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 第254章 人生就是一台戏,韩旷登场了

第254章 人生就是一台戏,韩旷登场了(1 / 1)

“除了有对等的手段,不然轻易不要用太暴力的手段。

周厉王,朕是不想当的。

你们看见了吗?

这就是控制舆情的好处。

我们朱家的皇帝,吃这方面的亏吃大了。

朕就是不想被影响,不想顺着他们的路走。

可他们那些人在外面三天两头,不停地说一件事情是正确的。

还蛊惑老百姓们一起附和,形成一种大势。

朕也就不由自主,受到了他们的影响,觉得这件事情就是正确的。

文官嘛,最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朕的不是。

别以为朕不知道,贪财好色、不愿学习,只愿享乐,还喜欢喝酒。

这些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嘛,让朕清心寡欲做个圣人,他们一个个在下面寻欢作乐。

哼,想得挺美。

不过他们也就劝谏这点本事了,朕不要脸不听就是了。

反正谁也奈何不了谁。

当然朕也不会学万历皇爷爷和天启兄长那样,直接躲着他们。

朕是愿意和他们成为生死冤家,一直斗下去的。

嘿嘿嘿,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是其乐无穷啊。

也罢,这回朕以退为进,让他们得逞一回。

朕这泰昌一脉,算是受过东林党的恩惠。

当年要是没有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国本之争。

这天下说不定就是朕叔叔福王的了。

朕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会念他们的好。

王大伴。”

“奴婢在。”

“告诉崔呈秀。

让他手下的御史上疏,举荐韩旷官复原职,朕这边会准奏的。

另外,你去和首辅黄阁老通个气,告诉他韩旷的事情。

让他有个准备。

也表明一下朕的态度,黄阁老在一日,这韩旷就只能是次辅。

朕五年一届内阁制的构想,是不动摇的。”

“喏。”

王承恩躬身领命而去。

此时,一缕阳光透过那酱油色的琉璃窗。

也不知道过滤掉了哪些光谱,形成一缕幽暗的光线。

这缕阳光顽强地停留,在崇祯手里的奏折上,失去了原来纯真的模样。

崇祯停下了看奏折的动作,一脸惊喜地转头,看着窗外。

此刻,雪停了。

太阳公公露出了,他久违的笑脸。

“方大伴,曹女史。

走,陪朕赏赏雪景。

顺便堆个雪人。

再组织个打雪仗比赛。”

堆雪人,打雪仗,那是什么玩意?

方正化有点懵,他懵他的,不耽误崇祯接着说。

“放心,朕不参与,朕就站在边上看,给你们当裁判。

当个裁判,也是挺好玩的。”

崇祯露出了久违的笑脸,那洁白的牙齿晃得人眼晕。

曹静照多看了一眼,精神有点恍惚。

也许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能恍然意识到,刚才那个杀伐果断,君王威仪十足,一句话就可断人,生死前途的崇祯帝。

其实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爱玩爱笑爱胡闹的少年郎。

很快后宫天街和乾清宫前面的空地上,聚集了五百个小火者,也就是小太监。

按照崇祯的吩咐,大家都穿得厚厚的,套了两层棉袄。

小火者们在堆出来五六个雪人后,就分成两个二百五的阵列,开始了疯狂打雪仗。

雪花和棉絮齐飞,胡闹和庄重都碎了一地。

崇祯脖子上挂着个小铜哨子,真真是当起了裁判。

不过他这裁判,也是个样子货。

被司礼监的太监们团团围住不说,还只能离得老远,为打雪仗的小火者们助威鼓气。

昔日寂静森严的紫禁城,如今闹腾得和民间老百姓,提前过年一样。

……

太和殿前面,东南角内阁的值班房内,静悄悄有三个文臣低头默默办公。

今天巧了不是。

正好是东林党的李标和钱龙锡当值。

两人隔着一座太和殿,外加后面的两座小殿,中和殿、保和殿,还有太和殿广场。

都这么远了,都能听见乾清宫那边的欢声笑语。

那欢声笑语声音忒大了些,惹得两位阁臣惊疑不定,停止了案牍工作。

李标和钱龙锡面面相觑,不是不办万寿节了吗?

再说办万寿节,也不是这样笑闹不休的场面。

这可是以前的紫禁城,从来没有过的景象。

内阁中排位靠前的李标,踱着四方步捋着身前的长须,离开了书桌前。

换个地方,李标重新坐下,坐在太师椅上慢慢品茶。

房间里放着熏香,还有暖洋洋的味道,让人舒服得只想睡觉。

以前的值房矮小,又是靠着宫墙根建的。

往日里别说后房,就是前面的值房,也是阴暗潮湿,冬天更是遭罪,让人想到了科举考场上的号房。

自从崇祯皇帝,上次驾临内阁,慰问内阁成员。

主要是慰问首辅黄立极,确定五年一届内阁任期之后。

对于文渊阁里,内阁值房的工作环境,崇祯是很不满意的。

不久内廷和工部就来了人,带队的是大工匠冯巧和梁九。

这些工匠叮叮当当,就开始忙活起来。

内阁暂时挪到文华殿里面办公。

这内阁值房休整了大半个月。

不说是大动土木,也是升级了值房里的保暖措施。

有了地龙,地炕后,值房的工作环境舒适太多了。

李标心中有点感慨。

这皇帝年纪虽小,却是心细如发。

关键是愿意从小处着眼,体贴关心大臣。

颇有北宋仁宗的风姿啊。

李标放下茶杯后,外面还能隐约听见,天街那边传来的笑声。

笑声太魔性了,大都都是小太监们的公鸭嗓子。

这下子真不能装聋作哑了,估计不过问,那边能闹一天。

李标叹了一口气,他是不想管内廷的事情。

一方面是自己持身中正,不愿干工作以外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自己,想管也管不了啊,阁臣之中,他的排位并不靠前。

黄立极以下,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来宗道等等,都在自己和钱龙锡之上。

在自己两人之下的,就剩下一个刘鸿训。

偏生刘鸿训这人,还特别能蹦跶,在阁臣中生怕显不着自己个。

三天两头就要怂恿黄立极,找崇祯皇帝提提建议。

李标这个不想出头,偏偏和东林党关系很近的阁臣,实在是不好做啊。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贵女景昭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烽火晋察冀 谍海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