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平叛酣战定南疆(1 / 1)

火箭轰炸过后,周璇大军损失惨重,溃不成军。

周璇本人也在混乱中落荒而逃,狼狈不堪。

“楚泽,你给我记住!这笔帐,我迟早会讨回来的!”他临逃前恨恨地骂道。

楚泽岿然不动,冷冷地看着他仓惶逃窜的背影。

“周璇,你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妄图谋反,今日之败,完全是咎由自取。”

“来人,传令下去,全军紧追不舍,务必将其擒拿归案,以正国法!”

一声令下,明军士气大振,马不停蹄地追击溃逃的叛军。

消息很快传到京城。

朱元璋龙颜大悦,对楚泽的料敌制胜,赞不绝口。

“此次平叛,楚爱卿功不可没啊。若非他运筹帷幄,只怕这场仗还要打很久。”

“微臣愚钝,不过是仗着陛下的栽培和信任,才能立此军功。”楚泽谦逊地回答。

“哈哈,爱卿真是谦逊。不过这功劳,朕也不能白白收下。”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

“陛下的恩典,微臣感激不尽。”楚泽连忙跪下叩首。

“平身吧。朕打算封你为"平西王",总领西南军务。你看如何?”朱元璋笑吟吟地说。

楚泽闻言大喜,连忙叩谢皇恩。

“陛下英明!微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使命!”

就这样,楚泽又多了一个显赫的头衔。

他的权势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了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然而,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平静的表象。

那日,楚泽正在校阅新式火枪,忽然斥候来报:

“启禀王爷,西南蛮夷进犯边疆,我军损失惨重啊!”

楚泽闻言,脸色一沉:“蛮夷?难道又是交趾人的小动作?”

“回王爷,是永昌人。他们似乎有备而来,火器装备很是先进。”斥候战战兢兢地回答。

“永昌?他们何时也有了先进火器?”楚泽喃喃自语。

他飞速在脑海中搜索关于永昌的记忆。

这是一个地处边陲的小国,与大明接壤,素来不太平。

过去由于军备落后,所以并不被朝廷放在心上。

但如今,若他们也有了先进火器,形势就非同小可了。

“看来,蛮夷们也在悄悄进步啊。若不早日平定,恐怕边患无穷。”

想到这,楚泽抬起头,朗声下令:“传令下去,我军立即开拔,星夜兼程,直取永昌!”

“王爷英明!”众将领齐声应诺。

一时间,军营内热火朝天,将士们纷纷整装待发。

楚泽也换上了一身戎装,英姿勃发。

他翻身上马,环视四周,豪情万丈地喊道:

“将士们!蛮夷猖獗,肆意进犯我边疆,如今正是我大明雪耻的时候!”

“诸位可要一鼓作气,以雷霆之势,扫荡那些狂妄的敌人!”

“誓死追随王爷!灭尽蛮夷!”士兵们个个斗志昂扬。

就这样,一场腥风血雨的征伐,在号角声中拉开了序幕。

大军所过之处,尘土飞扬,马蹄如雷。

不出半月,楚泽率军杀到了永昌边境。

远远望去,永昌军营战旗林立,士兵列队齐整。

看那阵仗,果然装备精良,气势不凡。

“来得好!”永昌主帅是个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望见明军,不由得仰天大笑。

“我永昌早就想会会你们大明的铁骑,今日终于如愿以偿了!”

()

“只可惜,你们来得不是时候。如今我永昌已经今非昔比,岂是你们能轻易挑衅的?”

楚泽冷哼一声,纵马上前,高声道:

“河山社稷,岂容尔等觊觎?今日我大明铁骑亲临,就是要替天行道,诛尽你们这些蛮夷!”

“呵呵,口气不小嘛。”永昌主帅似笑非笑,“那就看看,到底是你们大明厉害,还是我永昌更胜一筹吧!”

言罢,他猛地举起手中长刀,大喝一声:“杀!”

顿时,永昌军如潮水般涌来,在惊天动地的吼叫声中,与明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你来我往,斗得异常惨烈。

永昌军果然装备精良,火铳、梨花枪的威力不容小觑。

明军虽然人数占优,但一时也无法彻底占上风。

战事陷入了焦灼。

就在此时,楚泽灵机一动。

“传我号令,火炮营列阵!给我将敌军的火器全部打烂!”

话音刚落,一阵“轰隆隆”巨响,伴着滚滚硝烟,十几门巨炮开始齐射。

一时间,永昌军的火铳阵地被打得土崩瓦解,哀嚎遍野。

“什么?”永昌主帅大惊失色,“这些明军,竟然有如此威力巨大的炮火?”

楚泽见时机成熟,当即下令:“全军总攻!一鼓作气歼灭敌军!”

“杀啊!”明军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气势如虹。

永昌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楚泽一马当先,金戈铁马,所向披靡。

他身先士卒,斩敌若麻,很快就冲进了敌军中军大帐。

永昌主帅慌不择路,仓皇而逃。

“我用现代火炮的集群轰炸,很快就瓦解了永昌军的有生力量。”

“他们的落后武器在新式炮火面前,简直就是儿戏。”

楚泽事后对部下总结道。

“我们大明士兵血气方刚,再加上火器精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将士们一片欢呼,对这位善谋略、能征战的统帅佩服得五体投地。

很快,永昌军主力尽数被歼,楚泽班师回朝,再立奇功。

朱元璋又是一番嘉奖,赐他“定南王”的称号。

自此,西南边疆再无宵小之虞,这片多事之地终于太平了下来。

然而,楚泽并没有就此止步。

他深知,大明之所以常常受制于蛮夷,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民智未开,生产方式落后。

若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即便军事再强大,也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于是,他在平定边疆之余,开始谋划一场更深远的变革。

一天,他召集幕僚,兴致勃勃地说:

“诸位,这次平叛,我们依靠的是先进火器。可谁又能保证,蛮夷不会很快就追赶上来呢?”

“依我看,要从根本上击败敌人,还需从文化和科技上着手。”

“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赵四等人闻言,也是眼前一亮。

他们虽然是军中将领,但同时也深受楚泽“西学”思想的影响。

“王爷所言极是。我等虽善战,却不善治。若想富国强兵,还需文治武功,两手抓啊。”

“不错。不如趁此机会,我们在永昌设立一批新式学堂,广招学生,传播新思想新学问。”

李长吉也出谋划策:“还要引进西洋的机械制造工艺,发展当地工商业。如此,必能改变边陲地区的落后面貌。”

楚泽一一听取众人建议,频频点头。

最新小说: 爱上奶奶辈绿茶的男孙 全班死亡?NPC觉醒开始乱杀 我为诡中仙 久仰大侠 夺情 修仙百年,前任都成了天命之女 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 七零:疯痞夫妻赢麻了 小山村里的女人们 重生后,手撕黑心夫,脚踏恶婆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