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陈宫(1 / 1)

陈宫,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大将,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

《三国演义》给予了陈宫很高的评价:【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然而,正史《三国志》并没有单独为陈宫立传,陈宫的事迹只是在《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以及裴松之注《典略》中有所提及:【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接.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在史学家眼里,陈宫是一位刚直壮烈的名士。

陈宫真正登上历史舞台,与曹操有很紧密的关联。曹操刺杀董卓不成,在中牟县被时任县令陈宫所获。此时的曹操大义凛然、豪气干云,深深打动了陈宫,陈宫决定追随曹操一起干大事。在二人一起逃亡途中,多疑的曹操以为吕伯奢家人要谋害自己,与陈宫不问青红皂白枉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在得知事情真相之后,又杀了吕伯奢以绝后患。陈宫认为曹操【知而故杀,大不义也!】引得曹操说出一句震惊世人的狂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至此时,陈宫才看出曹操的真实面目:曹操绝非仁人君子,只不过是有政治野心、敢于政治冒险的狼心狗徒之辈而已。接着,二人投店住宿,曹操先睡。陈宫本有机会杀了曹操这一【大不义之人】,后来转念一想他是为了国家大义跟随曹操,杀了他也会背负【不义】的骂名,便手下留情,第二次放了曹操一马。

这是演义里面的说法,在正史中没有记录陈宫参与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恶行,《三国演义》只是搬出陈宫来做曹操【大不义】的见证人而已,突出了曹操的【不义】,无意间拔高了陈宫的【义气】。历史上,陈宫与曹操翻脸是因为曹操杀害了当时的名士边让。边让名重于当时,估计喜欢结连名士的陈宫与其交情不浅。这个边让却瞧不起曹操,经常在言辞上触忤曹操,结果被曹操给杀了。

与曹操反目成仇之后的陈宫,转而投靠吕布。在吕布、曹操互相攻伐的过程中,陈宫为吕布出谋划策,屡出奇计,渐渐赢得了吕布的赏识。应该说,陈宫还是很有才的。但是陈宫有一件事儿做的太离谱,彻底失去了吕布的信任。

袁术用【疏不间亲】之计意图刘备,陈宫看穿了袁术的计策,却极力怂恿吕布与袁术联姻的【好事】,吕布几乎按照陈宫的建议把女儿送到袁术那儿成亲了。幸好,陈珪带病见吕布阐明利弊,认为袁术有称帝的想法,那是造反的罪名,是要诛连九族的。吕布若与袁术成亲家,便成了反贼的亲属,【为天下所不容】!一席话说得吕布冷汗直冒,差点犯了原则性错误,直呼【陈宫误我!】

从此,陈宫在吕布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下降。吕布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陈宫,对于陈宫的计策也常常不置可否,不予采纳。

在这件事上,陈宫犯了大错,为吕布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馊主意。要知道,吕布是以诛董卓而名闻天下的,客观上来讲,吕布是东汉末代王朝的一大功臣。陈宫的建议,无疑将可能抹杀吕布的【一世英名】。由此可见,陈宫的见识确实高明不到哪儿去,显示出陈宫【为臣不忠】的一面。

再后来,吕布集团一败再败,终于崩溃。吕布、陈宫为曹操所擒,曹操取笑陈宫说:【你常说自己足智多谋,今天怎么样了呢?】陈宫竟指着吕布骂道:【只可恨这个人不听我的计策,不然的话,未必就被您擒住。】xitiruo建议有心的读者,把审配、陈宫对比一下,审配绝对不会说出陈宫对主子这样的话来。在此时,陈宫【为臣不忠】的一面又一次暴露无疑。曹操接下来问陈宫:【时至今日,怎么办呢?】 陈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呢?【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真是有自知之明啊。曹操又问陈宫:【你这样了,你的老母亲呢?】陈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我听说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去害人家的亲人,我老母亲是生是死,全在明公您的一句话而已。】曹操再问陈宫:【那你的妻儿呢?】陈宫说的也极其感人:【我陈宫听说用仁政治理天下的人不会让人家绝嗣,妻儿能不能活下去,也全在明公您的一句话,您看着办吧。】曹操还未再说话,陈宫就说:【请把我牵出去斩了吧,来明正军法。】曹操感慨不已,落泪送走陈宫,陈宫并不回头看。

还有,荀攸和郭嘉评价陈宫有智而迟。在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和郭嘉劝谏曹操不要退兵,他们认为陈宫虽然有智谋,但反应较慢,不足为虑。因此,他们建议曹操趁吕布锐气尚未恢复,陈宫谋略尚未确定时,发动急攻,最终活捉吕布。

陈宫的一生,有两件事儿做的很正确。一是,捉放曹,为末代东汉王朝留下了一位力挽狂澜的奸雄曹操;二是,临死前,只言片语动人肺腑,成功规劝了曹操,也保全了老母亲和妻儿的性命。

陈宫为什么会反曹操啊!那是在曹操伐罪吊民的情况下反的。他事先肯定和曹操争辩过,求曹操不要殃及无辜。曹操不听,更由于政见上的不同便将其留下兖州不予重用。所以才会有史书上的“陈宫自危”一说。陈宫见言语无法劝他的主公,而曹操果然如他所言“复雠东伐……所过多所残戮”,所以才在无奈之下反了曹操。结果是徐州百姓得以安息,而陈宫,万劫不复。

古代士子多沽名钓誉,宁肯死,也要有个好名声。而陈宫,为了一乡百姓,不惜背负千年骂名,反了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主公,去投靠一个当时连根据地都没有的吕布。与曹操做得毫无胜算的,悲壮地斗争。

这种人,才配叫“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这种人,也注定不会被世人所接受,不得好死。

(陈宫能和吕布走到一起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两个灵魂纯净的人才会惺惺相惜!)

不过陈宫确实智谋有限……

人无完人,还是需要相辅相成。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谍海孤雁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烽火晋察冀 裂石响惊弦 贵女景昭 超时空史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