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无题(1 / 1)

第354章 无题

陈景恪忙着做学问的时候,外面世界的人也没有闲着。

福清正式接管了医学院的建设工作,联系施工队,按照设计要求对校园进行改建。

各种教学器械的采购,药材的供应链等等,都需要组建。

不过还好,以陈景恪和朱橚的身份地位,这些东西很轻易就能弄好。

而且还能保证没有人敢弄虚作假。

然后就是招募老师和学生。

学生是最好办的,听说医学院开业,天下的医师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家儿子送进来学习。

陈景恪笑道:“信心是通过做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你先想一个故事,让大家一起来动手填充细节。”

此时福清疑惑是很正常的。

相比于血脉传承,思想传承才更加的恒久远,这就是三不朽的真正伟大之处。

陈景恪的《防疫手册》《防虫论》,朱橚的《外科手术基础知识》。

经过明清两代的完善,才有了后世我们熟悉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故事。

他们这么做,还有个目的是讨好陈景恪。

什么给祖先祈福,什么通过神佛之力加持,可以让祖先在黄泉界生活的更好。

除了少数老顽固还在嘀嘀咕咕,大部分人都假装没有看到。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你们第一次合作,这个故事不能太复杂,而且最好能体现女子光辉事迹……”

福清拿出一半的名额,从这些人中录取学生。

在任命人选的时候,陈景恪但凡歪歪嘴,那都是另外一个结果。

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很清楚景清居士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自然要讨好一下。

最让人入迷的还是黄泉世界本身,满足了世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自家丈夫追求的就是三不朽。

它的火爆也打了各大书商一个措手不及,为了赶在盗版书之前赚取更多的钱。

医学院,懂不懂什么叫医学院?

不懂就去了解一下,懂了就赶紧闭嘴。

然而不敢去做就缺乏自信,即便有福清这个榜样在,也很少有人敢于去尝试的。

可不要小瞧了这些人,因为出身比较好都是读过书的,很多还接受过名家指导。

他们拿出更多的钱,加班加点的刊印新书。

很多人读书的初衷也有了变化,不再单纯的为了出人头地,还希望能在学术上做出一番成绩。

所以,学生很快就满额了。

在那本书的设定里,化光消失的往往是血脉传承者。

随着这部书的火爆,里面的内容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不过这些讲师并不能直接上岗,要先经过系统培训才行。

以前只是没有写书的想法,真想去做还是能搞出一点名堂的。

事实上,从成婚到现在,她始终无法理解陈景恪的许多作为。

找老师就不一样了,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福清更加佩服起自己的丈夫。

总而言之吧,这种公开授课属于打破传统的行为,不被古典医生理解是正常的。

这个系列的故事核心就是忠孝仁义,符合时代主旋律。

更何况这还是一位神医,将来家里有人生病了,女眷找到福清求救。

要说血脉传承……有几个人能说出曾祖父的名字?

她没有胆量主动去追求,但悄摸摸的去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

讲师的问题就这样意外的解决了,让福清长舒了口气。

作为这个故事的创作者之一,福清自然是非常开心,也让她的那群闺蜜羡慕不已。

不出意料,听完之后福清非常兴奋。

然后就是教材方面,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其宏大的世界观,新奇的设定,瑰丽的黄泉景色,感人的故事……无不让人动容。

“小说、杂剧是最合适的,还可以改编成戏剧进行演唱传播。”

比如各种学问,无私的分享给所有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将某些学问留给子孙。

心累。

这部在所有仿写文里,是质量最高的,也是传播最广的。

之后她也无心睡觉了,将陈景恪从床上拽起来,帮她把故事轮廓给写了出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即决定,就写杨家将系列了。

福清能坐视不管?

陈景恪能拒绝自家媳妇的请求?

总之,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只要这群娘们儿不做什么过分的事情,都在允许范围内。

——

除了医学院这边,景清居士的新作《幻游记》也正式发布。

而且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美好无数倍。

过去一打听,得知全是过来应聘医师的。

陈景恪当即就将后世成熟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轮廓讲了一下。

比如有个叫罗贯中的,也仿写了一部。

事实再一次证明,很少有人敢同时得罪大明最顶尖的两位神医。

佛道两家现在也学聪明了,在了解到这部书的内容之后,立即就做出了相配套的活动。

杨门女将又有打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含义。

攻击一两个大佬,会有人给他叫好。

他创造性的把犹大也加入了进来,犹大是黄泉界的梦魇,试图诱惑亡魂堕落。

比如,对子女似乎也没有特别的期盼,成婚这么多年没有孩子,他竟然一点都不着急。

关键是内容并不复杂,非常适合她们练手。

既解决了部分孤儿的生存问题,又为医学发展做了长远谋划,一举两得。

于是洛阳城就出现了一个奇观,一群女子在主导医学院的行政工作。

至于更加专业的新版教材,还在总结编撰之中。

——

福清如此抛头露面,确实引起了部分人的非议。

一开始大家也就是觉得新鲜,然后帮着帮着就成半正式员工了。

只是相对来说内容还比较简单。

他们的想法并不复杂,你们两个的医术再厉害,对我也没啥影响。

果不其然,集体创作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而且背后没有相关利益群体,将来能更好的为医疗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眼见自己废了那么多口舌,只有个别人动了心,让福清非常的无奈。

和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一个大目标前进,人生还有比这更快意的事情吗?

多数质量都不怎么样,但还真出现了不少精品。

杨家将的故事在元朝就已经出现了,穆桂英也是元朝时期就虚构出来的人物。

回家将此事告诉了陈景恪。

就在福清为找不到讲师而发愁的时候,这天她刚进医学院,就发现自己的办公室门口站满了人。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争论到最后,竟然是三不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被后人遗忘就会真正的死亡。

福清疑惑的道:“杨家将?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传闻,但这有什么好写的吗?”

原来陈景恪和朱橚建立医学院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都有医师,不约而同的启程前来共襄盛举。

除此之外,模仿幻游记的小说也开始大量出现。

天天和方孝孺论证大同思想,是真的累。

读书人想的多这很正常,普通人考虑的就很纯粹了。

所以,她们对这类题材还是比较了解的。

对于他的建议,朱橚等人自然非常赞同。

现在,她似乎有些明白是为什么了。

“这些孤儿学习会更加的认真,能全身心的投入医学研究中去。”

认为她不守妇道,尤其是她身为长公主地位尊崇,会带坏社会风气云云。

ttkΛ n c〇

第二天,福清就拿着故事轮廓找到那群闺蜜,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

她将这一点牢牢藏在了心里,从不敢对外人说起。

写一写简单的传奇故事,反倒是有助于他大脑休息。

往往是传给自己的孩子,传给别人还是公开传授,多数人都不愿意。

他们的着眼点,全是被后辈遗忘,一个个消散在天地间的灵魂。

深究一下就能明白是为什么。

读书人是最热衷于讨论这个问题的。

总之,幻游记火了,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故事。

于是,她就趁机鼓动这群闺蜜写书。

除了不会生孩子,万能呀。

——

这些都算是私事,朝廷方面也没有闲着。

上到权贵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人人争相传阅。

“最不济,将来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也能为家乡的医疗建设出一份力。”

两者并不冲突,不是吗。

即便告诉他们,加入就能学习陈景恪和朱橚的医术,愿意来的人依然不多。

大多数人都会阅读小说、杂剧之类的书籍,作为消遣的手段。

然而很快这种声音就全消失了。

我的医术是没你俩好,可某种病只有我一个人懂,得这种病的人都要来找我看。

所谓敝帚自珍,就是这个意思。

尤其是佘老太君和穆桂英这两个角色,她简直太喜欢了。

一时间,无数歌颂祖先的诗词文章扎堆出现。

首先是破窗效应,福清抛头露面没被攻击,一般就不会再攻击其她人。

福清眼睛一亮,说道:“好办法,可是写什么样的故事好呢,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在朱元璋、马娘娘和亲生母亲面前,她总是说陈景恪也很着急,只是不在人前表现出来而已。

福清叹道:“怎么帮她们树立信心啊,如果可以,我恨不得将自己的信心分给她们,可是不行啊。”

不识字的,也会到处打听故事内容。

普通人家,想把孩子送过来的也不少。

这部书的影响力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估,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巨大轰动。

当然,福清也没有忘记提高女性地位的事情。

等确定管理医学院不会被攻击,她就开始找各种借口,让自己的闺蜜来帮忙。

陈景恪心下莞尔,倒也没有拒绝。

一开始她还以为他是为了宽她的心,后来发现是真的不怎么在意。

洛阳纸贵的盛况再次重演。

那就饿不着我。

一来这个时代的医生习惯了师徒带,让他们统一授课,很多人无法接受。

说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鼎盛。

再加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十部传统医家名著。

陈景恪就给她提了个建议:“她们不敢做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乏自信,那你就帮她们树立信心。”

得知个中缘由福清深受感动,她终于有些理解陈景恪了。

当这个概念被大家接受,祭祀祖先就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因为家境好不需要劳作,她们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在很多地方,其传播度甚至超过了原版幻游记。

同时攻击那么多大佬,大家只会骂他傻子活腻了。

尤其是他所处的位置,这种想法还很危险。

族谱能传承到现在还没有断绝的,又有几家?

得益于写了幻游记,让她对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个结果一出来,直接带动了向学之风。

如此,一直紧张的福清也彻底放下心来。

二来,医术也属于有一定门槛的技术,是吃饭的家伙什。

原因很简单,走夫人路线巴结陈景恪呗。

剩下的一半名额,则按照陈景恪的提议,从天下各地的抚孤院挑选孤儿前来学习。

靠思想文化传承的大贤,才是黄泉世界真正永恒的存在。

在故事这一块,她更加相信陈景恪的水平。

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打破常规的人,更不缺无私义士。

其次,福清的闺蜜可都是权贵家属,攻击她们就等于是攻击朝廷大佬。

想到这里,他脑海里顿时浮现一部不错的故事集:

“有了,就写杨家将的故事。”

成了医学院第一版教材。

如果二选一,大多数读书人都选择了三不朽。

即便有陈景恪和朱橚的声誉在,依然不乐观。

其中争论最大的,还是三不朽和血脉传承哪个更重要。

这个工作就交给朱橚的团队,他们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

在重视血脉传承的年代,这种想法太不可思议了。

什么三不朽,离我们太远了,根本就不再考虑范围内。

但……理解归理解,她还是希望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至于那些大佬,为何会任由自家女眷跟着福清瞎胡闹。

其中不乏当地名医。

更奇怪的是,卫道士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有看到。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朱标终于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而且这次起手就是震动天下的大动作。

最新小说: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百里独行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九九金仙 行商坐医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十里芳菲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