二年才改年号,所以嘉祐八年按理来说依然属于仁宗朝。

仁宗朝的臣子未免也太多了些,前有范仲淹、欧阳修、晏殊、王安石、司马光……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沈括,名将里还有个狄青。

这人数未免也太多了吧?大宋能上去的臣子大半都是仁宗朝的,他们这些朝代就不能出几个吗?

哪怕现在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甚至沈括都是他的臣子,赵顼也忍不住碎碎念。

搞得好像是只有仁宗慧眼识英雄一样。

赵顼碎碎念完,转头问中书舍人,“仁宗朝的大臣还有哪些?”

不行就都调回京吧,省得他每天都要下诏把人调回来。

本来朝臣们都没有往这上面想到,赵顼提出后,众人便不自觉地往这上面想,这一想便一发不可收拾。

可不就是嘛!太祖太.宗真宗时也是人才济济啊,寇準、丁谓、吕蒙正等人不都是太宗真宗朝的吗,虽说有人结局可能不太好,但好歹执宰辅政过,比起晏殊苏辙等人可有名多了。

要说写诗,寇準他们也写了不少诗啊。

自从唐玄宗将诗词定为科举必考的科目,考过科举的谁不会写诗啊?没写过几首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要考科举。

怎么就只有仁宗朝的那几个能上去?

要知道,仁宗都没能上去呢,也不知道仁宗朝的进士怎么回事,一个接着一个的上。

怪哉怪哉。

也不知仁宗见了是什么感受,臣子是扎堆上,官家只能看着。

汉安帝位面

邓绥眸光微动,手不自觉地攥紧,随后又缓缓松开。

张衡是她用公车请入朝的,也是在她的支持下发明了独飞木雕、浑天仪、瑞轮蓂荚等物,朝中不少人都说这些是淫巧之物,旁门左道,是她鼓励并支持张衡完成。

自从上次在天幕里看到了无人喷洒机,她更坚信了自己的想法,或许倾尽大汉的国力也做不出卷子上的无人喷射机,但若改进张衡发明出的独飞木雕,或许可以做出功能类似的喷洒机。

她看得出来,张衡的独飞木雕和卷子里所说的无人喷洒机是同一原理。

那么在此基础上研究改进,就算不能达到无人喷洒机的高度,也不会比现在更差才是。

张衡能被后世这么多人尊敬,便足以说明她没有看错人。

大汉如今是什么情况,张衡心里应该很清楚,否则也不会拒绝入朝为官了。

明明永元年间(89年-105年),张衡就被推举为孝廉,却几次拒绝了公府的征召。若说他无心仕途,之后又在南阳主簿任上殚精竭思十年,作出《二京赋》这样的著作,讽刺承平日久后王侯公卿过度奢靡。

他或许不在乎仕途,但定是想为民为国做一番事业。

所以永初五年,各地发生蝗灾,她让各郡县举荐贤才,并且派公车把举荐的贤才接到洛阳时,张衡没有同往常一样拒绝,而是同意了朝廷此次的征召。

于是之后就有了独飞木雕、浑天仪、瑞轮蓂荚……

如今张衡得此机缘,会不会有更瞩目的成就呢?

邓绥眸中闪过一丝亮光,嘴角微微上扬,这回总不会再有人说张衡所作是旁门左道,淫巧之物了吧?

……

汉高帝位面

刘邦的视线在天幕上转了一圈,也没看到有认识的,都要放弃了,忽然看到一个着藏蓝长袍,身形高大的人。

“张苍!”刘邦瞪大了眼睛,居然是张苍。

大臣们听到刘邦脱口而出的名字,齐齐一怔,代国国相张苍?

就是那个担任秦国御史,掌管宫中各种文书档案,因犯罪逃跑回家,之后追随陛下的张苍?

不少大臣眼神顿时微妙了起来,之前张苍犯罪理应斩首,可是当张苍脱下衣服伏在刑具上时,凑巧被王陵看到了他又高又大的身体,以及一身如同葫芦籽一样肥硕白皙的皮肤。

王陵惊叹于张苍长得好,就向当时还是沛公的陛下说情,赦免了张苍的死罪[1]。

陛下那点小毛病,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因为人家长得好而赦免人家的死罪什么的,他们也能理解。

就是——

张苍为什么也能在上面?

畏罪潜逃的反复小人,为何能在上面?

对了,张苍擅长什么来着?这次考什么?

众人抬头望天,在人群中寻找张苍的身影。

刘邦盯着天幕里的张苍看了好一会儿,吩咐道:“赶紧派人去代国,召回张苍。”

不管这次考什么,都得把张苍召回来,要是张苍落到别人手里……

以张苍的为人,他可不觉得张苍会宁死不屈。

大秦位面

嬴政经人提醒后发现了张苍,巧的是人就在百官之中。

看一眼天幕里的张苍,又看一眼面前惴惴不安的张苍,嬴政无声一叹,可惜不是现在的张苍。

嬴政将张苍上下打量了一番,“你会数术?”

“禀陛下,臣自幼便喜欢书律历,数术也略懂一些。”

“起来吧。”嬴政决定暂且先看看张苍考得如何。

“诺。”

张苍回到人群中,大大松了一口气,抬手擦汗的时候,心仍

旧跳个不停。

竟然有他!

天知道他看到的时候有多不可置信,还以为天幕里那人和他长得一模一样呢。

直到看见天幕里那人举手投足都与他一模一样,他才确定那人就是自己。

只不过是将来的自己。

张苍抬眼,满目期待,难道说将来的他出将入相,成为了一方人物,名留青史?

**

崇祯位面

朱由检看到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时眼前一亮,看到留着辫子头的清人时,笑意僵住了。

为什么总有清人?

简直阴魂不散。

他下回上去,一定要向列祖列宗揭露清人的罪行。

希望所有的清人都不及格,朱由检和往常一样,发出恶毒的诅咒。

“列祖列宗保佑,务必让徐光启、李之藻状元及第,清人集体落榜。”

虽然在之前的考试中袁崇焕也及格了,但朱由检还是由衷希望徐光启、李之藻这两个文臣能及格。

一来袁崇焕远水解不了近渴;二来满朝文武只有袁崇焕手握神器,他也放心不下;三来神器这种东西当然多多益善。

要是他也能及格开启神器就好了。

也不知道这回会考什么,徐光启、李之藻应该没问题的吧?两人都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徐光启更是涉猎颇多,博学多闻,文采出众。

……

模拟考场外

被朱由检寄以厚望的徐光启、李之藻二人也在猜测这回会考什么。

二人都与传教士利玛窦交往甚深,又都入了天主教,在朝堂上也不存在竞争关系,且两人都不满于朝廷取士空谈理想的现状,他们渴望富国强兵,改变大明的颓势,再现往日盛世。

所以两人遇到利玛窦堪称一拍即合,来往日益密切,两人的交情也日渐亲密。

这次在考场外看到对方,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徐光启拉着李之藻,“振之,依你看,这次会考什么?莫非要考天文?”

他们都擅长的就是天文和数科。

李之藻也不是很确定,对徐光启道:“咱们问一问在场的前辈们不就知道了吗?”

已知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大明之后就是清朝,而且当今圣上之后就不见有明皇帝了,那么极有可能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就是当今圣上。

所以……除去辫子头的清朝人,在场的应该都是前辈。

徐光启当然没意见,“也好。”

两人在场上环顾一圈,目光落在最年轻的李淳风身上。

年轻人,应该很好套话吧?

至于对年轻人自称晚辈会不好意思,不存在的,混迹官场多年,没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在明末的官场上根本无法生存,更别说进内阁了。

再说了,对方虽然年轻,但确实是前辈没错,一看那身打扮,就知道是唐朝人士,称一声“前辈”是应该的。

于是,李淳风被两个比他爹还老的文士称为“前辈”,而对方则是一口一个晚辈。

李淳风:“???”

“二位不必客气,”李淳风连连摆手,“在下李淳风,大唐贞观人士。”

话落,就见那两位极具风骨的老年文士对视一眼,似乎在交流什么,李淳风:“??”有什么话不可以当面说吗?

徐光启:李淳风也精通天文、历算来着。

李之藻:不仅如此,他还精通阴阳、道家之说。不过我们都不会这个,应该可以排除了。

徐光启:再问几个人?

李之藻:可。

……!

最新小说: 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 世界神秘学使用指南 我的宝可梦有亿点小问题 时空八卦大爆炸 龙族之重启路明非 气运男主要绝嗣,好孕女配来生崽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 闪婚后,我一胎三宝乐疯豪门婆家 重回千禧,我凭神功开疆拓土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